第五十二个金秋
一九七O年的金秋,一群十六,七岁的孩子,终止了学业,懵懵懂懂的,背着简单的行装,坐上了解放大卡,怀着诗和远方,挺进秦岭腹地。要为毛主席能睡好觉,去修建战备铁路。
随着解放大卡的轰鸣,汽车在蜿蜒盘旋的石子路上吃力的行进着。车上的少年都沉浸在万千的思绪之中:我们要到哪里,哪里是什么样子,什么时间能到?无数个问号翻来覆去的滚动着,没有答案。车轮滚动着,两边葱茏的植被滑过眼前,看巍巍秦岭,灌木,阔叶乔木,针叶乔木,按海拔高度整齐划一的排列着,构成了一幅层林尽染的图画,祖国的大地如此多娇。潺潺的流水,秋虫的鸣唱,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伴随着汽车的嘶鸣,向远方,向秦岭腹地进发!
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白河县。到此,石子路没有了,完全进入到巴山汉水之间,离宿营地还有120里路,要靠这些孩子们用脚丈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生牛犊不怕虎,沿着纤夫踏出的羊肠小道,深一脚浅一脚,伴着汉江咆哮,奔向远方的宿营地!朦胧的记得,是在深夜到达目的地。疲惫至极的孩子们倒头大睡。一觉醒来,抬头是险恶的大山,低头是惊涛骇浪的汉江,天空还飘洒着秋雨,这恶劣的环境惊醒了这些孩子。这就是:诗和远方吗?
是的,诗就要从这里开始创作,远方也将从这里开始抵达。经过短暂的修整,我们在铁道兵的带领下,汇入到几十万修路大军之中。没有公路我们修,修通公路便道,修铁路的物资才得以引入深山。我们这些孩子,聪明好学,很快掌握了基本的施工技巧,并能向铁道兵学习,他们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施工中实干巧干,逢沟架桥,遇山打隧道,战胜了坍方等各种各样的困难,光荣的完成了修路的任务。
通过两年多的锤炼,我们也从不喑世事孩子,变成了真正的战士。退场后,我们这些50后,奔赴到各个行业,在祖国需要的岗位,贡献着我们的青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拼搏着。今天的大好河山是我们的血汗筑成,我们无怨无悔。
今朝,第五十二个金秋,古城西安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中。国家尽最大的能力,确保疫情不再蔓延,天天核酸做起,尽快清零,以保证我们能有安定的生活,国家真的不容易。我衷心地感谢祖国对人民负责。我们这些50后,和祖国并肩战斗,早日消灭病毒,战胜疫情,还祖国大地一个朗朗乾坤!
我为我生在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傲娇。伟大的祖国万岁!
於家中。
2022年8月22日。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