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建军节。留恋军营,思念战 友之情挥之不去,脑海总是浮现我那 二郎洞的“家” 。 在那人迹罕见的青海高原关角 山下海拔 3600 多米的山坳里,有个 名叫二郎洞的地方,曾经驻扎着一支 修建青藏铁路的英雄部队──铁道 兵第 48 团,这支部队的宣传股,就 是我们几十个兄弟姐妹曾经的“家” 。
1975 年阳春,高原万物还在冰 雪中沉睡,我奉命打起背包来到这个
“家” 。别看这个“家”住的是干打垒, 吃的是压缩菜,生活简陋艰苦,工作 层面的内容可富有着哪。这个“家”承 担着全团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文艺 宣传、电影播放、典型树立和摄影报 道等任务,尤其政治挂帅、思想领先 的年代,人员不仅辖有宣传队、电影 组和通讯报道组,而且还在全团建立 了通讯报道、文学艺术和理论骨干网 络,汇集并掌控了全团能写会讲以及 富有演艺技能的众多人才,可谓扛着 部队半壁江山。 融入这个大家庭后,我深深爱上 了这个“家” ,真切感觉到,这是一个武装思想,锤炼意志,锻造人生的
“家” ;是苦练硬功,比学赶超,增长 才干的“家” ;是充满关爱,团结互助, 温暖如春的“家” 。 这个家有两位优秀“家长” 。老股 长姜宗农多才多艺,20 多岁任铁道 兵政治部文化干事期间,就曾在天安 门广场指挥过军队文艺汇演大合唱。 其书法功底深厚,为中国书法家协会 会员,多幅作品入选《纪念毛泽东同 志诞辰一百周年·中国书画作品精选》 《当代书法家大词典》《中国硬笔书 法艺术家精品》《国际硬笔书法家精 品展》等。后任股长吴宝生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是当时部队公认的 优秀人才,后来在铁道兵总部和兵改 工后的中铁建领导岗位上作出了突 出贡献。两任股长的共同特点:一是 表率作用好,为人正派,关爱下级, 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好; 二是工作标准高,股内各项工作不是 争取第一,而是必须第一。 在两位“家长”言传身教和关爱 指导下,我们这些涉世不深的兄弟姐 妹们,倾心聆听“家长”教诲,认真领 悟人生真谛,高寒缺氧不畏惧,餐风 饮雪激豪情,奋发昂扬地投身到了青 藏铁路建设高潮,在战天斗地的忘我付出中打下了健康成长的基础,增长 了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本领。正是这 个“家”的给予,所以,兄弟姐妹们奔 赴四面八方后,人人出类拔萃,个个 佳绩频传,不仅有扛到将军衔者,有 跨入国家部级领导行列者,更有我们 的宣传队王泉老队长,先后在 40 多 部电影电视剧中塑造了诸多人物形 象,在国家话剧界、影视界留下了一 个个闪光的足迹。同时,在书画摄影 等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贡光才、任 祖荣、张远茂、陶玉和、曹建成、陈 忠、常力平、胥东璐、王迪、郭武、 陈勇、杨增祥、王根喜、赵成旺、贾 珍、李闯民、刘新锋、豆选民、李建设等许多爱好者,并且卓有成效。其 中贡光才书法作品涉猎真草隶篆和 碑刻艺术,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获 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陶玉 和的摄影技术造诣很深,为祖国大好 河山和鸟兽花虫留下了许多珍贵影 像,传播了大量科普知识,并配合《中 国记忆》弘扬了铁道兵的丰功伟绩。 擅长人物画的常力平现为国家一级 美术师,藏大书画院特聘画师,藏大 书画院名誉院长。兄弟姐妹中的小弟 弟李建设,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 研究会副主席,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北京天安门管委会等机构收藏。 在经济领域,也有不少兄弟姐妹成效 斐然,如伴随改革大潮“下海”的王福 君、白士平等,守法经营,勤劳致富, 将事业做得红红火火,充分展示了我 们这个“家”赋予的市场经济适应能 力。这些兄弟姐妹们的成绩和成功, 常常会使我产生常人难以理解的荣 耀和骄傲。 信息通道打开以后,我们这些离 别 40 多年的兄弟姐妹们,先后相聚 于西安、相聚于徐州,尽情展现了同 在一个“家”的手足深情。
2016 年 5月下旬的西安联欢会上,时年 84 岁的老股长姜宗农宝刀不老,手持京胡 登台献艺;原宣传队的 6 姐妹手捧哈 达,再现了 40 年前的芳华英姿;后 任股长吴宝生出资举办的团圆宴席 上,兄弟姐妹们开怀畅饮,激情满满, 争先恐后地畅谈着二郎洞旁同在一 个“家”的日日夜夜,畅谈着两位“家 长”倾心关爱培养大家的大事小事, 畅谈着兄弟姐妹们共同生活的点点 滴滴……
激动幸福的时刻永驻心间!

2016.5 全“家”人齐聚西安

老股长姜宗农(中)登台献艺
两位老股长姜宗农(左)吴宝生(中) 和老队长王泉(右)齐声高歌
俺那二郎洞的家,
藏龙卧虎展风华,
兄弟姐妹亲又亲,
领章相映五星花,
大漠深処干打垒,
风雪高原把根扎,
昔日虽苦心却甜,
今朝常聚忆春华。
图片、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