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乘风入云端,猛虎下凡降人间,阔别二年归故里,探望亲人大团圆。因为疫情,一晃已有两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今年终于有了机会,经领导批准,我在儿子刘威的大力支持下,(购买高铁票),于2022年1月24日乘上开往沈阳的列车,第二天上午就回到了法库县卧牛石乡邢家屯村,然后又先后去了调兵山市(二弟家),海城市(叔叔家),行程1600多公里。实现了看望老母亲(93岁)丶老叔(86岁)两位老人的愿望,人到了这个高龄也就是见一面少一面,非常值得珍惜,弥补一下子欲孝而亲不在的遗憾。此次探家十分顺利,下火车有人接,去火车站有人送,扫码,测温,出站进站一路绿灯,返程也没居家监测,感谢有关领导关爱。下面就将我的感受经历,通过图片向亲友,战友,学友汇总如下。
归心似箭
家乡麻雀结队欢迎
麻雀成群结队
佳市站前雪雕
调兵山市灯光夜景
灯光造型
调兵山夜景
▽我与二弟刘忠禄弟妹王俊玲及侄子刘成侄女刘丽刘畅侄女婿闫永合影
▽左起:朱浩男(刘畅男友)刘畅刘丽闫永王俊玲刘忠禄刘成合影
刘忠禄王俊玲及一双儿女合影
长兄刘忠福与二弟刘忠禄合影
闫永刘丽夫妻合影
刘丽闫永妇夫和谐团结,日子红火。
侄女刘畅与男友朱浩男合影
朱浩男与刘畅看望二伯父二伯母
刘忠禄虎年吉祥
长兄刘忠福与表弟郭大龙欢聚法库
战友学友亲友相聚法库县老家菜馆
战友刘成名武文山法库喜相逢
哥俩感情深,难舍又难分。
刘忠福设宴招待刘成铭武文山杜忠林扬冶民郭大龙高凤军郝兴凯及弟妹
老战友老同学情谊天长地久
昔日不离不弃,今后往来继续。
舅舅家表弟郝兴凯夫妇在法库县市场卖菜,日子过得充实。
老家邢家屯村,养殖业发展的很快,全村近500户,有400多户养牛,50多户养羊,家里趁30一50万的得有上百户,有三分之一人家有小轿车,主街道铺上了水泥路,路边安上了太阳能路灯,百姓出行方便,村容村貌大有改观。
主打产品是玉米,户收入5一6万斤是平常,除此以外,还发展了长豆角种(南方架豆),辣椒(做方便面调料)等副业生产,每家都有不少的收入进帐。
老百姓自动组织放牛队伍,有几头牛就放几天,大的牛群上百头,同天有3一4个牛倌看护,每天早9点松牛,下午3时圈牛,大家合计生财,谁都没意见。
早上9时开始松牛上山放牧
牛群出发
侄儿刘波与侄媳妇王丽自家养了23头肉牛,每天开着小车上山放牛,可以御寒。
王丽是过日子好手
玉米秸杆捆饲料
玉米是精饲料
包米杆子垛连成片,既用来取暖做饭,又做为牛羊粗饲料。
凉干防霉
邢家屯牛倌多
每人拿一鞭子,脚穿大头鞋,头戴棉帽。
前趟街就有6个牛倌
西山小景
牛群满地皆是
四弟去年一次卖牛收入20万元
母亲一辈子喜欢干净,喜欢抽烟,乐意干活。养活一帮儿女功不可没。93岁高龄的老母亲由老弟刘忠清抚养,弟妹李淑华非常孝心,侍奉的非常周到。
老弟忠清是养羊能手,一个人种20多亩地,还饲养30多只羊,过日子有计划性,不扔不撩,有一套本事。
忠清弟上山放羊
生一帮羊羔
弟弟家羊防疫做的好
弟弟家牧羊犬
侄子刘野侄媳金亭婷在沈阳打工,买房买车,生一女儿三岁,很可爱。
刘可心虎年三岁,活泼可爱。
妹妹刘金芝、妹夫董庆福家住大连,都是退休教师,他们喜欢过田园生活,为晚年休闲养生,他们在邢家屯承包30亩山地,植树养羊,虽说苦了点,但每年都有不菲的收入。
他们在东山上盖起三间房,盖起了200多平方米的羊圈大棚,打一口井,安装上太阳能照明灯,办起了家庭养羊基地,养殖羊50多只,个个彪肥体壮,无传染病。
羊圈大棚宽蔽明亮
肉羊品种优良
植树成形,鸟儿满山飞。
牧羊犬二只,很历害,生人不敢靠近。
东面是尖山子水库,风景宜人。
褚备的饲料
人勤羊儿壮
海城市毛祁镇山后村叔叔家距县城5公里
海城山后村村办工厂
村卫生所
二弟刘忠凯家今年装修花18万,供热电器化。
二层富士楼,2层125平方米。一厅四室一厨一厕。
大弟弟忠斌在铁路上班,除县城分一套房子外,山后村还有一座平房,夏天可以纳凉种菜。
刘忠斌自己动手修建的仓库
山后村居民小楼
特色小院
正月初五二兄弟到海城车站接我
兄弟相聚海城车站
刘忠斌刘忠凯虎年正月初五晚6时海城合影
四兄妹相聚红霞家
卢丙哲刘金艳之孙女活泼可爱
上灶
设宴招待
芦丙哲刘金霞一双儿女虎年合影
欢喜幸福一家人
兄妹情深
谨以此篇做为资料收藏,献给亲人战友朋友。
摄影制作:刘忠福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