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小三长成一棵树

 

图片
  
铁道兵战友、书法家梁振文题写文章标题。

 

  罗玉蓉拍摄的视频(见文末链接)
 

  小三是罗玉蓉的姐姐。罗玉蓉兄弟姐妹8人,她排行第四,小三顾名思义是老三。因为小三没有长大,6岁殇,罗玉蓉的家人便称老三为小三。

  ——小三长成一棵树,现在。

  我在网上看到罗玉蓉写家庭生活的散文《家在路上》,在公众号推介、转发,朋友圈留言“催人泪下”。我将“留言”截图发给罗玉蓉,罗玉蓉给我发来一个视频,我看着流泪了。

  视频的内容,是去年清明节,罗玉蓉回安徽金寨祭奠父母。父母坟前各栽种了一棵松柏,母亲坟前松柏下长出一棵小松柏。罗玉蓉说是6岁的小姐姐由60多年前的鹰厦铁路线上找回来,依偎在“妈妈”身边了。

图片

  我也是太好流泪了吧!我知道铁道兵的苦,也知道一些类似罗玉蓉的姐姐小三早夭的故事。多年前了,云南的张闽在我的办公室说她的妹妹在等候公共汽车去医院的路上,一口口倒气,虽过去五十多年好像就在眼前。其时,他的父亲在贵昆铁路建设工地上。张闽说着就哽咽了……

图片

  罗玉蓉的父亲罗崇富是一位老红军,他的生平事迹没有多少资料可寻。我在老社长陈远谋的文章及他生前的叙述,以及罗玉蓉写的《家在路上》中略知一二。

  罗崇富1914年出生于安徽金寨县,1931 年参加红军,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曾任铁道兵第六师、第五师师长、西南铁路建设工地指挥部副参谋长等职。陈社长说,罗师长人长得帅,能力强,他被王震调到鹰厦铁路有“救火”的性质,就是为了攻克全线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大禾山隧道。鹰厦铁路告捷,又挥师贵昆铁路,担负云南境内130多公里的铁路修建任务。从罗玉蓉的文章中看到,罗师长像许许多多的铁道兵领导一样,忠诚事业,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父亲很多次累到在工地,被救护车送回家”。战争年代的枪伤,铁路建设中积劳成疾,50多岁便半身不遂,1984年1月病逝,享年69岁。

图片

  罗玉蓉在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中讲述父亲的故事。

  罗玉蓉的文章特别动人,她兄弟姐妹8人的名字,都与父亲修建的铁路相关联。她出生在成都,取名“蓉”;她早逝的姐姐小三出生在内江,取名“江”。其时,她的父亲罗崇富是负责修建成渝铁路的一名指挥员。

图片

  罗玉蓉的母亲抱着两个女儿,坐在母亲腿上的是罗玉蓉,站立的是“小三”——罗玉江。

  罗玉蓉在文章中记录了小三早逝的经过:

  1958年初,国家号召随军家属返乡,半年后政策改变又允许随军,母亲带着六个孩子从河北广平前往江西鹰潭部队驻地与父亲团聚。时值夏末秋初,一路换乘几次车,到达鹰潭县部队营房时,已是晚饭时分。大家又累又饿,吃饭时,二姐突然头痛呕吐,送去医院,未满7岁的二姐就病故了。二姐是在路途传染了脑膜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抢救无效故去。五十多年来,我们一家人随当铁道兵的父亲南北转战,将幼小的二姐孤独地留在了鹰潭童家乡的大山中,至今无处寻冢,无法祭奠。

图片

  罗崇富师长率部修建贵昆铁路,艰苦卓绝,陈远谋撰写的通讯《难忘乌蒙行》中有片段记录,现摘录如下:

  11月中旬,我们来到铁道兵第五师师部驻地古城宣威,坐镇乌蒙山指挥筑路工程的师长罗崇富,向李寿轩司令员汇报部队情况。他指着挂在墙上的铁路工程蓝图介绍说:“我们担负的宣威至威宁段130多公里的线路,位于乌蒙山主峰,地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地质复杂,多溶洞暗河。全段桥梁隧道相连,有72座隧道、70多座桥梁和200多个涵洞,光隧道就折合37公里。为了克服地势高差,还要盘山展线二三十公里,比如在天生桥南北展线,北边有灯泡形的松林山大隧道,进口比出口低40多米,南边也有个灯泡形的木嘎隧道,两个灯泡形的隧道中间就是可渡河。可渡河宽度一眼可望,可是火车得绕转20多公里才能过去。这些年来从小兴安岭到武夷山,我们一年到头钻山修路,可就是没有见过这样的高山,没有见过这样艰难的工程。难怪乌蒙山的老乡看到我们刚来的时候,用不信任的口气说:‘过去国民党的官员坐着轿子来测这条线都没测成,这样大的山,你们六七年能修起公路来就不错了。’”

图片

  接着,罗师长谈起部队开进时的艰苦情景:“我们全师人马来到乌蒙山以后,确实经历了一场不平常的考验。高山无路,战士们背着粮食、工具、武器、被服,每个人不下六七十斤。一个连分一段地区,各奔各的驻地,人走到哪,公路修到哪,不然进不去也不能接近铁路正线。又赶上雨季到来,天天下暴雨,战士们淋着雨上山砍树,又淋着雨修工棚。山上平地很少,盖房没地基,只好盖两层楼的工棚,架起四层铺,这样省材料也省地基,棚顶再搭块帆布篷布,既能当房顶又能隔雨水。总之,一切困难都挡不住我们的战士,全师人马很快转入了正线施工。现在,通往乌蒙山的公路修通了,你们可以坐上汽车在工地上畅行无阻,只是当时那种困难情景大部分看不到了。”从师长那侃侃而谈的神气上看来,好像他指挥的部队从来就不怕什么困难。

  第二天,李司令员和随行人员在罗崇富师长的陪同下,即向正在施工的树舍至金钟地段进发……

  链接——战友作品:家在路上(罗玉蓉)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OTQ3NjcwOQ==&mid=2247492015&idx=1&sn=c464dfddde865224211a9ddd1c3ba61f&chksm=eb458125dc3208333b566a8ace050afc3632a2499bb43e13627c02b4437288a776d43b354394&token=1984566173&lang=zh_CN#rd

  今天事:

  上午超市购食物。午后坐941公汽。网上有“南沙窝桥”,经南沙窝桥东、北,不见“南沙窝桥”站,问,司机说下去往回坐1站倒335路。坐上335,问,司机说“下一站下”,一旁美少妇说:“那要走多远路,你跟我下。”坐了3站随她下。她还要找站牌——指着站牌上“卢沟新桥”说:“喏,没错,您去这里。”她戴口罩,着牛仔裤,一双笑眼。我摸出手机,想拍她指站牌的样子,时间自然瞬间,她走了,仅抓拍到她远去的背影……

  我是去卢沟桥一户人家看资料,一路绿树和市景,爽歪歪的风……

图片

2022-09-01 20:11发表于北京
 

链接地址: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