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开泉、周永强战友回忆,梅柏寿老团长,安徽泾县人。是1945年入伍的老同志,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参加抢建黎湛铁路,鹰厦铁路,福建省国防工程建设。在参加襄渝铁路、沙通(后改称京通)铁路建设期间,任铁道兵11师53团团长。1976年7月28曰河北唐山丰南发生大地震,奉命率领该团全体指战员,参加抗震救灾抢修铁路,抢修加固北京密云水库大坝工程;该团3营12连在抗震救灾中,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抢修突击连的荣誉称号。梅柏寿团长于1979年转业安徽省芜湖市工作,任芜湖市市政公司书记、市城建局副局长、市建委调研员。
王隆法战友深情地回忆起,在唐山抗震救灾抢修战斗中,刻骨铭心的永恒往事:1976年9月9日,这是终生难忘的日子,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领导派我坐大卡车去范各庄矿区领黑纱,我站在大卡车的车厢里。地震后的马路凸凹不平,汽车一路颠簸。毛主席逝世使我心中无比的悲痛,眼睁注视着前方,大脑一片空白。突然感觉脚板沉重地一击!是非常沉重令人无力反抗的那种击打!原来是车上的油桶被颠簸的汽车掀翻倒了下来,正砸在我的左脚背上!同车的战友将我扶住,到达目的地以后,喊来了卫生队老队长替我止住了血并进行伤口包扎。由于血流的时间较长,我感觉很疲惫,很累。伤口处理完后天已经黑了。后来发生了什么我都一无所知。醒来后我发现自己单独躺在一顶帐篷里,只有一个床位,估摸着是所战地临时医院。我感到很孤独!半夜里,有个人掀开帐篷缓缓地走近我的床头,一看是梅团长!他亲切地叫了声:“小王呵。”“梅团长!”我马上兴奋起来。梅团长亲自来看我来了!他要我将负伤的脚大拇指动一下给他看,我试了试:能动!他点了点头。我知道梅团长是身经百战的老革命,他见得多啦!他点头我便明白,没事!残不了(后来医院拍片后确诊为左脚脚背庶骨骨折)!右图:部队同舟桥团并肩抢修天津汉沽大桥,确保通往东三省铁路干线早日恢复。
(图片来自网络)
深秋的北国晚上颇有点寒意,帐篷外北风呼呼直叫。临走时,梅团长将帐篷仔细环顾了一下,发现有漏风的地方就弯下腰来,将帐篷整理压实。看梅团长弯着腰整理帐篷那个身影,我心里涌出了一股暖流!他那慈父般的身影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库中!
安徽芜湖市发展潜力无限。(图片来自网络)
何开泉、葛兆海战友,80年代都分别转业在安徽省的芜湖市、马鞍山市,两位战友很祟敬梅团长,1995年2月,一约而同到梅团长转业所在地,探望老团长。梅团长回到地方仍然保持了部队优良传统,非常清廉,去世时家中一贫如洗。床是部队那种架子床,简单的衣柜,一把破藤椅。房子墙壁斑驳, 墙皮脱落。老伴因神经有病走失。何副政委我们一行去看望他时,病在床上的梅团长见到老部下们不禁失声痛哭。我们都非常心酸。
梅团长转业在芜湖市城建局副局长,完全有条件盖栋好房子,但他选择了住普通的房子,保持了部队艰苦奋斗的好传统!真不愧是53团的老团长,我们永远怀念他!
注:何开泉、周永强、王隆法、葛兆海/文;周永强/插图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