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家什字的记忆《回坊篇10》
麻字什字的记忆……《回坊篇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济街中段的麻家什字是一処回坊穆斯林们经常聚集的集散地。
它也是方圆近四公里坊上人的经济中心。
小小的十字街头,商铺林立,医院,粮店,菜场,学校,乃至银行,麻雀虽小,五藏齐全么,比现在的大型超市还要全活也。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街靠南的蔬菜门市部,约三十米长的门面房,水泥板搭成的柜台,中间有一个隔挡,左边是三阶台阶式的各式蔬菜摆放処,右边是副食品供应的柜台,四四方方刚刚做出的雪白的豆腐还腾腾冒着热气……
那个年代,还是供给制,想吃块豆腐都要有豆腐票才行,每人每月二张半斤豆腐票,能吃上一顿油煎豆腐块,娃娃们比过年还要兴奋,还要高兴么。
一到周未,母亲就打发我早早排队买豆腐了,我手里攥着一毛一的毛票钱和一张豆腐票,约上八号的建娃(我的回民同学),天不亮就在还上着门板的副食店门口排上队了,咦?前面都排了好几个人了,敢情是“莫道君行早”么。
排着排着,尿急了,连忙把个盛菜的小篮篮放在我排队的位置,向前后人打个招呼,飞也似的找“官茅房”了……
报话楼的钟声响了,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在古城的每个角落……
时针走向8时正,随着“劈里啪哒”的下门板声,副食店开门了~~
我终于买上了豆腐了。
中午时分,小桌前,妈妈给我端上一海碗素稍子面,这碗上面,漂着油油的豆腐丁丁,翠翠的葱花,红红的辣椒,细细的面条……
啊!
一个字,
香!
二个字,
贼香……
(未完待续)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