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铁路盛开的格桑花(4)【原创】
路地共建拉林铁路,西藏拉萨到林芝的千山万壑之中只有两条公路,一条是北线318国道,途中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山口处常年积雪,有远古时期冰川活动遗迹。另一条是南线西藏306省道,沿着雅鲁藏布江峡谷谷底穿行,是藏东南地区由拉萨连接山南、林芝两地市的一条重要交通要道。拉林铁路采取的正是南线方案,和西藏306省道一样,穿行在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高山峡谷之间,筑路人也便驻扎在306省道沿线。
2016年,雅鲁藏布江两岸的雨季来得要比往年更急、更猛一些,阴雨已经从6月初开始连续下了近一个月了,山体含水量早已呈现出饱和状态。这种情况下,铁路隧道洞口、桥梁桥台以及路基涵洞施工,极易遇到泥石流、塌方等意外情况发生。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早就做好铁路施工防洪抗灾的预案,要求各项目分部严加防范。
7月1日这天,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徐和军指挥长接到通知要去林芝八一镇,参加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的一个工程会议。从指挥部乘车到总指挥部100多公里,7点早饭过后,徐和军指挥长便乘车出发,这样8点半就能准时参加总指的会议。 汽车行驶到306省道121公里处,这里是一个山凹处,司机减速拐过弯,正要加速直行,却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要不是系着安全带,徐指挥长准得从副驾驶座上跳起来撞到车前窗上。 “什么情况?撞牛,还是撞猪了?”徐和军问。原来藏族地区群众养牛养猪不习惯圈养,而是四处放养。因此,自由自在的牛和猪吃饱了,常常跑到公路上来十分“惬意”地晒太阳。
在藏区的公路上开车,汽车刹车停下来给牛和猪让道是见惯不怪的常事。 不等司机回答,徐指挥长其实已经看到,既不是撞牛了,也没有撞猪,而是撞山了。原来306省道靠山一侧的山石裹挟着泥土塌下来了,足有7万多立方,就像平移过来一座小山,横断拦截在306公路上。
徐指挥长下了车,先给总指领导打了电话,报告了路上遇到的突发情况,对不能按时参会请了个假。总指领导电话告诉徐指挥长说:“会议的内容也是研究近期拉林铁路工程抗洪抢险问题,你正好遇到塌方,就地在现场组织抢险吧。”
接着徐指挥长把电话打回指挥部,下令启动指挥部早就制定好的抗洪抢险预案。只不过地点有所变化,由拉林铁路工地改为306省道。 不一会儿功夫,就听到隆隆的机声,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三个分部的职工开来了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14台大型机械,开始移山破石推土,清除公路塌方。而塌方的另一端,中铁十七局拉林铁路指挥部也主动前来接应,开动十多台机械设备和中铁一局的职工一起抢修306省道的塌方路段。
这时,徐和军的手机响了,米林县的县长才旺尼玛打来电话,询问徐指挥长:“您现在在哪儿?我这儿有要紧事找您帮帮忙。” 徐和军问县长:“什么事?” 才旺尼玛县长说:“刚接到县交通局报告,306公路121公里处有塌方,你们能不能支援几台机械帮助清理一下?” 徐和军告诉才旺尼玛县长:“我现在就在公路塌方现场,正在清理塌方,请您放心!” 经过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铁十七局100多名干部职工3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力抢险,7万余立方的塌方泥石清除干净,306公路又畅通了。 事后,才旺尼玛县长代表县政府给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洪灾无情人有情,全力抢险保畅通”。
才旺尼玛县长问徐指挥长:“你们当时怎么行动那么神速?我的‘请’字还没到,你们就已经到现场行动起来了?” 徐和军笑笑说:“这是条件反射!” 才旺尼玛县长不明白:“条件反射?” 徐和军说:“是的,长年修路架桥,只要遇到险情,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我们立刻就紧张、就兴奋、就行动起来。对我们筑路人来说,任何时候险情就是命令。老天爷越过您这个县长,直接下给我们了!” 才旺尼玛县长再问:“干活也不能让你们白干呐,费用怎么算?告诉我个数,县财政拨给你们!” 徐和军听了直摆手说:“路地一家人,算什么账?地方政府对我们修建拉林铁路的支持的账,又怎么算?再说,抗洪抢险这也是我们央企应尽的社会责任!” 的确,拉林铁路的修建,地方政府也没当成是铁路一家的事,而是路地共建的大事。
2015年6月,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进场施工全面展开,米林县各级政府对中铁一局在征地拆迁、材料供应、交通运输、行政许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许多施工用地都是藏族村子打破常规,主动提供给施工单位先使用,再丈量,然后办征地手续。施工进场没有路,就使用省道、县道、村道。2015年6月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进场施工一年多来,大胆采用新的施工方法,克服岩爆、高地温、冰碛层等地质灾害,施工进展快、质量优、安全好,多次受到铁路总公司拉林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领导的表扬。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干部职工说,光荣榜上,也有米林县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的一份荣耀。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拉林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一分部经理李天军还给我们讲述他亲眼所见格桑花的故事。那是在一分部奔中山隧道洞口工地,施工正在紧张地进行中。当地本夏村的藏族群众从来没有见过铁路是什么样子?更想看看铁路到底是怎样钻进山里穿洞而过?于是,刚刚开挖洞口的那几天,本夏村的藏族群众男女老少,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隧道洞口看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是怎么挖山洞的?有的藏族群众还带着经幡挂在桥栏、树上。李天军经理看到一位藏族老人每次来,边走边不时地挥动着手,往路边、洞口的地上抛撒些什么,可是他到地上寻找,又什么也看不到。等到老人看完要回村的时候,他担心老人身体受累,就安排工地的越野车送老人回本夏村。扶老人上车的时候,李天军好奇地问老人往地上在撒什么? 老人说:格桑花。等到明年就开花了。
哦,原来老人为拉林铁路播撒下的是格桑花的种子,这就是藏族群众对拉林铁路最美好的祝福。因为格桑花的种子比芝麻粒都小,难怪李天军看不到。他心里好感动,默默地想着,我们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职工一定会用心血和汗水去浇灌格桑花,让她盛开在拉林铁路上。
如今,在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修建的拉林铁路隧道口、大桥下、路基旁,还有施工便道两边,随处可见格桑花在盛开,她们亭亭玉立,迎风摇曳,那是多么的灿烂、多么的美丽!这正是雪域高原各族人民群众对拉林铁路最美好的祝福,也是拉林铁路实现民族团结的象征。 当我们离开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工地,再看拉林铁路全线,在400多公里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正是:拉林何时不飞花,铁路处处见格桑!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