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抗美援朝纪念日专稿•献给抗美援朝四次战功荣立者志愿军运输英模谢云碧诞辰九十八周年

 

•抗美援朝纪念日专稿•

原创首投作品

平水韵

干天成(成都)

献给抗美援朝四次战功荣立者志愿军运输英模谢云碧诞辰九十八周年

(三首)

清江寒舍育忠魂,

战乱民凋抛故园。

举义酒泉投劲旅,

献身高丽卫邦门。

军需抢运尸横地,

功绩昭彰血沃原。

搏命三年生死线,

凯旋伤体气昂轩。

鸭绿江过弹雨倾,

运输铁马总兼程。

阴残孽盗鬼门布,

智勇英豪血路行。

战友解危抛热血,

险关渡劫保前旌。

钢躯筑线似磐固,

万里峥嵘频捷声。
 

火线风驰技艺精,

真功在握锦标擎。

汽车千孔天工治,

征旅雄途浩气迎。

战友传帮掏秘诀,

全班凝聚换深情。

赴朝甘做马前卒,

保障先锋慑敌营。
 

诗作相关背景资料

*谢云碧,1928年2月生于成都青苏乡,故乡河系岷江经都江堰.郫县入成都支流名清江。*谢于1949年9月25日在甘肃酒泉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一野战军。1951年3月26日加入志愿军,投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战争。
 

1951年9月7日至17日,在上级下达十天火线突击抢运军需后勤保障物资的特殊任务中,冒着美帝飞机的狂轰滥炸,仅用6天在生死线上往返三趟,提前圆满地将急需军用物资送达前线,受到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记小功一次褒奖。
 

在1951年3月入朝至1952年6月的这1年3个月中,谢云碧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第五次战役和夏季攻势等著名战役。在美帝为首侵略军空中优势的疯狂封锁下,不分昼夜,不顾酷暑,不畏严寒,不计饥渴,舍身忘死地在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血路中,为第五次战役的胜利突击抢运军需,抢运伤员。在一次突击运输途中遭美机偷袭空投,谢云碧被弹片击中手部,血流不止。作为运输班长的他,不顾伤痛,首先为其他负伤的战友包扎救护。最终,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以顽强毅力和非凡智慧完成了运送任务。由于伤重,被部队送回国内治疗,伤刚初愈就急返火线投入新的战斗。在这最残酷险峻的一年多里,他安全运送军需物资里程达一万九千零八十公里,成为志愿军运输战线的模范。由于他在生死关头,以民族大义为重,为完成运输任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救护战友不顾自身安危;带领运输班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艰巨任务,被志愿军后勤部领导机关记二等功一次。
 

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后,至1953年8月,志愿军于1952年10月先经历了上甘岭战役,1953年7月金城战役。这两次恶战,是朝鲜战争的终极之战,彻底打垮了美帝为首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迫使侵略者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谈判协议。在美帝侵略军的垂死挣扎猖狂反扑下,谢云碧所在部队承担更加艰巨繁重的运输任务。面临运输战线过长,车辆设备残破,驾驶人员匮乏的严重困境,他带领运输班采用集思广益,互帮互学,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技术改新等土法妙招,战.胜重重困难,努力提高车辆完好率,出勤率。尤其是他以过硬的技术和火线及复杂地况运输的丰富经验,带领运输班团队卓越地完成了在冰天雪地、狂风暴雨、陡峭山地、坑洼泥泞、夜间抢运等恶劣环境下的每次艰巨任务。1953年8月,志愿军后勤部机关给他记三等功一次。
 

谢云碧国难当头,慷慨赴死、精忠报国、克敌制胜的功勋、情怀、精神,将激励后人们在新时代、新征程踔厉奋进,焕发新的人生光彩!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