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海燕戎装照
《团长教我写诗》
团长教我写诗,应该如此:
风大沙大,铁道兵不怕、不怕
语言中搜刮不出入诗的词根
我用笑,把它很随便的藏起
四十多年,团长这话像打鸣的公鸡
每天在耳边回响,敲我的骨,喊我的魂
它在我心里扑腾了几十年
成为诗的一卷孤本
《鸟声是另一种旗帜》
这里,生命已递减到零
天空,找不到一根鸟翅
茫茫察尔汗盐湖,风儿竟抖出几声鸟鸣
奇怪,真是奇怪
盐粒里挖不出春天的根须
哪里飞来鸟啼的诗意
莫非是调皮鬼逗人,模仿鸟声,做一次鸟儿
撩开幻景的雾幔,仔细一看
啊,帐篷旁悬一挂鸟笼
两只鸟无酒成席,亲情稠酽,相携相依
追着风的脚步,向盐湖转场
筑路战士,装着一腔浓郁的情趣
这里坷垃腌成了腊肉,生活该有多么单调
春意不圆心意圆
提来两只鸟儿,让生灵唱出翠竹般的生姿
闲暇时,软软的清唇对鸟儿打个啁啾
乐趣中,扫尽一身倦意
小鸟啊,时常会扯出战士远方的故事
你挣着,他抢着,讲述在故乡
如何上树捉鸟和掏鸟蛋的情趣
小鸟没有困锁拥堵的心灵
只是想沿着鸟鸣蛙鼓的传统剔除杂念
让听歌的人,拥抱一曲心灵的横笛
小鸟,筑路战士的歌唱家
它每天携着爱,裹着暖
像家乡的亲情
像声音的旗帜
把战士荒凉的心地垦殖
《盐花》
劈高山,填大海
留下满手老茧
察尔汗盐湖,请你告诉我
你赠战士啥
盐湖微微笑
送你朵朵奇特的花
春不到盐湖,哪有什么花
分明是卤水身上洒
来吧,绿色的军衣像棵树
上上下下任你挂
盐湖说,我是刀,我有牙
你敢和我比高下
战士笑,我是钢,我是铁
你要怎么打,咱就怎么打
盐花和军衣拼“刺刀”
正好给这“绿树”剪枝杈
卤水在皮肤上磨牙齿
正好锤炼战士的铁骨架
盐花,是盐湖献上的功勋章
挂得越多,我功劳越大
盐花,是银光闪烁的天上星
和战士的理想一同放光华
《盐湖野炊》
搬来几块坚硬的盐岩
扯一缕夕阳将火点燃
今天,在盐湖第一次野炊
风儿扑过来,也想吃一顿美餐
饭尚未熟,香喷喷的味道
便从锅里溜出
我正贪婪地品味着
突然,锅灶却塌了一半
啊,撑锅的盐岩烧溶了两块
一片卤水在火光里打闪
盐湖啊,笑我们头脑简单
竟然把盐岩当成了石块
调皮地开个小小的玩笑
烈火化盐,让我们上当受骗
于是,找来一根铁丝吊起铝锅
在悬空的灶上我们继续煮饭
火啊,伴着笑声在锅下窜跳
水啊,随着歌声在锅里打漩
战士的心情激活了沉寂的盐湖
明天,一条铁路就要从湖上穿越
《邻居》
一串鞭花,圈起草原那飘动的牛群
淡淡的月色,将晚霞推入大地
哈萨克大嫂,踏过溪水上的那座木桥
接宝宝,走向这边护路战士的新居
草原上,溪水分开军民两户
木板搭桥,又將他们紧密连起
牧鞭系着大嫂繁忙的生活
马背上奔跑,襁褓中的婴儿怎能经起
大嫂的困难,被护路战士推平、拉直
每天抱去孩子,喂他牛奶,哄他入睡
虽然,护路小站多了一位客人
护路的生活,却添了几分诗意
此刻,大嫂走进温暖的小屋
灯下,摇篮里躺着心爱的娇儿
手握着红五星,正呀呀学语
明亮的大眼睛,一闪一闪望着叔叔的军衣
大嫂亲昵地抱起可爱的宝宝
心窝里涌起无尽的感激
他们是钢刀,守护着钢铁大道
他们是阳光,沐浴着祖国的花儿
战士送大嫂走过小桥
月光正洒满盛茂的草地
明天,孩子还要如期而来
如浪的草原上回荡着爱民的新曲
《阿尔顿曲克草原》
一部浩瀚的哲学
景观都是学术的一部分
盐湖、大漠、雪山、草原,独立又相对
令大自然的黑格尔做它的论文
阿尔顿曲克,在自然哲学中获得一席之地
它的美修补了大漠与盐湖的单调与乏味
为白雪覆盖的昆仑,贴一片绿色
为西部的荒凉开一扇窗,拎来几斤甜柔的阳春
这里有奔腾的骏马,有唱歌的琴
有洁白的帐房,有炊烟给蓝天的热吻
这里的奶茶,会一唱三叹
和诗一起滚在碗里,滋养天下的客人
那时,我作向导,不知道带来多少作家与诗人
追着它氤氲的景致,和她体内的气息
采摘这里湛蓝的嫩芽般的诗文
它们如东飞的紫燕,款款越过日月山顶
在大地上荡漾,酿造心灵一万里的激动
其实,那仅是阿尔顿曲克粗粗的轮廓
好戏,还在它的内心
朱海燕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