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刊

成昆铁路大会战【纪实连载】之一百一十六

 

第十二章、 路内路外 团结战斗
 


第三节     现代文明进山寨


 

  一、“支农”打开封闭的思想之门

  1967年3月19日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参加成昆铁路会战的铁道兵五个师分别派出军宣队,参加“三支两军”。

  铁道兵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支左”、“支农”与“军管”。

  “支左”。各部队奉命组织官兵派往云、贵、川三省沿线单位,执行支持左派的任务。后因派性复杂,部队支左容易卷入派性纷争,“支左”队伍逐渐撤了回来。

  “支农”。1967年3月执行中央军委“支农”的决定,铁道兵部队贯彻毛主席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教导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外,还纷纷成立“支农”小分队,深入边远山寨,帮助生产、送医上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

  “军管”。周总理决策,成都军区组织实施,先后对铁道部第二工程局、第二设计院、攀枝花钢铁基地等单位实行“军管”。军管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解放干部,消除派性,恢复成昆铁路施工,恢复攀枝花建设。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中国四川省南部,是中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1935年长征北上时,曾在凉山的冕宁与当地彝族首领歃血为盟,成为一段美谈。

 



 

  (彝海结盟纪念碑•选自铁二局《岁月如歌》画册)


 

  成昆铁路大会战期间,铁道兵筑路部队在“支农”中,将毛泽东思想、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深山村寨,打开那里的思想封闭之门,具有深远意义。

  二、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

  在成昆铁路大会战期间,常常可以看到一队队解放军战士出没在金沙江畔的少数民族村村寨寨、田边地头,热情宣传毛泽东思想,积极开展爱民活动。

  铁道兵独立机械团2连,遵照毛主席“军队须和民众打成一片,使军队在民众眼睛中看成是自己的军队,这个军队便无敌于天下”的教导,他们走到那里,就把毛泽东思想宣传到那里,送书、送医上门,修理农机设备,帮助抢收劳动,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播种机。广大群众称赞他们是:“当年长征的红军。”

  机械2连驻地附近的中山村,年年闹旱灾,十年九薄收,社员们叫它“老旱坝”。

  解放前,旧政府说要修“水坝”,年年派捐筹款,结果榨干了穷人的血汗,填满了那些坏蛋的腰包。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生产虽然逐步发展了,但因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原因,贫下中农引水上山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机械2连的同志们决心帮助他们改变落后面貌。他们宣传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教导,引导广大社员用双手来改造山区,积极投入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斗争。机械2连派出一部分同志,和贫下中农一起开渠筑坝,艰苦奋战。遇到困难时,他们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愚公移山》,发扬“每天挖山不止”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引水上山。他们将“龙王不来咱去牵,定把水源引上山,备战备荒为人民,下定决心排万难”的口号写在黑板上,搬到工地旁。经过军民一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建成一座容量32万立方米的水库,使300多亩“老旱坝”变成了水浇田。就在这一年,中山村粮食产量翻了一番,获得了历史上的最大丰收,由缺粮队变成了余粮队,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余粮。贫下中农兴奋地说:“幸福全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丰收不忘亲人解放军的大力支援。千支援,万支援,亲人解放军给我们送来毛泽东思想、建好水库是最大的支援。”
 


 

  (旱地变水田,缺粮变余粮 •选自《万水千山只等闲画册》)
 

  “西工指”党委总结、宣扬他们的经验,指出:“用实际行动来宣传毛泽东思想,作用最大、效果最好。”

  三、送医上门起死回生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发出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重要指示,铁道兵部队的医院、卫生队纷纷派出医疗小分队,带上折叠钢丝床和简陋的医疗器械、药品,深入山寨,给民众送医、送药,救死扶伤。

  铁道兵五师医院组织医疗队到边远山村为村民们上卫生课,培训医护人员,教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当地的老百姓生活非常苦,尤其是住在大山深处的彝族老乡,人与牲畜同住,刀耕火种,吃土豆和苦荞饼。平时生了病也就是用些土办法或者是找些草药吃,能好了就好,不好的话也只有听天由命。

  听说“解放军医疗队”来了,山民从几十里外赶来看病。那时医疗队带的药品,器械很有限。但几片黄连素、几片酵母片等一些常用的普通药物,就能把病治好了。病人直夸解放军医生技术高!

  有个彝族老乡因患急性肠梗阻,由几个人轮流背着到医疗队。因病情耽误时间太长,病人已出现了早期休克症状。如不赶快手术治疗就会出现肠穿孔,有生命危险。医疗队领导决定施行紧急手术治疗。医疗队领导决定施行紧急手术治疗。信宝贵队长指挥,王福田医生主刀,马德修医生麻醉,立即手术抢救。术中病人出现血压下降,呼吸不稳等情况,他们正确而果断的处理后,病情恢复稳定,连续三个多小时完成了手术。病人术后恢复得很快,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有一天查房时,突然发现床上的病人不见了!再走近一看,病人躺在床下睡着呢。医护人员叫他上床,他说,睡不惯折叠钢丝床,还是睡在地上舒服。于是,专门给他换了木板床。这个病人家里非常穷,连吃饭的钱都没有。部队首长决定为其免去一切费用。病人及家属非常感谢,临出院时还向解放军下跪,称医护人员是“活菩萨”。

  在大会战期间,铁道兵各师、团医疗单位为群众送医上门,医治好了巫医宣判死刑的病人;战士、职工献出自己鲜血挽救了危急社员的性命;用针灸治好了多年不说话的哑巴。仅铁道兵第十师统计,至1965年底,为地方培训赤脚医生3261人,为贫下中农治病5.4万人次,抢救危重病人242人次,收治住院329人次,手术治疗257人次,受到驻地群众的热烈称赞。

  


 

  (铁二局工程处的医务人员为彝族民众治病•选自铁二局《岁月如歌》画册)
 

  四、凉山奴隶制轶事

  1956年以前的凉山深处尚处于奴隶制度当中。

  最早对凉山奴隶制感兴趣的是外国人,派了一些探险家进去探险。宣统时英国有一个叫巴尔克的,进入到了凉山的核心地带牛牛坝(位于现在的美姑县)。他带了随从进了凉山不久,巴尔克就被彝人杀死了,这是清末有名的“巴尔克事件”。据传,巴尔克被抓后有两个黑彝奴隶主谈论说,这个人不像我们的人,鼻子高,眼睛蓝,问他是哪里人,他回答说,我从英国来。译成“从很远很远的天那边来的”,再转译一遍就成了“从天上来的”。

  一个彝族头人说,这家伙和我们不大一样。

  另一个头人说,他说他是天上来的,你敢不敢把他杀了?

  这个头人说,我就敢把他杀了。

  他果真拔出刀来朝巴尔克的头上砍下去,这一刀没把他砍死。巴尔克有枪,给了这个头人一枪,也没有打死。头人的侍从们涌上来几刀就把巴尔克砍死了,又把随行的人全部杀死。“巴尔克事件”以后,外国人不敢进去了。

  中国地质学家丁文江是最早进入这个地区的科学家,1914年在今凉山州会理、会东一带作地质调查。

  之后,中国民族学家杨成志于1928年受中山大学和中央研究院指派,赴云南、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调查研究奴隶社会结构及彝族生活情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特征,写出了《云南民族调查报告》、《罗罗族巫师及其经典》、《罗罗太上消灾经对译》等专著。

  从1937年至1948年每年都有学者、专家到凉山调查。当时,这些学者是冒着生命危险和当娃子(奴隶)的危险进去的,要花钱请保头。这笔钱保头得一部分,另一部分用来买通当地的彝族头人。

  1935年地质学家常隆庆等写了《凉山夷族地区调查报告》:

  “黑夷性喜劫掠汉人,沿凉山一带人民,备受其祸。其人也,不独取其财,掳其人。且栋梁窗扇,石磨铁锄,牛羊鸡鸭,甚至一钉之微,一缕之细,凡可移动者,亦皆席卷而去。通常称此种抢掳为洗劫,实吻合之至。

  “方其将汉人掳到,即将衣服尽行褫去,痛打一顿,名为见面礼。若此汉人系多数夷人共擒得,则需备受诸夷之轮流毒打。但妇孺则待遇稍好。

  “盖倮罗之视汉人,犹汉人之视牛马,为家中财产之一部分,可以鞭挞之,而不愿杀毙之。总以其不敢逃逸,日就驯服为度。故被掳之汉人,往往求死不得,备受惨毒,沦与畜类生活。天地间之至,莫过于此也。

  “掳得之人,若有过剩,或系同一家庭,同一里居,即须转卖远方。

  “彝族的某些风俗习惯也反映了“掠蜀为奴”的情形。例如彝族男子皆穿左耳戴银耳环。其作用是过去夜间在掠蜀人小孩为奴时,黑夜中用手先摸该人左耳穿不穿耳环,有耳环便认定是彝族人立即返回,无耳环则将其堵嘴装进麻袋扛回当奴。”

  1935年5月,北上中国工农红军进入四川冕宁后,艰险异常的大凉山百里彝区横亘在红军面前。红军部队通过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战士们纪律严明感化了彝族首领。红军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聂荣臻政委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相见,以水代酒,歃血盟誓结为兄弟。

  5月22日,刘伯承与小叶丹举行了著名的彝海结盟仪式。红军授予小叶丹“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刘伯承赠送小叶丹十支步枪。

  5月23日,小叶丹派了彝民给红军带路,使得红军先遣队得以顺利通过这一大片彝民区。为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了宝贵时间,实现了北上抗日军事大转移,从而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叫嚣的“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五、现代文明带来的惊喜

  凉山彝族地区最重要的社会变革是解放后的社会主义改造。

  凉山民主改革采取了协商和武力并举的方法,主要比照内地土改的方式,着重在土地分配上进行了革命。民主改革分两步进行。先是1951到1953年在汉区、彝区的混居区进行,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然后是1956到1958年,在彝族聚居区及木里藏族自治县进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度和封建农奴制度。

  废除了平民对贵族领主的身份附属关系,各个种姓的民众获得了人格和人权上的平等,解放奴隶、没收奴隶主土地的民主改革使凉山面貌大为改观,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社会主义飞跃的伟大历史变革。

  在金沙江与龙川江交界处,河谷中有一块较大的平坝凸地。铁道兵第一师的师部就安置在这里。举目望去,龙川江左侧是绿色植被的大山,右侧是矗立着矿井架的褐色的光秃山梁。

  晚上放电影时,只见左边的山上显出一个由火把组成的“之”字型“火龙”,不断往山下移动。等到电影快放完了,这些举着火把的彝族男女才走到电影场上。一阵阵悦耳的铜铃声拌着一股股浓烈的汗味迎面扑来。隐约中,见到穿着彝族服装、脖挂银环铜铃的女人居多。原来,这一大队人马是从山上赶下来看“稀奇”的,他们从来没见过电影。后来,部队专门为他们补放了一场电影。祖祖辈辈没出过大山的人,哪里见过外面的世界。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平原、什么是大海……在他们眼里一切都十分惊喜!

  铁一师各单位的支农小分队大多是到左边大山深处的村寨。

  铁一师后勤部的女助理员陈祖芳回忆说:“我参加了上山‘支农’,是在元谋县的一个边远山村,仅从师部出发爬上山顶就要6个小时。该山寨很穷,屋内没有灶台,在地上有个火塘,架好木柴点上火后,铁锅就架在上面烧,锅里放入酸菜再放入一把盐便是下饭的菜了。冬天的床上仍铺着草席。我在山上与村民一起劳动,田间休息时我还帮他们理发,很受欢迎。晚上收工回来,又把他们集中起来教唱革命歌曲,主要是毛主席语录歌等。”

 



 

  (将毛主席语录本送到群众手中•选自《万水千山只等闲画册》)

 

  刀耕火种痕迹尤在。山上没有整块的土地,彝人拿把短锄在石头窝中有点土的地方点种几颗玉米、南瓜,战士们叫作是巴掌地。山寨中没有钟表,日出而起,日落而歇。人畜同居,底层是关养牲口的,上层住人。山上缺水,谈不上洗澡。刚刚进屋,难闻的气味使你透不过气来。

  第一次去时,在他们堂屋漆黑的墙面贴上了彩色宣传画,一周后再去时,就找不到了,早被灶塘的烟熏得和墙一样黑了。

  小分队给他们播放收音机,他们不相信收音机中没有藏人;给他们看照片,他们不相信照片中没有真人;给他们讲汽车是烧汽油的,他们不相信汽车不吃草……

  后来,每次上山,都给他们带上毛主席画像、毛主席语录本,还有一些笔记本、圆珠笔、牙刷、牙膏、肥皂、香皂、闹钟、尼龙袜等。这时候,他们才知道世间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毛泽东思想小分队进山寨•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下山回部队途中,肚子饿了,就采摘山崖上的仙人掌果子充饥,如同嚼棉略带甜味,吃多了大便也拉不出来。

  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具体实现方式主要有:民族迁徙、联合抵御外来侵略、友好交往、“和亲”“会盟”等。

  民族迁徙,在成昆铁路沿线就有著名的“湖广填川”。四川的客家人多在明末清初由福建、广东、湖南、江西及广西等地陆续迁入,达200多万,分布全省30余市县,曾涌现出朱德、郭沫若等一批当代名人。

  民族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一个互相渗透的过程。

  社会学家认为,成昆铁路的建成,使大凉山区的社会发展提前了50年。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洪承惠,1944年7月出生。1962年入伍。铁道兵一师历任战士、班长、干事,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1978年转业。历任科员、镇长、街道办主任等职。2004年8月退休后,立志全力写好《成昆铁路大会战》。

 


 


 



 

首发:铁道兵文化网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