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退休职工参观中铁十六局展览馆

  6月25日,经过一年半的精心筹备与建设,中铁十六局展览馆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来临之际,正式开馆。

  6月29日上午,集团公司社保中心组织总部100名退休党员分为两组参观了展览馆。昔日的铁道兵个个精神抖擞,从北院文化宫列队出发,昂首阔步走向位于集团公司办公大楼一层东侧的中铁十六局展览馆。

  步入展览馆,老党员们首先面向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大厅。

展览馆内意蕴深远的浮雕主题墙、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铁道兵军旗军服、抗美援朝(越)历史图片、唐山抗震救灾微缩现场、集体改工文件、《最后的军礼》影片等等,这些曾经熟悉的场景和老物件,无不让老同志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驻足流连。这其中,有许多珍贵的文物是来自于他们无私的捐献。

  同志们在观看企业历史发展宣传片

  展览馆建筑面积约520平方米, 分为序厅、历史底蕴厅、综合实力厅、党建文化厅和尾厅,以博物馆的展陈规格结合目前最先进的数字多媒体技术打造而成,管内涵盖2000余份影像、图片,56000余字文献、资料,百余件档案、实物,配以极具创意的多媒体手段,展现了中铁十六局近70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以及超凡的综合实力。

  铁道兵兵徽:由红五星、飞机双翼、铁锚、钳子、铁锤组成。红五星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飞机双翼和铁锚分别是空军、海军兵徽的重要标识,钳子、铁锤是铁道部队常用的劳动工具。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是对铁道兵精神最好的诠释。

  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是老铁道兵们心中永恒的旋律。

  “铁道兵”是毛主席在 1953 年 12 月 25 日为《铁道兵报》题写的报头。旁边是 1950 年朱德总司令题写的“人民铁军”。这支英雄的铁道兵队伍曾多次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祖国和人民有难,铁道兵必冲锋在前。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唐山发生里氏8.7级大地震,短短23秒,唐山变为一片废墟。铁十一师、十三师受令批迅速进入重灾区救灾抢险,仅用10天的时间,抢通了京山、通拓两条铁路线,《人民日报》为此在头版刊登。铁十一师53团12连荣获“唐山抗震救灾抢险突击连”称号。

  奖杯墙:中铁十六局建成的工程有300多项荣获国家和省部级优质工程,29创国家优质工程,20捧鲁班奖,21夺詹天佑奖,获省部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9项。十六局品格、品质、品牌誉满建筑界。

  盾构沉浸式体验空间,安装了10台高清投影机来营造震撼的视听感受,通过“江河湖海城”的创意动画主线来展示中铁十六局在盾构领域研发、应用的强大实力。

  驾驶“和谐号”电力机车模型,身临其境般穿越祖国的大好河山。

  2013年至今,中铁十六局持续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坚定“走出去”,推动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协同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铁道兵的光荣传统,是根植于中央企业的红色血脉,也是中铁十六局在各个时期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矢志向前的能量源泉和力量所在。无论是抢险救灾、抗击疫情,还是脱贫攻坚、扶危济困,中铁十六局始终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彰显出新时代央企铁军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使命担当。

  参观至尾厅,老同志们对企业的历史进程和辉煌成就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并为我们企业的蓬勃发展感到骄傲与自豪!有同志兴致勃勃写下由衷感言:中铁十六局为中国铁路建设作出杰出贡献;愿中铁十六局更加兴旺发达……老同志们纷纷表示,要传承和发扬好我们的铁道兵精神,要继续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贡献余热,愿十六局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本人

  (摄影:潘秀金 崔久忠)

  更新于2010年 7月4日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