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开进柴达木》前言
张荣大
转发按语:
原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青岛支社社长张荣大先生,乃是首位对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进行采访报道的新闻记者。在 2019 年 10 月,他精心整理三十余年前采写并播发的一系列新闻稿与文章,编纂而成《火车开进柴达木》一书,其深情“谨以此书献给英雄的铁道兵和青藏铁路建设者们”。
于今捧读,往昔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的建设历程仿若重现眼前,铁道兵与青藏铁路建设者们的英雄壮举感人肺腑。本“铁兵缘”美篇号,将会持续连载《火车开进柴达木》一书,冀望更多读者得以知悉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里,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建设背后所发生的真实且动人的故事。
编者
2024年11月16日
前言
经著名作家王宗仁先生推荐,应青海人民出版社热情邀约,我用五个多月时间编撰完成《火车开进柴达木》一书,又一次激情燃烧,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采访青藏铁路建设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
当我重新翻阅整理三十多年前所采写播发的一篇篇新闻稿和文章,又打开了高原采访记忆的闸门。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如火如茶的千里施工战场;铁路铺轨到锡铁山矿区令矿山员工喜悦的场面;察尔汗盐湖架起“钢铁彩虹”令施工部队雀跃的情景;青藏铁路铺轨到格尔木,人们奔走相告的激情;客运列车载着兴致勃勃的游客穿越戈壁滩的实况;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第一期工程十条专用线投入临时运营给沿线带来的繁荣景象,历历在目,近如昨日。
青藏铁路,举世无双的大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史无前例的伟大工程!是一项值得永载史册的伟大壮举!
青藏大铁路,创造了两大世界奇迹:
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这条独特的雪域铁路被盛赞为“天路”。
青藏铁路东起青海省会西宁市,西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1956 公里,历经半个世纪的“四上三下”才得以建成。
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公里,海拔大都在2700米左右。第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18公里,其中海拔4000米的地段达965公里,路轨最高点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300 米。按照科学测定,海拔每升高1000米,空气中的含氧量就减少6%~7%,也就是说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沿线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80%左右,而第二期工程沿线的含氧量仅有海平面的70%左右。机械在高海拔地区作业,也有高原反应,动力会大打折扣。
第二,当之无愧地成为穿越高原冻土里程最长、地质结构最复杂如履薄冰的铁路,从此,千里冻土变通途。
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穿越常年冻土层里程达550公里,在这种冻结时形成冻胀现象、见阳光后迅速融化塌沉的特殊地质结构修铁路,科技含量之高、难度之大,超出想象。当年修建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时,某施工部队挖了一条管沟没有及时下管填埋,到第二年再来此地时,由于冻土层暴露在阳光下,使一条小沟变成了一条河。从20世纪60年代起,铁一院便与中国科学院原冰川冻土研究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研究所一道,在风火山地区开展了高原冻土的研究,一系列高原冻土问题迎刃而解。在青藏铁路冻土地段列车时速可达100公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令人叹为观止。
以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宣传,基本原则是“开工不声张,竣工再报道”。但是,青藏铁路却例外地在建设中期决定对国内外宣传报道,的确打破了常规,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预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即将拉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1978年11月初,新华总社下达准备公开报道青藏铁路工程建设的任务,经青海分社指派,我单枪匹马奔赴青藏铁路沿线采访。作为新华社青海分社的工业记者,柴达木是我长期采访的基地,在柴达木盐湖、油田、青藏公路、格拉输油管线、高原地质勘探队以及广大的牧区草原,都有我采访的足迹,那些倾注心血采访过的人和事,仍然记忆犹新。
我接到准备公开报道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任务的第三天一大早,就坐上长途汽车从西宁出发,历时两天半,经过800公里的长途跋涉,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九一一一部队,即铁道兵第一指挥部格尔木驻地。可能上面的精神已经传达到部队,采访便迅速展开。
我从1978年11月6日至22日在铁路沿线采访的17天中,恰逢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正在北京召开,会议从11月10日开始到12月15日结束。邓小平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充分准备。时隔三天,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新华社1979年1月6日播发我采写的《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进入施工高潮》的1100多字消息,是首篇公开向全国播发的有关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的新闻,很快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第二天,《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纷纷转载和转播,从此,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成为国内外都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
从此以后,我就不断地到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施工沿线采访,跑遍了所有的重要施工现场。铁路每修到一地,我都亲临其境,及时采写独家今日新闻,将一个又一个喜讯传播到全国,让人们及时了解青藏铁路建设的新进展,更多地听到和看到铁道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就在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快要修到终点站格尔木之前的半年多时间里,铁路要不要继续向西藏拉萨方向修?这个问题又尖锐地摆到了人们的面前,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从铁路动工的那一天起就时紧时松地进行着。
对西藏来说,要求继续修建青藏铁路的呼声很大,他们急切地盼望改变全国唯独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而一些承担铁路建设的决策者和专家,有主张修的,有主张缓建的,他们的意见对中央决策至关重要。记者当时广泛地进行了采访,逐渐感到主张缓建的理由比较充分,比较切合实际。
他们认为,缓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的二期工程,不是永远不建,如果不是单纯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建与缓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当时条件是否成熟的问题,有三大缓建理由值得参考定夺。
一是进藏的运输状况大为改善,铁路缓一步建设更有利。因为,经过中央批准,长达1080公里的纵贯青藏高原的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经过两万多名解放军指战员和工人、农民、工程技术人员几年的奋战,已于1977年10月建成并通油拉萨,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向西藏运送燃料油依赖汽车长途运输而汽车自身大量耗油的被动局面,满足了西藏的用油需求。记者从1975年11月,就自始至终参加了这项工程的采访报道达两年之久。二是中央决定将青藏公路沙土路面改建为黑色路面,这条公路从西宁到西藏全长近2000公里,当时正在加紧改造,记者经常到施工沿线进行采访报道,青藏公路改建好了,就会大大提高公路行车质量,扩大运输能力。一“油”一“路”的问题解决了,修建铁路就不十分迫切了。
主张铁路缓建的第二大理由是,铁路如何安全通过漫长的长年冻土的永冻层并保持铁路永久安全的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采取边施工、边设计、边科研,必定后患无穷。从格尔木到拉萨的1100多公里铁路线,要通过500多公里的冻土层。多年冻土的永冻层深达七八十米,最怕开挖暴露在阳光下,见阳光就会发生坍塌。修建格拉输油管线时,沿途修建泵房,为了避免机械设备震动和传热会导致地层的冰土层发生变化,建造泵房都是凌空而起,就是挖开地表后抓紧浇灌厚厚的水泥地坪,防止永冻层暴露,然后在水泥地坪上架起若干根几十厘米高的水泥柱,再在上面盖房子,这样屋与地面中间形成一个空间可以通风,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保护永冻层不受破坏的问题。在永冻层上修铁路搞建筑规模大、难度大,取土用石量巨大,如果就地取材将后患无穷,冻土层就会发生融化坍塌,一旦这样就无法治理了。因此,攻克在永冻层上铺路的技术难关就成为工程最关键的问题,万不可草草上马。
第三大缓建铁路的理由是资金投入问题。当时国家经济实力并不强,青藏铁路工程造价高、投资大,不宜搞成“胡子”工程,采取集中财力、物力、人力打歼灭战为上策。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记者实事求是地采写了内部稿件,中央许多领导作了批示,最终,中央做出了缓建青藏铁路的决定。
这一晃20年过去了。1986年,我从新华社青海分社调到新华社青岛支社工作后,经常回忆在青海工作这20年期间的方方面面,也时刻惦念着那条缓建的青藏铁路何时启动建设。
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各项事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西部大开发正一浪高过一浪,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又一项标志性工程的青藏铁路,建设的条件与时机应该说已经逐渐成熟了。
2000年11月,中央决定建设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第二期工程,这是我们进入新世纪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必将对包括西藏广大干部群众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带来很大的鼓舞。
国务院召开总理办公会审议青藏铁路建设方案时,时任总理朱镕基指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已具有修建青藏铁路的经济实力。通过多年不间断地科学研究和工程试验,对高原冻土地区筑路技术问题也提出了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几个建设方案综合比选中,青藏铁路方案比较有利,投资少、工期短,地形较为平坦。修建青藏铁路,时机已经成熟,条件也已经基本具备,可以批准立项。总之,过去缓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是必要的,现在青藏铁路全线贯通也是必需的。
20 年的心结从此释然。
在青藏铁路修到格尔木后缓建的这20年中,我依然牵挂着青藏铁路。当2001年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重新上马建设时,我曾有过重返青藏铁路参加新闻采访的冲动,但那时我已经56岁了,遂没有成行。不过2006年我作为团长带领80多名青海军垦战友重访青藏高原时,我做足了功课,写出近9000字的《坐上火车去拉萨》,了却了我续写青藏铁路的心愿。
2019年10月
作者介绍:
张荣大,1945年3月生于山东淄博,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青岛支社原社长。从事新闻采写30多年,发表了数千篇达数百万字的作品,其中多篇作品获新华社、国家有关部委和山东省、市奖项。所采写的三条“天路”一一青藏公路、格拉油路(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工程)、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的新闻,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专著有《两地集》《在新闻背后》《我与新闻三十年》《海洋之恋》《火车开进柴达木》;合著有《三代医家之路》《心脉》《宋文荣传奇》《自然王国探奇》《祖国的聚宝盆柴达木》《五四运动与青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