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通古铁路记忆

  通古铁路位于京山铁路以北,燕山南麓,东西横贯冀东平原,西起北京市通县,经三河、大厂、蓟县、玉田、迁安、丰润、滦县等7个县,在河北省滦县古冶镇的坨子头站与京山线接轨。它的主要作用为京山线缓解运输压力。通古线全长187.366公里,总投资为1.936亿元,为一级铁路干线。线路跨越北运河、潮白河、舟河、洵河、还乡河、陡河、沙流河等流域,沿线绝大部分处在平原地区,地下水位高,沿线河流多,河床大多弯曲,洪水期水势较大,流速急,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铁道兵二十团奉命于1973年4月1日归建四师参加通古铁路建设。归建后,二十团团部驻河北丰润县城,师部驻天津蓟县,十六团驻北京通县,十九团驻河北三河县,十八团驻河北玉田县,十七团驻河北滦县古冶镇。全师投入五个团的兵力,由西向东一字摆开,一次部署,全面铺开。二十团担负丰润区段站27.1公里管区,唐遵线(唐山至遵化)改扩建工程,线路长5.5公里,主要工程有丰润车站、机务段、陡河大桥、银城铺车站、狼窝铺车站、大中桥十一座,路基土方75万立方米,铺轨,上碴作道,路基防护等工程项目。

军民鱼水情

  我们十二连奉命于1973年4月18日到达指定地点,河北省滦县杏山公社白草洼大队,承担滦县境内3公里线路、中小桥3座、平交道口等项任务。由于时间短,工期紧迫,部队没有建营房,借住在沿线老百姓家里。十二连住在40多户群众家中,以班为单位,分散居住,我是排长,我们一排三个班住在5户群众家中,冀东平原是当年八路军抗战的主战场,人民群众对子弟兵有特殊的感情,军民关系有着几十年的良好基础,部队和老百姓相处地十分温暖融洽。听说部队要住到他们家里,房东们早已做好准备,房屋打扫干净,门窗玻璃擦得锃亮,炕上整理一新,热情且亲切地欢迎子弟兵入住。

  一班的老房东姓朱,家有母亲、兄、妹三人,朱老大名为朱万喜,为人可亲,待人真诚厚道,他们家有两套住房,把新盖的一套给我们住,自己住旧房。二班房东人称张大伯,是从开滦煤矿退休回乡的老工人,热情待人,无私心宽,家境环境好,多次给同志们讲述开滦煤矿的发展史。三班房东杨文华,高中毕业回乡,是个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人,在和我相处期间,他还送了我一本艾思奇所著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一书,阅后使我受益匪浅。

  我住处的房东李久如先生,是唐山市郊区一家中医院的院长,他每周日回家自行车后边会带个药箱,对他来讲,回家不是休息,而是给百姓看病,找他把脉问药的人络绎不绝,可以说他的家就是一个小诊所。他留给我的印象,是好人、好大夫、好院长,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对工作无限的热忱,对事业无私的追求,对生活沉甸甸的责任感。

  连队为搞好管理,促进军民关系,实行约法三章,严明纪律,要遵重依靠群众,不能损害群众利益,视群众为亲人,热心为房东办实事,办好事,所住家中要院净、缸满、面带笑容,密切军民关系。过年过节,房东请我们做客,给我们送花生、瓜子、水果等,对同志们非常亲切,爱戴和关怀。在工期紧、任务重时给自发且及时地为我们送开水,一份份问候和关爱,充分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

  1973年“八·一”建军节到了,大队书记李稳辉、主任张凤林召开全村社员大会,安排杀一头猪慰问连队,猪肉送到厨房,又办了一桌酒菜,村委领导与连队干部召开“八·一”座谈会,畅谈军民友谊,小山村热闹非凡。春节到来,连长王仲贤、指导员刘佐渊把村干部、退休老工人、贫协群众代表都请到连部座谈,针对部队执行纪律、军用风纪、军民关系等方面征求意见,把“拥政爱民”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2011年4月,我到唐张铁路十四局项目部检查工作,在项目书记牛之印、集团工会组织部部长张举凤、集团工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栋梁的陪同下专程到白草洼看望当年的老房东,虽四十年过去了,但与老房东的谈话中,我们一起回忆了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感情依旧。有些房东老人去世了,房东杨文华大哥退休,一家定居秦皇岛,李院长的儿子李刚子承父业,是当地远近有名的中医大夫,张大伯儿子张堂成为一家汽车销售公司的经理,他们的生活都幸福美好。

迎接铺轨

  春去秋来,冬过春到。通过全连干部一年多的奋力拼搏,我们管区内的八处中小桥、涵洞、平交道全部完成,迎接铺轨机车的到来。在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的还是路基土石方工程,因地下水丰富,软基处理更为复杂。天有不测风云,1974年8月一场突降暴雨,形成强大的洪水将全连管区135+060周村东南方向,东沟路基与中桥段填好的路基冲垮,多处出现一米左右的深沟,现场堆放的工程材料被洪水冲走,这场洪水灾害损失惨重。为确保铺轨,确保工期,连队立即组织兵力抢险救灾,在副连长李应林的带领下,连队实行三班倒昼夜不停,冲垮路基采取打桩、治理滑坡、沙袋筑雁等措施,防止再度垮塌。在抢险的关键时刻,为了抢捞工程材料,不让国家财产受损失,一班长共产党员龙先根带头第一个跳进水里,其他战士们随即也跳进深沟与洪水搏斗……回忆起当年那些场面,实在惊心动魄、热血沸腾!

  在连队领导的带领下,在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连150多名官兵经过一个星期抢险战斗,在确保工程进度的同时还严把工程质量关,路基标准达到竣工设计要求。

  在铺轨机车没有到来之前,路基要上足底碴,线路长、数量大、运输距离远怎么办?困难之时见真情,白草洼大队书记知情后,组织全村几十辆马车负责协助运碴,浩浩荡荡的马车队伍在全管区内遍地开花,半月之内解决燃眉之急,铺轨机车顺利通过管区,受到营团领导表扬,同志们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奋战机务段

  正线铺轨结束后,丰润车站站线,丰润机务段路基整治,上碴,铺轨变成了重中之重,丰润机务段是机车在北京到古冶往返区间,编组、维修、保养、机车掉头等急需配套项目。团党委决定我们十二连从白草洼调入丰润机务段,快速设营安家,尽快开展工作。接到命令后,指导员刘佐渊作了战前动员,战士们斗志昂扬地迎接新任务。全连仅用两天时间就搬迁到丰润机务段,当时正值夏季高温天气,战士们边搭建平板房,边整理进场道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晚上蚊虫叮咬,临时用电不到位,无法使用电风扇,彻夜难眠。一个星期后,设营安家基本具备能吃能住的条件,部队马上投入施工现场作业。机务段设计布局50条轨道,近100付道叉,占地面积较大,用于机车掉头的三角线一处,还有供机车保养维护的高大厂房,大量的设备安装。从图纸上看密密麻麻的标记,施工现场看一片玉米地。面对这项短平快工程,营长教导员决定营部技术组测量班尽快现场定桩放线,推土机进场三通一平,清理场地,人员进场平整路基,开挖排水系统。唐山市建筑公司也开进来了,工人老大哥们承担机车库房的建设,一营五连随后进场,负责机务段设备安装。各路人马相聚机务段,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一场大干快上的局面迅速形成。

  机务段轨道连成一片,道叉多处交换,错综复杂。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便是道叉铺设,我带领我们全排同志们主要工作就是铺设道叉,每一组道叉铺设前,要测量放线定桩位,道叉放下去务必确保一步到位。我们在营部技术组工程师的安排下,在聘请的两位从唐山机务段退休老师们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顶着烈日酷暑,手磨破了,脸晒黑了,战士们没有叫一声苦,咬着牙关上。

  在唐营长、邓教导员的关心下,在连长指导员的正确指挥下,全连上下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树立起试与天公比高低的雄心壮志,战晴天,抢雨天,无节假日星期天。唯有一个心愿,坚决完成上级党委交给的光荣任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多辛勤劳动和艰苦的付出,丰润机务段轨道工程从设计图纸变成了现实,条条轨道、道叉开通正常,经验收符合设计标椎,高大的机车库房连成一片特别壮观。这是我们参建者艰苦付出的成果,是我们用自己的一双手绘制的宏伟蓝图,是我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陪树的工匠精神!

  机务段啊,你的作用、你的价值,在通古线光辉无限。

  作者:顾忠久 原5820部队12分队排长,改工后任中铁十四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2020年8月于济南

  照片来自于铁道兵画册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