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铁军情
作者:铁四师20团、四师宣传队独唱演员 颜境
“小河的水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沟,解放军进山来帮助咱们闹秋收……党的恩情说不尽,看见你们总觉得格外亲……”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唱这首《看见你们格外亲》,记得十岁时曾写过一篇日记---“歌声和梦想把我带到遥远的将来,假如有一天我能穿上军装站在舞台上,那该是多么幸福啊。”没曾想到,正是这首《看见你们格外亲》,让我有机会当上了女兵,实现了少年的梦想。
那是1970年10月的一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在四川万源县一个露天广场上,一场慰问铁道兵部队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我作为慰问演出团最小的演员,充满激情地独唱了这首《看见你们格外亲》,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当时正值部队招收文艺兵,我有幸被招录,从此与铁道兵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12月我便光荣入伍,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军营。
1970年底,我和一群青春怒放的少女来到了地处宣汉的新兵连,20团的女兵都集中在八班,我任班长。一开始从未体验过军营生活的我们,简直就被新兵连的“规矩”搞懵了:行动必快,走路似跑,吃饭在“抢”,集合如飞……尤其是清晨的出操跑步,常常出现背包散了、鞋带被踩掉了、衣服穿反了、帽子忘戴了等等,弄得洋相百出,笑话不断。
大约十多天后的一个凌晨,我们正在熟睡的梦乡中,突然被一阵紧急集合号惊醒,大家一阵忙乱,每个人都紧张得屏住呼吸。一样的动作,穿军装,打背包,系鞋带,背水壶挎包,扣腰带,全副武装,像箭一般地冲下六楼。这时天还比较黑,班里的女兵也陆续到达操场。但还少了一人,不能掉下一个战友!我心头暗想,二话没讲,返身奔跑上六楼,一进门看见小京坐在地铺上流泪,我问怎么啦?她弱弱地说:眼镜没找着,看不清楚。只记得当时我轻轻地安慰她说了句再找找吧,随即一阵狂风似地飞奔下楼,大概用了三四分钟时间往返跑了两趟六层楼,紧急集合点名时我已累得心跳过速,全身大汗淋漓。当时那种紧张、忐忑的心情至今难忘。
新兵训练还没有结束,我就被通知到团宣传队报到,参加紧张的节目排练,下连队巡回演出。在宣传队里我的任务很重,既要完成独唱、二重唱、领唱、舞蹈、语言类和京剧选场表演等,还担任了节目主持,每一次演出都很紧张繁忙。为了更好地完成队里交给的任务,我迎难而上,勤学苦练,争当一个合格的文艺兵。首先学说普通话。我原来一口的不标准的川腔地方话,要形成主持节目必须的普通话。每天就坚持朗读报纸文章和对话台词,连走路、吃饭时也在咬文嚼字练发音,晚上常常是背着句子入睡,有时做梦也在练普通话;班上有几位北京女兵,我常向她们请教;凡是读不准的字词,我就翻查字典,做好记录,反复纠正。那本随身带的字典不知被我翻阅过千万次,翻坏了一本又买一本,在扉页上,我写了一句:字典是我终生学习的朋友和老师,一直保留至今。
有一天我在班上学习读报时,班长吃惊地说:小颜,你的普通话怎么突然有这么大的变化提高?我心里一阵暗喜:这都是经过好长时间的苦练的结果啊!可见功夫没白费。第二是勤学苦练基本功。每天坚持练功三四个小时,腿功腰功唱功表演语言功,样样不放松。日常排练用心进入角色,像正式演出一样投入剧情,努力完善自我。一次,队里安排我饰演京剧片断《深山问苦》中的小常宝,从没唱过京剧的我,为了把握好剧中人物情感,曾跟随团里放映组到各连队通宵看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八年前”这段唱腔很高亢,我练了多次都唱不上最后一个高音,自己就到小河边练声,找方法,经过努力终于掌握了技巧。每次到连队演唱小常宝的高腔时,战友们都是掌声连连,喝彩不断,这给我以极大的鼓舞和力量。
1972年八师宣传队参加西南指挥部汇演,特别抽调我去集训,并指定我演唱由20团宣传队自创的《歌唱英雄李光松》歌曲(李光松是20团的一位副排长,1970年11月13日,在万源一隧道施工中为了抢救多名战友和民工,舍生忘死,壮烈牺牲,因此,上级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一等功)。作为参加调演节目,并先后到成都、重庆等各地巡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深入部队各连队以及新兵连为战友们倾情演唱数十场。烈士的英雄事迹一直感染和震撼着我,每场演出对我都是一次洗礼和提升,同时也为自己能宣传歌颂弘扬英雄战友的光辉事迹而感到无上骄傲和荣光。
20团移防通古铁路后不久,宣传队暂时解散,女兵们分配到了团卫生队。我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认真学习掌握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热心为战友病员服务。我曾在自己身上反复做过无数次针灸试验,以寻找穴位和感觉;为了掌握当时一种新的无疼打针方法,战友拿注射器在我腿部一阵狂扎做示范,我疼得呲牙咧嘴也没吭声。1973年6月26日,团卫生队领导派我护送病人去唐山,因意外翻车事故造成脑部受伤昏迷,缝合了几十针。住院半个月伤还未愈合,我就闹着出院,院长和医生被我磨“烦”了,只好放行。其实当时出院目的很单纯,就是一心想回到团卫生队继续参加医务培训班,充实提高。尽管自己还是满头缠绕着绷带,但仍然每天坚持上课,并起早贪黑追补因受伤住院落下的课程。培训结束后考试成绩竟然取得第一名,受到部队嘉奖。
1973年下半年我接到命令,被调往四师宣传队,这对我来说,有机会发挥文艺特长是件好事,军人以服从为天职。但时常梦回20团,那里是我走进军旅生涯的出发地,情深似海,永远铭记。在师宣传队期间,经常深入连队巡回演出,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先后多次受到嘉奖。
几年的部队生涯是人生的一瞬,但留给我的却是生命中的永恒!铁道兵部队是哺育我终生成长的熔炉!直到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对她依旧深情款款,不改初心!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我早已退休,但从未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兵。多年来为社会、社区、小区和群众做了很多公益活动,连年被街道、社区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志愿者、群团机构先进个人,并长期热心群众文化文艺活动,且多次获奖。
在新的时代里,我再一次庄严宣誓:亲爱的党,亲爱的祖国,当您需要时,我仍会象五十多年前一样,背上那个行装扛起枪,冲锋向前,无悔无怨,志在四方!
2023年6月9日修改于成都
铁道兵5820部队1970年旧址
铁道兵四师宣传队战友留影
1972年在5820部队连队演唱《歌唱英雄李光松》
(仅存一张部队个人独唱剧照)
上图:作者1970年入伍小照
下图:作者2020年演唱《天下乡亲》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