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嫂
我的大嫂名叫蒋存兰,扬州大运河以东田庄人士,21岁嫁给我大哥,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姑娘,大哥原在上海焦化厂工作,三年自然灾害时,下放回乡务农,两年后,昆明建了个焦化厂,向上海求援技术工人,上海老厂就将我哥介绍给了昆明焦化厂,我哥从昆明焦化厂退休。
我对大嫂的看法应该分三个阶段,也可用三个词来表述:敬重,反感和同情。
首先讲敬重,当时我们家很穷,兄弟五个,她嫁到我家时,我还没地方住呢(当时生产队批了一块宅基地,房子还没砌好),她和大哥结婚后,大哥回上海了,我母亲带着我和她睡在一张床上。那时她对我很好,我在她眼里就是一个乖宝宝,我当时都不喊她嫂子,而喊她为姐姐,她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因而,我对她也非常敬重。她在生产队积极肯干,不甘落后,还被选为民兵班长呢……
对她反感主要是她对我母亲的态度上,母亲老了以后分别在三个哥哥家居住(一家三个月),有一次三哥从南京回来,看到她对母亲不敬,不为母亲洗脏衣服,还和老三吵架,让老三把母亲带走。我知道这件事后,就对她产生了反感,我当时想谁都有老的时候,她这样对待母亲应该是太过分了……
对她的同情,是她老了以后,大哥因车祸于73岁逝世,她只好分别在两个儿子家居住。大哥在世时,我和他们讲,房屋拆迁时,你们要留一套房自己住,他们没有听我的劝告,他们说为了不留后患,平均分给了两个儿子。大哥逝世后,她就没有选择了。不然她一个人过,她享有失地农民补偿款,还有遗孀生活费,生活应该是没问题。她这个人个性较强,年轻时争强好胜,老了也受不了委屈,当她感到生活不如意时,她选择了喝乐果自杀,具体原因我不知道,我总觉得她是在用这种方法表达了对子女的怨恨或是对自己的惩罚?但这个代价也太大了,此举虽然值得同情,我还是觉得这样是不值得的,人们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况且她还不是好死呢。这个世界多精彩,人来到这个世界不容易,遇事要想得开,看得破,只有这样,不管遇到什么天大的事,都是能化解的。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