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的大门口,桥梁系学员赵富山和同学们一起在兴奋的劳动着。26岁的赵富山1米83的个头,穿着1号军装,他和同学们轮流挖着坑基、运石料、扎钢筋、打混凝土,一座雄伟的毛主席塑像,就要屹立在公元1968年的校门口。
赵富山仰望着穿大衣挥动右手的毛主席塑像,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铁道兵之歌》。此刻,赵富山的脑海又回到了,20岁那年应征入伍时的场景:“一列长长的军列,满载着新兵,从庄上出发,驶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老妈和兄嫂挤在欢送队伍里,挥手致别,含泪相送,还追逐着奔驰的军车在站台上跑着相送······”也是这样寒冷的初春,他们这列军车开向祖国的大兴安岭。
从大兴安岭出来的铁道兵,从铁道兵学院出来的铁道兵,从大裁军出来的铁道兵,赵富山老师又向新闻界进军了。他从《石家庄科技报》总编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从《企业家报》、《燕赵晚报》到北京的《经济日报》、《经济月刊》,他延续着铁道兵的使命,他要把新闻界的铁轨铺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你读到了吗?读到了什么?读到了一种精神。
品读《博客伉俪舞夕阳》,我突然被赵富山老师、刘臻大姐的精神所感召、所打动。在我眼前,赵富山老师这个昔日的铁道兵还在战斗不止,这个昔日新闻界的名人还在奋笔疾书;在我眼前,我那纺织行业的大姐刘臻,还在拿着纱,纺着线,她就像当年为织布完成最后一道工序那样,一笔笔勾画出富贵的牡丹,欢乐的猫趣,一字字码出了随笔、散文、小说。赵富山老师的题画使丹青更具了魅力,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你读到了吗?读到了什么?读到了一种精神。
赵富山老师自开通了博客,就像当年铁道兵铺轨架桥那样,一里一里的惊心施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用河南话洛钊(老赵)为网名,一搏十年,就像他开辟的“太行博风”圈那样,刻燕赵风骨,写斧劈刀削。她们夫妻十年来在博客上辛勤耕耘收获了一部厚厚的书,这是向“博客十年”最好的献礼,最崇高的致敬。
你读到了吗?读到了什么?读到了一种精神。
“江湖夜雨十年灯”《博客伉俪舞夕阳》是一种精神的写照,十年的不息换来厚厚的一本书,这本书不单单是记录了她们夫妻在博客上写的“激扬文字”、“游走天下”、“军旅记忆”、“往事如烟”,这本书是博客达人的榜样,是网友的楷模,是老年人的表率。她传播的是正能量,她激发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她抒一己之情,听万籁共鸣。分享她们的那一刻的欢乐,分担她们的那一刻的哀思。为她们的精神折服着,感叹着。
你读到了吗?读到了什么?读到了一种精神。
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在荷塘边度出“一步商周,一步秦汉,一步唐宋,一步元明清······”的深沉;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在“倏忽间······倏忽间······倏忽间老的不成样子”的时候,书写《博客伉俪舞夕阳》。
我读到了赵富山老师、刘臻大姐的这种精神,我传播着这种精神。
本文发表在《燕赵老年报2015/07/13》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