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心中荡起“水稻之歌”


心中荡起“水稻之歌”

作者:铁五师/王新明

诵   读:三  木



 




  金秋十月,我回到了当兵入伍后快半个世纪的家乡,现在正是家乡收获水稻的季节。“喜看稻菽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望着那金黄的稻谷笑弯了腰,看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也乐开了花,记忆中的“水稻之歌”在脑海里翻腾: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大的问题”。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据科学家们考证,8500年前,出现野生水稻,水稻起源于中国南方。科学家们费尽心血,潜心研究,60年代,首先对古代遗传下来的高杆水稻,降低稻杆高度,防止水稻倒伏;70年代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无数次的寻觅、无数次科学实验,培养出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成倍增加,如今已培育出亩产一吨的超级稻,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功盖千秋。

  水稻种植技术,也是在不断进步。

  当兵入伍之前,课余时间,寒暑假我照样在田野里劳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有切身的经验体会。
 


 

  70年代,为了保证水稻两季”超纲要”,亩产800斤。深耕细作,从选种、播种、插秧、中耕、收割。层层把关。大约过了正月十五,全生产队男女老少,集中在队屋里,每人手里一个茶盘,把从粮站买来的稻种,一粒一粒,精心选出。选种之后,技术高超的种田高手,就开始平整秧田,秧田要整得水平如镜,泥浆不硬不软,分成一厢一厢的,撒种能手,把选好的谷种,均匀的撒在泥浆之中。为了防风防寒防雨,插好弧形竹架,铺上塑料薄膜,稻种就在温暖的秧田里发芽成长。大约3天左右,稻种就发出白芽,一个星期就扎针长出,四个星期就齐刷刷、郁郁葱葱的长成五寸深。“整装待发”,准备插秧。一个生产队有150亩水稻田,插秧时节,耕田组全力以赴,黄牛水牛都出阵,吆喝声、赶牛的鞭子声,田里青蛙的歌唱声,把春耕大忙时节的情景展现。犁好田,耙整平,放干水,打好格,插秧组的年轻人,就一早起来,扯好秧,把秧担到待插的稻田里,用手把一只一只秧高高抛起,撒落到格子中间,插秧高手,每人插四至五兜,你追我赶向前插秧,三个指头分着秧苗,象鸡吃米般分秒不停向前插,人向前,秧满田,韭菜般嫩绿一片。经过个把星期,秧苗重新生根发芽,自身扶正,在春雨贵如油的春雨飘洒中,在阳光雨露的关照下,秧苗一天天见长,150亩稻田禾苗就长势十分旺盛,那整齐,那划一,在微风的吹拂下,如同阅兵部队在行走。十亩百亩禾苗浪,喜煞种田插秧人。

  秧苗长到一定程度,人们就开始在稻田里中耕、施肥、打药,对禾苗婴儿般的呵护。让它健康成长,力争好的收成。到稻谷抽穗扬花的时候,人们期盼着老天爷风调雨顺,禾苗授粉才会均匀,丰收才能有望。每当六七寸的稻谷笑弯了腰,金黄色的稻谷,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种田人也就喜笑颜开,抽着旱烟,列着嘴说:“今年又是丰收年”。开镰收割的前一个星期,人们就买好新镰刀,把打谷机清洗干净,大小齿轮加注机油。将晒谷的禾场准备好,“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开镰收割的那天,队长把双抢(抢收抢种)方案公布于众。收割组、犁田组、插田组、晒谷组名单公布,各就各位。当一担担金黄色的稻谷源源不断地担到晒谷场,丰收的喜悦写在种田人的脸上。

  随着科技进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种植水稻就更为简便:“箱秧技术”,所有秧苗可在工厂机械化育秧,成批生产;抛秧技术,把秧苗直接抛散在平整好稻田里,省去了插秧的麻烦;机械收割,一个村庄,一百多亩田,一天就收割完毕,省时省力。农村腾出很多壮劳力,出外打工,挣钱养家。

  农民兄弟十分感谢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学家,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唱响了这史无前例的水稻之歌。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