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期会珠日河草原

     那天,随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进入珠日河草原定位监

  测区,进行样地调查……

  期会了珠日河草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河”。无论是在我们的成长和文化滋养中,还是在我们的梦中,它都会缠绕着你的情感。如果说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那么珠日河则是流淌在科尔沁草原上人们心中的“河”。

  黄河

  长江

  科尔沁草原南部有两条河。

  一条是闻名遐迩的西辽河。草原列车西出通辽,在西辽河上拐弯,向北部的草原深处驶去——西辽河

  这条河流我认定了它是从天上而来的,是长生天对科尔沁草原,对万物赐予的巨大恩典。这条在大兴安岭东南麓和燕山北麓夹角地带奔跑、潺湲地河流,它衔接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身处黄金三角地带。这条属于欧亚大陆草原通道南缘东端,濒临北太平洋西岸,遥远的古西辽河,处于连接中国南北和沟通世界东西的交通要冲。

  西辽河通辽段

  去年9月28日至30日,通辽市成功举办了“打造西辽河文化符号、树立新时代通辽形象”宣传普及西辽河文明研究成果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科院、辽宁师范大学、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民族大学以及通辽的社科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西辽河文明”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学者们认为,深入探讨研究和宣传推广西辽河文明意义重大,研究西辽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进一步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中的“西辽河元素”,丰富并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参考。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丰富了人们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知,并就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达成了共识。2018年5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指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由此明确确立:西辽河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一道,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

  西辽河干流主要在通辽市境内,考古发掘发现,西辽河两岸有400多处文物遗址,包括红山文化遗址、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吐尔基山辽墓、哈民遗址、南宝力皋吐古遗址等。西辽河流域的人类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哈民文化遗址(距今5500年至5000年)为代表,原始农业渐渐萌芽,人类开始定居、建筑房屋、发明陶器、饲养家畜、加工石器和玉器、创立早期宗教礼仪。

  通辽地处西辽河流域核心区,对西辽河文明的研究与宣传起步较早、且从未间断。通辽市将深入宣传普及西辽河文明研究成果,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背景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秉持坚定厚重的历史自信、科学系统的历史观念、继往开来的历史主动,不断推进西辽河文明研究工作在保护传承中赓续历史文脉、在守正创新中擦亮文化名片、在融合发展中打造文化高地,为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根脉提供通辽素材、贡献通辽力量。

  还有一条不是河的“河”——心中之河——珠日河。那个地方很美。美丽得像童话,抽象的像梦境。从字面上看,你肯定以为那是一条珍珠在阳光下流淌的河,其实不然,那里根本没有河。原来,珠日河在蒙语里是“心”的意思,即心中之河。

那个地方美极了。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一条流淌着珍珠翡翠的河,叮咚着向我涌来。到了我的面前,流金淌银似的“水”就滩开了,好厚的一大层啊;呈现出绿油油的颜色,向远方舒展而去,茫茫的空阔无边……。我,从没见过这么宽阔无边的地方,“喜茫茫空阔无边”说的就是这里吧?我站在没有突兀高山和峡谷的草地上,举目四望,旷野里极其宁静,除了我,没有别人。只有白云似的羊群在绿色的“海上”飘浮着;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各色花朵,点缀着五颜六色的“浪花”;无数的百灵、黄雀、鹧鸪鸟在“海面”上起起落落啁啾玩耍;芬芳馥郁的空气中还夹杂着蒿草的清香;顿觉神清气爽,胸襟开阔,心境如洗。

  朦胧中,我意识到这是心中之河在梦境中的重现。朋友,那地方属实很美,那体验就像读余秋雨的《霜冷长河》。如果你想去,只要从通辽乘通霍铁路草原旅游列车,一个多小时即到。那里是一处驰名国内外,面积达12多万公顷的天然草地;其充沛的水资源,鲜美的牧草,养育了10万余头牛羊的大型牧场;是国家科委在北方草原实行畜牧业现代化管理的试验基地。

  你到这里揽胜,可以饱览草原景观。置身于广袤的草原,呼吸清纯空气,心中会豁然宽广;会卸掉城市喧嚣与污浊的压抑,滋生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旷达激情。还可以了解并亲身体验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有蒙古包为你提供住宿;有蒙古袍、蒙古靴、蒙古刀为您提供穿戴;还有传统食品: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是牛、羊、马、骆驼的奶制品,这是待客最高等级的食品,以奶为原料,加添糖、果汁等调料),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是羊肉,吃的花样很多,手扒肉、烤羊肉、炖羊肉、爆羊肉等),炒米、奶茶,肯定让你吃个够。如果你想唱歌跳舞,有美酒、安代舞、马头琴相伴。如你还想一显身手,骑马、射箭、摔跤随便你挑选。

  珠日河就是这么个地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每年“8.18那达慕”为龙头,带动草原旅游业发展,促进各行业齐头并进,向前发展。到过这个地方的国家和国际友人,已无法统计,他们在这里参观考察度假流连忘返,乐不思蜀;1997年辽大39名学生一迈进珠日河就激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位作家写下了“珠日河,我心中的诗”的题词……那么没到过这里的人呢?我想,也会乘着童话般的梦境前来游它几个来回的。

  珠日河牧场的建设倾注了太多人的血汗。历史沉积着说不清的柔情,岁月只能用时间的年轮记载史册。时光流逝,思念依旧。如今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看看经常在梦中出现的珠日河,去回味当年铁道兵修建通霍铁路岁月的艰辛和苦涩,去体会珠日河今日的变化和欢欣。每每贴近它的身旁,心中总是顿生感恩,军旅生涯赐予我的坚韧不拔、追求梦想的热血,四十多年来一直流淌心中,这是我一辈子享之有益的精神财富。波光粼粼的“河”水折射着我的情思,滋润着我的生命,也温暖着我的平淡人生;我把对珠日河的情感再一次凝结成对祖国的一份挚爱。

  珠日河是祖国北疆建设的一朵浪花,是祖国民族发展的一个缩影,祖国的昨天、今天、明天,如“河”之水流淌在我心中。

  有一位诗人写道:

  我心中流淌着一条河

  无论它现在是否还在

  依然奔流不息

  河水干涸

  故事久远

  没有荣耀的花环

  只有甘甜的心房

  怀念那时的草原

  怀念那时的小河

  对你的情意

  依然那样执着

  故乡的小河

  透着那碧绿的水草

  小鱼儿在水中自由嬉闹

  还有父亲打鱼的身影

  在河流消逝的地方

  我该用什么斟满你

  在河流消逝的地方

  我仰望苍天

  每一颗星星都是你的眼泪

  在河流消逝的地方

  大地如此沉静

  沉静得让我心潮起伏

  泪流满面

  心是一条河流,

  静淌、奔流;悲伤、潋滟……

  哦,他的梦被无数次惊醒!

  请不要看我,我泅渡在“河”中

  那里还有别具特色的“榆疏林草原”

  这片草原上的每一个生命都在努力追求“和谐共生”

  每一个群落都在述说着这片草原的故事

  每一个物种都在努力地解释这片美丽的草原

  迟日江山丽,雨过百草香

  似乎每个角落里都藏着春夏秋冬的记忆

  一杆小称量卌载,肥瘦瘦肥几多愁

  对这片草原的关爱是保护协会老哥们一生的选择

  注:图片来自网络和协会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