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呼唤战友



 

 
        亲爱的战友:
        您还记得那炮火连天,弹片横飞,硝烟弥漫,惨烈悲壮的越南战场吗?
   
        1965年10月初至1969年3月中旬,我们在既没有军衔---不像越南部队,又没有领章帽徽---不像中国部队的外表形象下,与32万之众的神秘大军一起活跃在越南的抗美战场上,经受了苦与乐,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一批风华正茂的战友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而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也都在自己的身体上留下了一块块由敌人弹片,或是由修路器械,或是由飞石砸撞出的疤痕。三年半的战场生涯,无论是在安沛的山间小路,还是在莱州汹涌奔腾的黑水江两岸,无论是在靠近胡志明小道的奠边府,还是在谅山丘陵起伏的丛林中间,我们都用自己的汗水与热血泼洒出一曲曲国际主义的英雄赞歌。面对着F-101、F-105、鬼怪式、B-52的狂轰乱炸,面对着炎炎烈日,毒虫叮咬,与蛇共舞的恶劣自然环境,我们都曾将生死置之度外,显示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英雄气概,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如:挺身救烈火的张宏志、排险功臣王九鹏、硬骨头战士陈声富、身残志坚的贾宝根、英雄司号员许昌友等,这些英雄战士的英雄事迹与我们各自都曾有过的传奇式的经历在我们的心灵与脑海中刻下了经久不灭的难忘的印象。在越期间,我们共同建成了7号、12号战略公路,修通了同班铁路,架设了莱州悬索桥,我们与越南人民结下了如同当年胡志明主席称颂的:“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的友谊。由于种种的历史原因,这一切曾长时间被视为最高军事机密,被久久地埋藏在我们共和国统帅部与全体参战将士的心底。
   
        56年过去了,一提起这些往事,我们这些生死与共,肝胆相照的战友,无论是生活在共和国的哪一个角落都会感情起伏,壮怀激烈。我们老了,再见面时大多已鬓白如霜,步履蹒跚,腰弯背驼,染疾在身;还有些战友由于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所造成的对身体的永久性伤害,加之后期的疾病,不幸寿命不长,先后作古。吴金城团长走了、陈陆副政委走了,我们4营杨兆德营长、马广太副教导员走了、15连柴绍连长、张广玉指导员走了。15连连部司号员武荣玉、材料员张志福、理发员孙殿庭,还有一大批我们熟悉的战友潘锡涛、李铁城、赵立生、朱锡占、张冠全、彭锁成、段吉水也走了。我们兄弟的14连指导员童焕荣,战友杜连起、李大起、周来成、王金良、郝永康、张俊义、刘利生也走了。虽然我们参战老兵的队伍人数不断减少,但我们共同唱响的青春之歌,战友之歌却常常在耳边激荡。我呼唤原中国后勤部队6支队32大队即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2师58团在津、在全国各地的战友们珍惜当下,多多联系,多多来往,一起多聚聚,在有生之年让我们共同回忆和撰写58团的参战历程,续唱咱们参战老兵心中的战友之歌!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