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0年,22岁的李作描在中铁建第十一工程局开始从事专职新闻摄影报道工作,他背着相机,穿梭奔走在火热的铁路建筑工地,为工人们拍照片、写文章,记录下工人们的劳动和生活,走遍了大江南北、戈壁沙漠、世界屋脊。

  讴歌筑路者的奋斗足迹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领工号子》是李作描最早拍摄的一幅优秀作品,两根锃亮的钢轨上,一队弓起脊梁低着头颅,双手紧握钢轨的劳动者在钢轨边奋力下蹲,双手努力下压,配合劳动号子的领工者,竭尽全力地呼喊。那尽可能张开的嘴唇、喉咙,让人感到从心脏、肺腑里冲决而来的气流,看到生命的力量正喷涌而出。

  《领工号子》 1992年摄于焦柳铁路复线建设工地

  动人的照片背后离不开摄影者的艰苦付出。为了用更好的画面来表现筑路人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面貌,李作描和工人们同吃睡,共劳作,在四天三夜的时间里,拍了不少筑路工的照片,但他总感到不理想。第四天,工班全部人马一起换钢轨,整体行动、协力而作,工班班长喊起号子,“一二、一二!”在那一瞬间,李作描被那力量的壮美深深震撼和吸引,他举起相机,打开镜头,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动人的瞬间,一幅成功之作诞生了。

  不久,该作品被新华社《中国图片报》以半版篇幅推出,被《中国青年报》评为1992 年度年赛二等奖,并入选多个摄影艺术作品展。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此后,他更加迷恋摄影,走上了艰辛的“追光逐影”之路,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了数万张在改革大潮中奋勇拼搏的筑路人。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工地晚霞》 1992年10月摄于焦柳铁路复线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黎明的欢呼》 1994年8月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吊装钢筋笼》 1994年8月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浇筑桥墩混凝土》 1994年11月摄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逢山开隧》 1994年11月摄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隧道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逢山开路》 1994年11月摄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工地午餐》 1994年11月摄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高空作业》 1994年11月摄于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南昆铁路隧道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争分夺秒拔接钢轨》 1995年8月摄于江西九江市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焊接钢筋笼》 1995年9月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切割钢筋》 1995年10月摄于江西德安县京九铁路建设工地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南昆铁路铺通》 南昆铁路于1997年3月18日上午9时38分在贵州境内的八渡车站接轨点落下最后一节轨排,宣告全线胜利铺通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高温下的建设者》 2012年3月摄于广东清远市乐广高速公路北江特大桥,建设者正在施工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高温下的建设者》 2012年8月摄于广东清远市乐广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建设者在烈日下满头大汗施工作业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高温下搬运钢筋》 2013年7月摄于广东清远市乐广高速公路,建设者在烈日下施工作业
 

  《焊接钢筋笼》 2016年8月摄于广东清远市龙塘镇广清城际轨道工程项目建设工地
 

  记录改革大潮下的民生百态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2年农历正月十五晚,李作描得知春节过后,会有大量务工人员外出务工,人流如潮水般涌汇在武昌、郑州站等客运枢纽时,职业敏感告诉他,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题材。当夜,他辞别团聚的一家人,匆忙从襄阳火车站赶往武昌站采访。在正月十六的清晨,他爬上武昌火车站对面的屋顶,拍下了《南下打工人流如潮,铁路员工奋力疏流》。

  1992年1月,春节过后,武昌火车站挤满了去珠三角地区打工的务工人员,他们汇成了人流大潮
 

  图片没有任何一块空白,全部是人,紧抓住读者的神经。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照片在《中国图片报》整版刊出,新华社还编发了编者按和评论,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此后,为了记录务工人员潮这一历史现象,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每年春节前后都要到各地火车站拍摄。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1年1月,从广州开往重庆的火车上,挤满了返乡过春节的务工人员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1年3月摄于重庆火车站,南下广东打工的务工人员挤上火车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2年3月,春节过后,武昌火车站挤满了南下去广东珠三角地区打工的务工人员。人流大潮中,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梦想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2年3月,春节后,武昌火车站排队等待上车队伍中的母子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3年1月,春节临近,大批在珠三角地区打工的四川务工人员,在广州火车站上车后,大家拥挤在车厢内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4年1月,摄于广州火车站广场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4年1月,广州火车站,排队等车返乡过年的务工人员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1994年3月,南下广东打工的务工人员,如潮水般涌到襄樊火车站广场上,等待上火车至广州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记录了改革大潮下的奋斗者

 

2013年1月26日,一位疲惫的务工人员扛着行李到广州站来乘车回老家过春节

 

  2019年3月23日,进入高铁时代,武汉站乘高铁“和谐号”上车去广州的务工妇女带着孩子在干净整洁的车厢内玩平板电脑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李作描将新闻摄影看作是一项光荣的使命,始终遵循新闻摄影的客观规律,以敏锐的新闻视觉,发现平凡的事物中不平凡的特质;通过独特的构图和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语言,定格瞬间,用手中的相机去观察社会、感悟生活,用真实的摄影语言记录社会、记录改革大潮下中国百姓的内心情感世界。

  作者简介

  李作描,湖北武汉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影像专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永久会员、中国工业摄影家协会理事,资深媒体人。有多幅作品在各类摄影比赛中获奖,出版作品集《作描影像》。

  图片 | 李作描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