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独钓寒江雪


 
 
       一卷在手,是那一首首诗词,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了我们的浮骄之气,教给人温柔敦厚,更让人懂得了,虚怀若谷是一种美德。最是那些令人望尘莫及的经典诗作,历经千年而不朽,至今,依然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引发共鸣和回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运用烘托渲染的手法,仅仅二十个字的一首诗,便能挥洒、展示出如此的大美画卷、万古风流!它穿越时空的遥隔,在今人面前依然是一片白皑皑、冷清清的乾坤世界,就如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已经定格成冷凝的永恒。
       “独钓寒江雪”。在那无人与语的银白世界,想那老翁独处独立、傲视风雪,决不只是为了求鱼。于他,轻盈飘落的雪花是自然律动的舞步,畅快清纯的朔风是自由呼吸的抒发,人鸟绝迹的静谧是升华了悟的佳境。一个消遥的烟波钓客,遗世独立,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这种超然,是俯仰古今的深邃,是参破世事的慧眼。他是要在扭曲的世界中寻找一处桃源,在失衡的境界中获得内心的安然。由此可见,他的所求之钓,理应是那怡然恬淡之性,是那闲适自在之情,是那寒江洁白无瑕之雪。
 

       在人们认可的记忆里,许多文人先贤大多都有如此超脱宽广的胸怀。
       苏轼苏东坡“回头自笑风波地”、“也无风雨也无晴”,同样具有旷达超脱的胸襟和人生理想。
       宋代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其隐逸生活也是一种怡然自适的清高情态。
       陶翁陶渊明,从官场上退下来,亲眼看到那些为要得到权利、地位、财富和荣誉的人们,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为此而不齿。所以,陶翁的“采菊东篱下”,就是要扔下这些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如此修为,其人生取向,更是一种静穆和淡远。
“独钓寒江雪”,一个人与自然相守而视,不计算曾经迷失的光阴,不懊悔曾经争名夺利的得失,那是灵魂面对世间尘埃的独特姿态,是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最佳状态。那钓翁,不张扬、不趋势,千百年来,在世人眼里,分明就是一位冰姿琼骨的高人雅士。
       其实,一首《江雪》,就是诗人柳宗元心情和意趣的真实写照。
       文学最动人的力量在于提升,读一首好诗,之所以能让人忘却世俗的烦忧和红尘的扰攘,把人的心灵带向真善美。那是因为,诗人是一位大德先贤,更是一位曾经令黎民百姓爱戴和称颂的好官。据史料记载,柳宗元在任为官时,勤政为民,多有建树。他曾革其乡法,释放奴婢;破除迷信,兴办学堂;除旧布新,开凿水井;垦荒建设,发展生产。现如今,观其广西柳州市“柳侯祠”门柱上的对联,那理应是百姓口碑和公认的见证:“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至1995年12月,这里已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掩卷冥思,诗人的情操美德令人景仰,而最令今人钦慕的应当是诗人的精神风骨和其守贞不愈的那份初心。
 



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