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藏品说话‖彭总在师生中间 原创:吴午如 梅梓祥推荐

梅梓祥导读:

这是一篇某杂志社未刊发的回忆文章《彭总在师生中间》,生动、细致地记述彭德怀元帅1958年视察平江一中的故事。作者吴午如,平江县政府网站介绍:著名报人、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

彭德怀元帅给人的印象,威严、不苟言笑 ;照片、影视剧,莫不如此。但这篇回忆作品中,彭总风趣幽默,谈笑风生,可亲、可爱、可敬。比如,同学们提出多条有关学校建设方面的要求,彭总频频点头,但难兑现,他解释说:“我这是保加利亚式的点头,即不同意……”他1951年曾访问保加利亚。彭总学说方言,仿孩子们的顽皮动作,平易近人的言行,比比皆是。当然,亦庄亦谐,严肃的话题和议程又极其认真,对师生提出要求、希望,绕场一周满足所有师生能够“目睹”……

平江起义发生在1928年7月22日,由彭德怀、滕代远率湘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部分官兵在平江一中天岳书院宣布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后又一次大规模的重要武装行动。

1958年,平江起义30周年,彭总到湖南湘潭、平江等地进行社会调查,视察了当年率部起义的故地平江一中。这次调查研究的情况,即是彭总翌年1959年参加庐山会议,在小组会上发言的部分内容,主要反映地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由此受到错误批判,含冤病逝。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为彭总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平江一中彭德怀雕像。

彭总在师生中间

——回忆彭德怀同志1958年视察平江一中

吴午如

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敬爱的彭德怀视察平江一中的日子,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然而当时的每一个情景,每一个细节都给我们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回忆。

早一天,彭总要来我们学校看望师生的消息就像特大的喜讯传开了。当时,我们这些年轻学生虽然没有见过彭总,但在老一辈的回忆和杜鹏程同志所著的《保卫延安》一书里,早已熟识了这位伟岸正直、劳苦功高的将军。谁都怀着无限崇敬、无限喜悦的心情,像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连夜做各种准备工作。

不记得是哪个班提出了"修条大路迎彭总"的倡议,立即得到全校师生的响应。说快真快,一个晚上就把校门前一条一米宽、一里多长的直路加宽填平,可安全行驶汽车了。学校的门首的墙垛也粉刷一新,在高大金色梧桐掩映下的古老天岳书院,经过修饰整理显得龙盘虎踞,金碧辉煌,雄姿焕发。"草木知情”,一夜之间,校园里的山茶花也满树满树、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开放了。一切准备就绪,更迎来了一个阳光灿烂、温暖如春的日子。二十一日这天,我们男女同学都穿着自己最好最洁净的衣服,精神抖擞,准备列队欢迎彭总。大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让阔别三十年的彭总重回旧地感到格外高兴。各班把队伍组织一次又一次,演习了一番又一番,校门前的落叶扫了一遍又一遍……

八点过去了,九点过去了,十点过去了,但彭总还不见来。学校老师准备夹道欢迎彭总,急切地用电话跟县城联系,并汇报了师生准备夹道欢迎的情况,但听到的回答却是:“彭德怀同志是最不喜欢搞夹道欢迎的,你们不要做过多的准备,老师照样教课,学生照样听课。"

这电话一下来就原原本本传开了。我们虽然因不能用最热烈的形式表达对彭总的爱而有些惆怅,然而却从中增添了对彭总的敬意……

下午三点半钟,二部小车,一辆面包车“吱吱”地向学校驶来。"彭元帅来了!"靠学校门首教室的同学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记不清是谁自发地跑出去敲起了“当当当”的集合钟,“彭元帅来了,彭元帅来了!"顿时全校师生欢呼着蜂涌地向学校门前跑去。彭总和陪同来的湖南省副省长谭余保同志及县委负责同志等已进校园。彭总身穿一件青色的旧呢大衣,头上戴一顶青色旧呢帽,慈样地向大家频频挥手招呼:“老师们好!学生们好!"彭总一边走,一边亲切地环顾四周,风尘仆仆的脸上洋溢着对过去战斗岁月回味的欣慰。我记得他还突然回头指着学校的门楼对随行同志说:"这个楼子上面还有个木菩萨哩。”(事后,我们爬上楼去,真的看到一个木菩萨,传说是老书院供俸的点斗魁星)。原来,彭总曾在这小门楼上开过策划起义的秘密会议,所以他印象非常深。

 

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彭总及其他负责同志走进了策划震惊全国的平江起义的小礼堂。学校为欢迎彭总的到来,安排了师生代表参加的茶话会。就坐以后,学校校长欢迎彭总讲话。彭总薇笑着,高声地说:"老师们,同学们,我今天是来看望你们的!三十年前我在这里,今天我又回来了!”在热烈的掌声中,彭总继续说:当时是要我来平江剿匪的!我走到平江一看,到处都是好老百姓,有什么匪!他们还不知道我彭德怀是共产党员哩!"全场又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接着,彭总简单地介绍了平江起义的经过,颂扬了老革命根据地平江人民对革命的贡献。他还说:“在那个时候,我到过平江很多地方,像加义、长寿、黄金洞都到过。我离开平江三十年了,这里的不少方言我还记得。”他风趣地指看着窗户对大家说:“这个平江不叫窗户,叫槛眼;厨房里的水缸不叫水缸,叫(bang);石头不叫石头,叫什么呀?叫马头固……”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本来和彭总在一起有些拘谨的同学,一下就轻松活跃了。在回忆中,彭总还述说了当年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勉励大家继承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彭总讲完以后,又和大家亲切地攀谈,询问学校情况,详细地听了校长的介绍。当校长介绍到学生学习认真、劳动积极、体育活动开展得比较好时,彭总很满意。当一位老师把师生编的《天岳文艺》送给彭总时,彭总高兴地说:“好,好!”并让秘书同志收藏起来,接着彭总还询问了学生的伙食好不好,教师住房够不够?当校长告诉彭总教师住房少了一点时,彭总指示说:"不够,再盖一点嘛。”彭总很尊重群众,不时征求在坐的老师学生的意见,问学校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这时一位负责招待的同学走上前去,请彭总尝尝平江的桔子和酱干(一种豆制品),彭总拿了一块酱干笑看说:“这个我如道,这是平江长寿子的特产,可三十年没有吃过。大家尝尝吧,边吃边谈。"于是,同学们开始向彭总天真地提要求了。这个说:"我们一中还没有电灯,请彭元帅给我们们一部发电机。"那个说:"我们现在办校办工厂,要一部汽车。”彭总一边听,一边微笑着,不住地频频点头。大家看到彭总不停点头,真是有求必应啦,可高兴哩。心想,也是呀!彭无帅是国家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批一辆汽车、一台发电机给纪念地学校本来就是很容易的事嘛。

“彭元帅,什么时候给我们呀?”心急的同学催起来了。彭总笑着说:"没有呀!"同学们一听愣住了,急忙说:"您不是点头同意了的吗?"彭总大笑起来,幽默地说:"我这个点头是保加利亚式的点头,保加利亚点头是表示不同意,摇头才是表示同意,我刚才是保加利亚式的点头,就是不同意啊!”大家又笑了。

当然,提要求的同学虽说有点失望,但又意识到我们的要求确也是幼稚的,全国正在搞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哪能有那么多的发电机、汽车呀!

彭总胸怀大局,坚持原则,不给自己领导起义的纪念地的学校半点特殊,又加深了我们对彭总的敬意。

同学们发现彭总只顾讲话,还没有尝桔子呢。一位同学便走上前去,拿起一个又红又大的桔子送给彭总吃。彭总笑呵呵地说:"我不吃,我不吃,吃了你们一块皮干,你们就要一辆汽车;抽了你们一支香烟,你们就要一部发电机,我又没有呀。"同学们“哄”地一下都围上去了,非请彭总吃桔子不可。大家你一个我一个都拿桔子往彭总手里、口袋里塞,亲热得像一家人。彭总笑着欠起身,对谭余保同志说:“谭老呀,你快来解围呀,我这两口袋塞得鼓鼓的,怎么能走路呀!"随后,彭总把桔子一个一个又塞向旁边的学生手里,大家都躲开不要。彭总笑着说:“来呀!是我转送给你们的,用平江话说,要领情嘛。"

同学们听到彭总这么一说,才只好收下了。后来,他们把彭总转送的桔子摆在桌子上,快干了还舍不得吃哩。

 

茶话会后,学校请彭总参观平江起义纪念室,这个纪念室的房间即是当年彭总起义时的办公室兼卧室。里面简单地陈列着彭总1956年给学校师生的信和彭总应学校要求亲笔题写的"平江第一中学"的校名,天岳书院的沿革,平江起义简介,从及学校图画教师画的《彭总从井冈山归来》等。彭总参观纪念馆后,严肃地说:"平江起义是党领导的,人民参加的,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员,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要纪念的是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无数先烈。"我们牢牢记住了彭总的活,更加深了对彭总的敬意。

参观结束后,一位老师磨好了墨,铺了纸,请彭总题词。彭总笑着说:"还有这个任务呀!”他思索了片刻,挥笔在洁白的宣纸上写道:

青年们应该把学习、劳动、锻炼三者结会起来,长期坚持下去。

彭德杯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短短的题词,体现了彭总对年轻一代的无限关怀和希望。在场的老师暗暗点头,悄声钦佩地说:“题得好啊,题得好啊!"后来,同学们把彭总的题词用小纸片抄下来,贴在自已课桌的右角上,作为座右铭。学校还把这个题词翻拍成照片,奖给优秀学生。

下午四点多钟了,彭总来到当年起义的操场,会见全校师生。师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热烈鼓掌欢迎彭总。彭总也热烈鼓掌向师生们致意。师生们都想见彭总,彭总也真了解师生的心情,他围操场绕了一周,向所有的师生问候。然后,走到操场旁一间半茅半瓦的小屋前,向周围的同志介绍说:“这是当年起义时党代表滕代远同志的往处。过去提着脑袋在茅屋里策划起义,还是为了今天人民的幸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哪……"

彭总还看了当年发动起义向士兵讲活的地方,彭总没有登台讲话,只是站在队伍前和师生们拉话,向周围的同志讲述当天起义的经过,指着学生们胸前的红领巾说:“我们起义时胸前也有个标志,就是这个标志——红领巾。”他笑着对同学们说:"你们戴红领巾可光荣哩!”这时,几位摄影记者已经按预先规定的时间走上来,准备给彭总和师生摄影留念。一千多师生从哪儿照起!我们正在纳网,彭总已经笑呵呵地走到学生中间了。记者们举起相机,同学们都向总身边涌去,大家都想和敬爱的彭总合影,全然忘记了学校事先布置的“”不许跑动”的纪律,有的搂着彭总的胳膊,有的偎在彭总胸前,有的伏在彭总的肩头上,可亲哩。个子矮的同学急得喊起来了:"我们照不到,我们照不到!”这时队伍拥挤起来,彭总笑着说:“不要挤,不要挤,我胖胖的,怕踩你们的脚。"并向记者会意再照几张。在一阵阵欢乐的笑声里,相机快门频频起合着,留下一个又一个青少年热爱彭总、彭总无限关爱青少年的镜头。临走时,彭总看到老师们因不好意思挤过来,没有照上,便特意请老师们一起合影。

彭总要离校了,师生们紧紧地跟随在彭总的身边,用无限的敬意,热烈地鼓掌送着,送着。这时,彭总也很激动,他转身过来举起双手高呼着:“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不要远送了,我不死的话,还要再来!"彭总的汽车远去了,大家还一直目送看,目送着,直到见不到车子,听不到车轮声……

 

1957年5月11日,铁道兵机关和天津市各界青年3500余人集会,纪念登高英雄杨连第牺牲5周年,国防部部长彭德怀题词:“杨连第烈士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和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心中。”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