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自有了战争,就有了军队和军人,而战斗就成了理直气壮的杀戮。我们这一代很幸运生活在祖国的和平年代,半个多世纪没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但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在我国的南疆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今年三月春暖花开的时节,我去湖南长沙参加了一次小规模的战友聚会,不料巧遇了那场战争的战斗英雄,一等功荣立者,他叫杨国政,是我战友的妹夫。他所在的部队,就是著名的法卡山部队。他,浓眉大眼,气宇轩昂,虽然已转业地方,但身上仍然带着军人的气魄。
真是太难得了!这种在战场立功的战斗英雄,只在影视剧中见到过,而此刻面对面的聚餐聊天我还是破天荒第一次。要知道:自建军以来,我军荣立一等功的军人总共不到100位,而活着的一等功臣,更是寥若星辰。我不失时机地向他询问战争状况,请他讲诉战斗故事和英雄事迹。而他几杯酒下肚也是侃侃而谈,我则竖起耳朵倾听,记在心里。
他是文革后高考第一批军事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即分到中越边境的作战部队任工兵排长,直接参加并指挥战斗。
故事一:敌人端了我们一个哨所,打死我们一个士兵,他带领一个排英勇反击,消灭敌人一百六十余人,我方牺牲七人。荣立集体一等功。
故事二:在争夺被敌人侵占的469高地的科甲作战中,他带领七名士兵执行开辟通道的战斗任务,在敌军火力凶猛,地雷遍布的情况下,为大部队扫清路障,排除地雷,英勇作战,腰部和腿部中弹负伤,眼看着共同执行任务的战友倒在血泊中,他忍痛爬行继续坚持排雷和指挥作战,身后留下几十米的血痕,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夺回了高地。战斗结束后,战友们在尸体中找到他,由八位战友轮换着,把他从崎岖的山路抬回营地进行抢救,在这次战斗中他荣立了个人一等功。
他的未婚妻,也就是我战友的妹妹闻讯赶到部队医院看望他,深受感动,发誓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哪怕是残疾了,也决不悔婚约,照顾他一辈子。果然如此,目前他与妇科专家的妻子和品学兼优的儿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我们一起聊天到晚上十点多了,要送他回家休息,他客气的说了声到家里坐坐?我连忙说:“ 好呀好呀!真想看看您的军功章呢。”于是我们挤了一车人开到他家,把他的军功章,获奖证书,青年突击手证书、奖章、与中央首长的合影等等尽收眼底,并咔、咔拍照留作纪念。所幸正好他的夫人外出不在家,否则还真不好意思翻人家的东西呢。我还向他索要了一本《法卡山部队》的书籍,并请他签上名,因为战后法卡山部队已经不复存在,但这个部队的历史功绩却永载史册。这是这次聚会的特大意外收获,太开心了!
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我们厌恶战争又不得不参与战争,组建强大的人民军队。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反对核武器又不得不拥有核武器。又要到“八一建军节”了,仅以此文纪念那场战争四十周年,向对为国捐躯和负伤的军人致敬!共和国感谢他们!人民感谢他们!
2019年八一建军节前夕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