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思念
时光飞逝 ,岁月如歌 。真谓弹指一挥间。当年和我一起入伍的“老铁”现多已“乡音未改鬓毛衰”了。
追昔抚今,思绪万千 ,尘封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一段段弥足难忘的回忆,犹如那杯杯琼浆玉液,愈发感到浓醇芳香 。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那还是1964年初冬,“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已是“银装素裹”。九省通衢的武汉也是瑞雪纷飞,冰天雪地的。年仅15岁的我和那些大哥哥们在接兵首长的带领下一起告别了家乡的亲人 ,告别了美丽的江城。意气风发地乘着闷罐子车奔赴到绿色的军营 ,光荣地成为一名铁道兵战士。
次年,也就是1965年6 月中旬,我所在的原铁道兵二师奉中央军委命令,在郭维城,龙桂林和师长肖春先首长的率领下我们换上便装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援越抗美的前线。在那生与死,血与火的血雨腥风的战场上 ,我和我的战友们肩并肩地在残酷的战场上浴血奋战五年整,直到1970年胜利凯旋 。其间,我们不仅仅只是发扬我军不怕牺牲,英勇无畏和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头顶105.脚踩定时弹,活着干,死了算”的毫无畏惧的决心,而且还冒着随时准备牺牲的勇气抢修宋化桥、谅山大桥、梅花大桥和127一一131公里和本施车站。在抢修战斗中 ,排除定时炸弹 ,捉拿地面特务,哪里有危险 ,老班长,老连长和指导员总是冲在队伍中的最前面。他们都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 ,而他们自己却义无反顾地面对死亡 。我们连队的陈汉生就是这样的好班长 ,只可惜的是,他永远地留在那异国他乡。那一张张和蔼可亲的面庞,那一幕幕感天动地的场景至今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萦绕,萦绕之魂。
转眼间 ,铁道兵实行兵改已经38年了。但我的心却紧紧的贴着昔日的铁道兵军营 。因为铁道兵是一支不屈不挠 ,勇往直前 ,敢为人先的英雄团队。每一当我看到一条条新建的铁道,一座座笔直的隧道犹如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神州大地的锦缎之中时,我都有说不出的自豪和喜悦之情。我情不自禁的想起昔日的艰苦卓绝的铁道兵!
是啊,在这万里神州的大地上铁道兵健儿织上铁路网是我内心的喜悦,而硕果累累之中也饱含着我年轻的生命,那横空出世的座座彩虹与那黄河,长江,珠江,钱塘江之水交映生辉,那泛起的浪花也流淌着我殷红的血液。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但我更爱那条条的银色的铁道线。因为我是曾经的铁道兵 ,且因为我的青春早已经与之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并谱写出篇篇一曲曲催人奋进的优美乐章!
我永远的挚爱着您,思念着您,尽管我永远不会陪伴着您。
中国农垦杂志社
湖北电视台 !湖北电台
国防教育报 楚天电话特约记者 。
中国铁道建筑报特约通讯员2022.2.25 日于广洲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