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兵散文】 根在草原

  【铁兵散文】 “根”在草原

  作者/铁三师11团 吴凤祥

 

  “走遍了山山水水,美不过辽阔的草原。听遍了四海歌声,还是牧歌最动人……”这首由著名蒙古族歌唱家齐峰演绎的《我的根在草原》,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回荡在我们浦兴街道为老服务分中心的唱歌课里,这是何老师悉心传授给我们的草原歌曲之一。

这首歌齐峰用他那深情而富有磁性的嗓音,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无限赞美,因为他生在草原长在草原,他的根在草原。他的这份对草原的深厚情感,也深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记忆,使我产生共鸣。在这悠扬的旋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片梦中的草原,因为我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当过铁道兵,在铁道兵精神的熏陶下,大草原奠基了我的思想根基,灵魂根基,行为根基,我的“根”也在草原。

   每当旋律响起,我的思绪便如脱缰的野马,奔腾在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978年3月6日,我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从插队下乡所在地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战士。在吉林桦甸进行了二个月的新训后,坐上闷罐军列于当年5月15日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海拉尔西索木的伊敏河畔,参加西索木伊敏河铁路大桥的建设。当我的生活方式刚从普通老百姓锐变成军人的时候,下连队不到一个月,就接到家中“母亲病重”、“母亲病危”的电报,紧接着又收到家里通过县人武部发来的“母亲去世”电报,那时我好想家啊,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恨不得立即回家看母亲最后一眼,工作生活提不起神,心不在焉。指导员顾龙亭把我叫到连部,告诉我伊敏河铁路大桥的桥墩即将浇注,你们一排(抽水机排)沉井作业正在紧张的施工中,目前不能回家,要以大局为重。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定要克服小家庭的困难,小家要服从大家。排长桂晓东也与我促膝谈心,领着我从营房走向伊敏河畔的施工现场,他指着一往无际的草原对我说:“我们的胸怀要像草原一样宽广,心里要时刻装着祖国和人民。”在连排领导的教育引领下,我放下了个人的思想包袱,投入到了紧张的施工中去。大草原奠定了我争做祖国忠诚卫士和建设者的红色基因,夯实了我的热爱祖国的根基。

  几十年后,女儿从日本国东京大学硕士毕业,女婿从日本国早稻田大学博士毕业,回国结婚后,准备去日本工作,她们说:“日本的工资高、房价低、压力小”,我是一百个不同意,我告诉她们:要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创业,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自己的祖国。她们来上海工作后,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现已买了第二套住房,我们老夫老妻有了一个安心养老的场所。如今一家人安居乐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大草原铸造了我们铁道兵“风餐露宿,沐雨栉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吃苦耐劳精神;奠基了我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百折不挠,勇于克服一切困难的大无畏品格。在草原当兵的每一天,我在伟大的铁道兵精神的熏陶中,在战友们的思想言行感动下,努力工作。那段日子里,我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夏季战蚊虫,冬季战酷寒,在雨中“夜战”,在雪中“冲锋”,共同面对铺路架桥的艰辛与挑战,大草原见证了我们青春的汗水与热血,就在那时,我人生进取的思想的根基在大草原夯实。退役后,在国营企业,从车间一线到职能科室,从热血青年到团委干部,我漫漫地成长进步。改革后,我主动下岗自谋职业,无论是赶庙会,还是做夜市,无论是摆摊还是开店面,我人生的进取没有停步。从县城到市城,《从苏北农村走向大上海》都是在大草原上铁道兵部队培育的基因,引领我成长进步。

  大草原告诉我,什么是战友?什么是战友情?那是战友如兄弟,情谊如钢铁。一起摸爬滚打的战友,那是一辈子都割舍不掉的情感纽带呀!我来上海的第一年,湖南汨罗的李见光战友在连队群知道我要去湖南岳阳拜望亲家,立即就约我去他家玩。当我家的汽车在湖南的丘陵里穿梭两个多小时,到达他家的时候,湖南的战友们在等着我的到来。并不富裕的他,杀鸡宰鸭招待我和湖南的战友们,这些都是大草原的“根”,扎根在我们心里的真实写照!

大草原锻造了我干工作求真务实,苦干加巧干,刻苦钻研业务,学好技能本领,精通技术的科学精神。我连是半机械连,我排是抽水机排,志愿兵二班长李善华精湛的技能让我叹为观止,在战友们的帮助下,我在部队认真学习内燃机技术,学习机械加工技能。退役后,国家分配我进了国营如皋罐头冻菜制品总厂,进厂的时候,人事科郭科长一看我的档案,知道我是机械连退伍的,立即把我分配到人人都想去的机修车间。由于我在大草原已掌握了一定的机械技能,很快适应了机修车间的工作,这也是大草原留给我的根系之一。

  草原,你见证了我的成长,我的欢笑,我的泪水。你用你那宽广的胸怀,包容了我的一切。我思想的“根”,在你的怀抱中,得以茁壮成长,得以绽放生命的色彩。 草原,你是我心中的绿洲,是我思想的摇篮,是我灵魂的灯塔。你的辽阔,让我学会了谦卑,懂得了宇宙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你的壮美,让我领略了生命的力量与自然的伟大;你的宽广与包容,让我学会了宽容与理解;你的坚韧与不屈,让我懂得了坚持与奋斗。在你的怀抱中,我不仅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且领悟了生命之树的根脉所在。这个“根脉”就是扎根在祖国的怀抱中艰苦奋斗,奋发进取的能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揣对草原的深情与敬仰,像草原上的雄鹰一样,展翅高飞,追寻自己的梦想与理想。因为我知道,我在大草原上由铁道兵部队栽培的思想的根,灵魂的根,行为的根,这些根永远源于那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

“我是父亲心爱的骏马,永远爱恋着草原;我是母亲放飞的雄鹰,永远俯瞰着毡房,无论在哪里,我的根在草原。”这是《我的根在草原》的歌词,我要说,我是祖国的退役军人,永远眷恋着铁道兵在草原“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一幕幕战斗场景,无论在哪里,我的“根”也在草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虽然我近古稀之年,但我有铁道兵的胆量,我有铁道兵的专长,我有大草原栽培的根基,我老马识途、老骥伏枥、老马嘶风、老成见到、老将知兵、老当益壮。只要接到祖国的“召回函”,只要“沙场秋点兵”,“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我将呼之欲出,准时归队!

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赋予给我的思想灵魂的“根”! 《我的根在草原》……

  作者:吴凤祥,男,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人,高中文化程度,下乡知青,1978年3月入伍,铁三师十一团战士。退伍以后,在国营江苏省如皋罐头冻菜制品总厂工作,先后任厂团委副书记,企业管理科专职安全员,先后在《中国劳动报》、《人民消防报》、《江苏工人报》、《江苏消防》杂志、《江苏劳动保护》杂志、《南通日报》、《南通消防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八十余篇。退休以后,在“新华网”、“人民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网易新闻》、《如皋日报》、“雉水先锋”(中共如皋市委组织部公众号)、《知青一家人》、《江海文萃》、《西乡情韵》、《古韵白蒲》、《铁道兵记忆报》、“铁道兵战友网”、“铁道兵文化网”、“铁道兵老兵原创之家”、“铁道兵公众号”、“铁道兵文化公众号”等媒体发表作品二百余篇,现落户于上海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