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 】春 潮(十四)‖浙江【齐鲁新文学·第4314期】

 



 

本期供稿:浙江分社

组        稿:沈虎生

初        校: 周庆芳

审        核: 张希凤   周连军

编辑制作:都治刚

 
 

 
       作者简介:姚林宝,男,汉族,1960年5月出生,浙江省湖州市人,1978年12月入伍铁道兵二师十团,笔名:凝思。中国散文家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和湖州市文学研究会会员。历任湖州市文学研究会的理事、南浔区善琏镇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学社社长、《铁道兵文化网》《湖州老年教学》杂志的编辑。著有散文《印象岁月》、合著《散文十二家·南浔专辑》。
 
 

春 潮(十四)

文/姚林宝(浙江)

       红色带子风波平息之后,市场上经济运行好像出现了问题,由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缺口、政策性亏损和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不足,加上法律观念、信用观念淡薄,违反经济合同和结算原则,人为地造成的拖欠或恶意进行拖欠,形成“三角债”。


  “三角债”指的是一种经济现象,通常发生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它主要指的是在供应链上的资金周转问题,具体来说,是指一个公司向供应商欠款,而该供应商则又向其自己的供应商或服务提供者欠款,形成了一个类似于三角形的债务链条。

   这种现象的出现部分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金流动问题,也反映了企业资金链、信用链的脆弱性。这种情况通常会导致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面临资金紧张和支付困难,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的运作。

   除了经济层面的影响外,“三角债”现象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风气问题和道德失范。企业之间的违约行为可能导致诚信危机,损害市场秩序和公众信任,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

   因此,针对“三角债”问题,需要从法律、制度、监管等多方面着手,加强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提升市场主体的诚信意识,维护经济秩序的稳定和良好发展。

   在这样的环境中,兆春公司选择了独善其身,试图避免或减少三角债的风险。他们首先选择了与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合作,并在合同中明确了付款条件、违约责任,并加强了内部风险管控措施,以从源头上减少欠款和违约风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兆春公司仍然未能完全摆脱市场上的三角债的困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侵袭和影响,导致了一些损失和挑战。公司会计蒲青向兆春公司报告,目前,仅高利息借贷的负担就已高达几百万元。若不尽快收回外部欠款,公司将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难以为继。

   兆春他就像一头埋头拉车的牛,只顾专注于日常业务操作,忽视了对公司债权债务的有效管理。这种对风险的忽视,使得公司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债务链条时显得无能为力。虽然公司在业务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深刻理解和有效应对措施,导致了债务问题不断积累和恶化,最终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财务健康和运营稳定。

   一天,蒲青像往常一样拿着一份民间借贷合同,敲响了董事长兆春的办公室门。这份合同涉及兑付本金和利息,需要兆春在上面签字。对兆春来说,支付现款是件非常慎重的事,他习惯细细查看每一项条款,确保无误后才会签字画押,并在合同上写上支付意见。

   这份合同的背景是三年前签订的,合同金额加上利息总计超过一百万元。合同上盖有公司的印章、法人印章,法人代表的签名一应俱全,但有个明显的不同——借款人变成了曹槐觛和蒲青本人。

   兆春心中顿时生疑。他反复思索,试图回忆起有关这笔借款的事情,但脑海中却空白得像一张白纸。整个情况看起来非常离奇,似乎隐隐透露出些许不寻常的气息。兆春这时觉得自己可能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线索,却一时半会儿理不出个所以然来。

   “暂缓支付。”兆春终于开口对蒲青说道。

    蒲青一脸困惑地问:“为什么呢?”

    兆春故作镇定地说道:“反正是公司借你和曹总的,请你们体谅一下……”

    蒲青怔怔看着对方,眼神逐渐变得阴鸷,偷偷地玩味一笑。这不经意的眼神却被兆春发现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蒲青离开后,兆春独自坐在办公室里陷入了深思,眼神中透着一丝焦虑和不安。他觉得这件事背后一定藏着更深层次的秘密,迫切需要弄清楚真相。他的心里不禁涌起了种种猜测和怀疑,仿佛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

    回忆当初创业,公司常常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人才中介机构的推荐,公司聘请了民间融资专家曹槐觛担任副总。他上任后,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公司的融资和流动资金提供了极大的支持。鉴于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出色的管理才能,公司给予了他优厚的薪酬待遇。

    另外,经曹槐觛介绍,推荐蒲青出任公司会计这一关键职位。出于办事便利考虑,公司的公章和法人私章平时都交由蒲青保管。那时,大家都觉得这安排合情合理,毕竟蒲青善于处理事务,灵活圆滑。

    不过,蒲青也有一个不太光彩的习惯——他热衷打牌,时不时和一帮牌友们斗智斗勇,常常狂战到天明。结果可想而知,输多赢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经常向曹槐觛借钱,只希望能用来“回本”。每次借钱时,他总是用那张无辜的脸打动曹槐觛,让人一时间难以拒绝。

    曹槐觛,这位本地四十多岁的“煤老板”,靠着倒卖黑金积累了不菲的身家。他身材不高不矮,恰如其分地撑起一身光鲜西装。然而,那张干瘪的脸庞仿佛被岁月和算计雕琢而成,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精明。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抹笑容,如同一把精心打磨的双刃剑,既能迷惑人心,又暗藏危险。那双略显浑浊的眼睛深处,似乎永远在盘算着什么。曹槐觛就像一本紧闭的厚重古籍,外表朴实无华,内里却暗藏玄机,处处透露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玄妙。

    若要用一句话概括这位曹老板,那便是:表面上光鲜似锦,内里却深不可测,堪称人精中的人精。据说他曾因一桩省管企业的经营不善而“翻船”,结果企业倒闭,近千万的煤款也一同打了水漂。

    曹槐觛破产了。

    当年,落魄的曹槐觛刚来到公司时,他们表现得非常听话和顺从,就像小羊羔一样对待主人。然而,随着他们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利之后,他们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真实本性,变得狡猾和自私。这让人不禁想到《红楼梦》中的贾迎春所经历的那一段,“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他属于小人得志。

    历史上的许多事件都告诉我们,当面对外部力量时,我们在帮助或用人的同时,警惕他们忘恩负义并对我们造成伤害。

    虽然曹槐觛的性格给人一种阴险和狼狈的印象,但兆春仍旧天真地认为曹槐觛和蒲青不会损害公司的利益。

    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不顾公司声誉和多年共事合作的关系,曹槐觛彻底和兆春撕破脸皮了,由于公司高层不和谐,导致公司整个局面混乱不堪。

    曹槐觛和蒲青坚决要求兆春偿还欠款,否则不予妥协。他们公开声明:“如果你不还钱,只能在法庭上见。”这种做法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也对兆春本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兆春逐渐意识到公司内部管理出现了问题。他开始怀疑公司高管曹槐觛和蒲青正在背后进行不正当的合作。他的脸色发青,紧锁的眉头表现出焦虑和愤怒的情绪。他气愤地在办公桌上拍手机,宣泄自己的愤懑。

    兆春陷入民间借贷纠纷的困境,首先想到法律求助,寻求应对策略。

    他驾着车辆向太湖东方律师事务所方向驶去。当他望着车窗外绿意盎然的山野和车水马龙的城市时,视线渐渐模糊起来,由于精力不集中,差一点撞上了马路上护栏。他的难受并不仅仅是因为合作伙伴出卖了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不忍心面对妻子那双充满阴霾和失望眼神……因此,他不能输掉这场官司。

    丁律师咂了咂嘴,轻描淡写的说道:“经济纠纷案件太多,实在办理不过来……鉴于民间借贷,最好是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协商解决?兆春疑虑重重,拿不定主意。

    丁律师建议,如果最终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以找律师积极准备应诉,寻找适当的辩护策略,但胜诉并不一定。

    临了,丁律师建议兆春可以考虑登记离婚,将财产转移到妻子名下,这样即使败诉,也能保护家庭资产。

    但是丁律师忽略了一个关键点——登记离婚必须在起诉前至少一年才算有效。

    也就是说,丁律师的建议存在一些问题。登记离婚在时间上有限制,而且并不一定能完全保护资产,因为法院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近年来,规避法院执行的手段日趋隐蔽:有的直接转移、隐匿财产,造成资产状况不明的假象;有的恶意处分名下财产,使执行困难重重;有的搞假离婚、假破产甚至假诉讼,悬空债;有的在预期要败诉时就着手实施规避行为,给执行阶段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带来困难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兆春点头会意,似乎看到了一缕曙光。

    昨夜,凌厉的西北风在吹袭,把大街上法国梧桐树的叶子吹得七零八落,呈现出一派萧瑟的景象。此时此刻,兆春的心情也如同眼前这般萧穆凄凉。熟悉街坊邻居看到他的这般表情都充满了怜悯和同情,更多的是躲避,唯恐殃及自身。

    “厚颜无耻,想不到他竟然是这样的一个人呀!”

    “对于不讲诚信的公司,迟早要关门的。”

     ……

     一些不明真相群众却在他背后议论纷纷,幸灾乐祸,流言蜚语像无数只蚊子和苍蝇般无休止围绕着他,冷眼轻贱的目光让他感到难受,他无法忍受被他人无端误解和侮辱,心情坏到极点。

 

(未完待续)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