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385年前,徐霞客万里遐征走进云南,开启了一年零九个月的云南之旅。
他看山、看水、看生态,足迹遍及曲靖市、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市、保山市、临沧市、德宏州等10个州市的46个县,留下了篇幅达25万字的《滇游日记》。
云南的秀丽风光、民族风情、地理地貌,深深地打动了这位“中国第一旅游博主”,他不吝辞藻称赞云南“桃花流水,不出人间,云影苔痕,自成岁月。”字里行间透露着他对云南的喜爱之情。
云南网特别策划推出“霞客行之江山多娇·游学云南”系列报道,从霞客游记出发,赏遍云南,从研学角度,按时间节奏,沉浸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这里曾经长期作为滇西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云南”这个美丽的名字的来源,这里就是有“彩云之乡”及“云南之源”誉称的祥云县,本期的研学之旅将从这里开始。
祥云县城
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十五日,徐霞客由姚安抵达祥云普淜,在祥云停留五天(十六日至二十日),主要游览了普淜、云南驿、水目山、清华洞等景点。
天峰山
徜徉“云梯上的圣境”
天峰山
天峰山坐落于普淜镇,主峰海拔2574米,常年云雾缭绕,梦幻如仙境,素有“云梯上的圣境”之称,“天自几时有起,峰从何处飞来”正是它的真实写照。
天峰山
天峰山是一座以道教为主教,三教合一的建筑群,有“南来道教第一山”之称,是祥云县的道教名山和主要风景名胜之一。天峰山尤以木雕刻著称,无论从刻工技艺和描绘表现手法,堪称旷世绝作。
天峰山
天峰山老君殿内一步一景,景中有景,景景有别,金碧辉煌的道院、阁楼、殿宇建筑,雕梁画栋,檐角飞空,错落有致,仿佛振翅欲飞的山鹰,宏伟壮观。
天峰山
天峰山神奇俊秀的风姿和底蕴厚重的文化,让历代绝技匠人为之辛劳,历代骚人墨客为之感叹,是聪明勤劳的先人给后人留下不可多得的、工艺绝伦的灵山圣境。
云南驿
遇见两千多年的古朴静美
云南驿
“堰稍北,复西十里,抵西山下,为小云南驿,宿。”徐霞客所住的地方就是现在的云南驿镇。
云南驿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地方,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2年彩云现于南中,汉武帝遣使寻之,在今天的云南驿设云南县,成为有历史记载最早叫做云南的地方。
云南驿
云南驿是“彩云之南”的故里,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咽喉,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
云南驿
时至今日,云南驿古镇两旁还依稀可见旧时鳞次栉比的商铺、马店、客栈,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历史的记忆,记载着“穷走夷方富赶马”的沧桑。街心铺的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锃亮,目送着一代代的人来人往,见证了云南驿和马帮文化的盛与衰。
云南驿
抗战时期,云南驿因地势平坦,修建了军用机场,成为著名的驼峰航线上重要的支撑点和中转站,更是为中国抗战培养了许多优秀飞行员。“史笔如铁评二战成败,年华似水说一代英雄”,二战交通史纪念馆门外的对联述说了纪念馆的主旨。
云南驿
时光一步一隐退,历经壮怀激荡岁月的云南驿,如今重归静谧。深厚的历史文明掩映下,柴米油盐酱醋茶,构成了人们的生活日常。
水目山
遨游云南禅宗第一寺
水目山
祥云水目山是云南开创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南诏诸大臣请建此刹。普济庆光禅师用禅杖凿地,“而有清泉涌出,因名水目”。开堂之日,六诏的首领都来祝贺。
水目山
自唐代以来,水目山经历代修建,寺宇庵阁,棋布峰间。宝华寺、水目寺、玉皇阁、观音阁等建筑参差错落,巍峨壮观,雕梁画栋,转阁回廊,独具匠心,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建筑才能,这些建筑吸收了中原园林建筑精华,又有独具的艺术特点。在寺宇中塑有佛教造像,这些佛像,神态栩栩如生,描金施彩,庄严穆丽。庭院中,花卉四时常开,暗香浮动,更倍增景色。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选胜登临,游人不绝,成为旅游佳地。
水目山风光
徐霞客造访水目寺时,在这里留宿了三天两夜,他在日记中写道:“旧寺有井,有大香樟,有木犬,有风井,有塔。”“暮过观音阁,观《渊公碑》,乃天开十六年楚州赵祐撰者。”
北岗塔林
水目寺有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有迄今云南省寺院景区内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古窑;还有“锡杖涌泉”“枯井取木”“风洞购物”“木犬守场”“铁树开花”等历史传说,有久负盛名的宝华寺“戒堂”和“唐茶”……漫游在水目山的历史文化遗产中,那种不可替代的独特氛围,仿佛会让人回到南诏大理国。
清华洞
探秘“滇西第一洞”
清华洞
清华古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溶洞,成洞于早古时代至三叠纪时期,迄今约2.5亿—2.8亿年的历史。洞口在一断裂崖壁上,背西向东开,属于典型的“向阳洞”。洞顶和周围山脊绿树葱茏,生态环境优良;红里透黄的石壁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摩崖诗文石刻,镌刻精细,书法上乘,诗文意境俊秀清远。
清华洞
清华古洞素有“滇西第一洞”的美誉,源于徐霞客在其所著游记中对清华古洞的赞誉! 徐霞客曾两次探访清华古洞,让他遗憾是,均未能“得穷其蕴藏”。
清华洞
第一次,徐霞客冒雪来到清华古洞,准备入洞探访。进入洞内约十余米的距离后光线已经基本没有了,眼中所见俱是一片漆黑,越往里走越深,唯有用手扶着周边岩石慢慢前进,虽然没有火把但是凭着游历的经验,他相信里面一定还有很深很长的一段距离,但是他不能再往前走了,因“无炬不能深入”,遗憾地离开了清华古洞,去往了下一个目的地。
清华洞
第二次,徐霞客在游历了鸡足山等地后,心中总是惦念着未走完的清华古洞,所以他放弃了原有的计划路线,绕道再次来到了来到清华古洞,准备又一次进行探洞考察。然而,天公不作美,久经干旱的祥云恰逢天降甘霖,持续不断的雨水,加之山上不断流下的泉水,将清华古洞的洞口淹没在一片汪洋里,因“门俱为水没,无从入中洞也。”,他无奈放弃了探洞之旅。他感叹道:“此洞昔以无炬不能深入,然犹践泞数十丈,披其中透顶之扃,兹以涨望门而止,不知他日归途经此,得穷其蕴藏否也?”
清华洞
如今,历经几千年的清华古洞依然静静隐于喧闹外,摩崖石刻随着风雨的剥蚀更加古朴,洞口的花草树木默默生长,依旧蓬勃盎然。仰头望见洞顶各种摩崖石刻,特别是“坐卧烟云”,和洞顶飘过的朵朵白云,蓦然通透“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好不惬意!
青海湖
祥云人民的母亲湖
青海湖
“在县之东南青龙海,水光如镜,秋月涵之,更觉澄湛。”这是《云南县志》中关于祥云青海湖的描述。青海湖,自古就有“青海月痕”之美称,是古时“祥云八大景”之一,也是大理的29个爱情表白地打卡点之一。
青海湖
青海湖是由洼地形成的天然湖泊,湖面约6.3平方公里。由于地理位置较低,青海湖成了整个城川坝的积余水之地、锁水之口、泄洪之要道。
青海湖
青海湖盛产鲫鱼、鲤鱼、青鱼,特产莲藕、苇,是水生动植物的“乐园”。
青海湖
湖畔翠竹苍郁,杨柳依依,湖面宽阔,碧波万顷,树木青葱,四季风光,美不胜收,每当秋高气爽,月桂柳梢,荡舟湖中,月光倒映碧水,波光随桨闪动,更增情趣。
王德三 王复生烈士故居
“一门三杰” 薪火相传
王德三 王复生烈士故居
王德三、王复生革命烈士纪念馆落于刘厂镇王家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王德三、王复生同志故居,现为云南省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王德三 王复生烈士故居
王德三烈士故居是被誉为“一门三杰”的王复生、王德三和王馨廷三兄弟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王复生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19位发起人之一,是云南籍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二弟王德三是陕北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和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云南人民解放之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省委书记;三弟王馨廷在一次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学生运动中,被军警打伤,16岁便英年早逝,新中国成立后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王德三 王复生烈士故居
行程规划建议:三天畅游
行程规划建议:三天畅游
第一天:昆明→祥云县城→清华洞→青海湖
第二天:云南驿→水目山
第三天:天峰山→王德三 王复生烈士故居→返回昆明
来到祥云吃点啥?看这里↓
野生菌
野生菌 罗丹 摄
据《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二》记载:“又随城而北半里,转东半里,抵北门外,乃觅店而饭。先是余从途中,见牧童手持一鸡墓,甚巨而鲜洁,时鸡蔓已过时,盖最后者独出而大也。余市之,至是瀹汤为饭,甚适。”由此可见徐霞客对祥云野生菌汤的热爱。
祥云植被茂盛、物产丰富,尤其盛产野生菌,依托交通区位优势,近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云南省野生菌大型加工销售集散地之一。当夏天到来,青头菌、奶浆菌、牛肝菌、鸡油菌……各种菌子如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出现在市场上、人们的餐桌上,味道鲜美极致,细腻滑爽。无论是清炒、烧烤还是火锅,都是不错的选择。如今,野生菌已然成为祥云的一张美食名片。
驴肉
驴肉
祥云有句俗话,“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将驴肉作为能与龙肉相媲美的美味。驴肉凉拼肉质紧实,驴胶滑滑嫩嫩,嚼之香甜,肥的部分不腻不油,味道鲜美细腻,使人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再沾上蘸水,一片接着一片,根本停不下来。
天马豆腐
天马豆腐
祥云的豆腐制作技艺起源于明朝,时至今日仍然保留着木柴大火熬制豆浆,重石慢慢压走多余水分的制作传统,目前已经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天马村和红土坡村,是祥云豆腐做得最好的地方。这两个村制作出来的白豆腐,清爽滑嫩、色嫩清香,食而不腻。走进天马村,一阵豆香扑鼻而来。
天马豆腐是祥云的风味小吃,在当地,素有“天马豆腐不出村”的说法。其在吃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煎豆腐、炖豆腐、麻辣豆腐、腌豆腐、油炸泡豆腐等,深受大家喜爱。来了祥云,一定要品尝一下天马豆腐。
麦芽糖
祥云麦芽糖
“大米换糖,碎米换糖,又香又甜的麦芽糖……”一声吆喝,一段儿时的甜蜜回忆。麦芽糖,也叫“叮叮糖”“白粘糖”,是盛行于祥云县民间的一种传统美食,主要以下庄镇赵营村梁营麦芽糖为代表,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祥云麦芽糖,选材以大(小)米、大(小)麦等粮食为主,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制取麦芽、晾干、舂磨、过滤、熬煮、冷却、粘拌等多道工序,然后再用工具进行分块切割成型,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工成核桃糖、粟米糖、米花糖等,是祥云人民接待宾朋的必备品。
高丽肉
高丽肉
高丽肉的名字,可能非祥云人知晓的并不多,但确确实实是祥云一道老少皆宜的传统美食。高丽肉的做法并不难,将切成细条状的猪肉煮熟,过凉水,再裹上鸡蛋液搅匀的面粉浆,放到油锅里炸到外表金黄酥脆,出锅后淋上一层红糖汁,就成了一道祥云传统小零食,吃起来酥酥脆脆,咬一口油香四溢,吃了还想再吃。
姊妹七辣
姊妹七辣
在祥云每个家庭的餐桌上,少不得的一个菜就是辣子。而其中的“姊妹七辣”,又是祥云辣子中的珍品,堪称祥云食肴中的特色风味和美食,常在祥云城乡家庭的餐桌出现,拌饭拌菜辣中带香,令人食欲大增。
姊妹七辣
“姊妹七辣”在祥云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成为入桌的美味,并且还成为民谣广为传唱。其中的“七姊妹七枝花,花开祥云山和坝;七姊妹七种辣,一花一色映万家……”一曲听后会使人更加向往和留恋“姊妹七辣”。
姊妹七辣
“姊妹七辣”有糊辣、油辣、辣豆豉、酱辣子、辣酱豆、辣卤腐、辣参。
住
祥云县的住宿选择丰富多样,有各种类型酒店和客栈提供选择,建议选择位于古城或者景区周边的酒店,既能方便游玩,又能体验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提前在APP上预定可以避免旅游旺季时的住宿紧张。
行
祥云县与昆明市相隔282公里,距离大理市48.18公里,从昆明出发坐动车最快仅需1小时40分就可抵达。境内乡乡通油路,交通便捷。
策划:锁华媛
统筹:李洁 任婕
编辑:杨春萍
设计:奎佳良
综合自:大理文旅、《徐霞客游记》(朱惠荣 李兴和 译注)、昆明铁路、云南网、最大理、祥云时讯、祥云清华洞旅游景区、云南日报、祥云故事
推荐:张之明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