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
---------读白帆《论铁道兵文化网的时代意义》有感
作者: 孙祥龙 铁道兵十三师宣传队演员
诵读:胡世国
从不羡慕别人的辉煌,
也不炫耀曾经的荣光,
我就是当年的铁道兵,
青春热血挥洒在祖国的铁道线上。
逢山筑路有过我稚嫩的肩膀,
遇水架桥又何惧险滩恶浪,
风餐露宿是为了苦其心志,
沐雨栉风充盈我志在四方的行囊。
高架钢梁上我也曾双腿抖颤,
风炮凿眼也曾担忧被飞石误伤,
大通铺上累得眯眼不睁的我,
却还在睡梦中把军旅的歌儿学唱。
杨连弟是我心中的膜拜,
援朝、援越的英雄是我崇拜的偶像,
多想伸出更多的双手,张开滚烫的胸襟,
在祖国的铁路琴弦上谱写更美的华章。
载入史册的人民不会遗忘,
列车汽笛仿佛把铁兵神话一次次传唱。
那醒目的“中国铁建”的标记啊,
续写着一代代铁道兵的精神担当!
如今,我们都已花甲年岁,容颜沧桑,
含饴弄孙成了我们的日常,
肉嘟嘟的小手拽着花白的胡须笑问:
您当年的铁道兵是什么模样?
不提当年有过多少惊天动地的丰功,
不说战胜多少艰难困苦的险象,
只须记有铁道兵精神的代代相传,
只感谢有铁道兵文化的浸润滋养。
祖国的繁荣昌盛崛起强大,
需要铁二、三代挺起华夏脊梁!
人民的幸福小康共同富裕,
需要你们筑就共和国新的
万-----里-----城------墙!
二0二一年9月5日于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