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重要线索,从青海基地连夜乘机赴北京汇报。5日凌晨,飞机失事。在坠机起火的一瞬间,他把装有研究数据文件的公文包放在胸前,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用血肉之躯把文件完整保护下来。
水调歌头•礼赞科学家郭永怀
文/张效忠
地行生赤子,天赋誉胶东。求真窥奥,西出探赜驭长风。焚稿显彰赤胆,戴月披星归故,报国气如虹。昆仑踏飞雪,绝塞搭弯弓。
忠魂壮,利剑铸,镇妖风。身藏秘卷,殉道化霰映勋红。已见东方破晓,犹送薪传炬火,九域沐春风。万古丹心在,日月与辉同。
~七言排律~
吟颂科学家郭永怀
文/张效忠
星耀云河贯碧穹,
丹心铸盾镇妖风。
焚书断禄归桑梓,
沥血披荆启钜工。
热土埋身藏密卷,
寒空化霰映勋红。
风雷淬剑追鹏翼,
肝胆悬辉照桂宫。
殉道何曾悲鹤寿,
昆仑雪塑展襟虹。
郭永怀(1909.04.04—1968.12.05)山东荣成人,中共党员,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中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核弹、氢弹和卫星实验均作出巨大贡献,倡导了中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发现了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担负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专家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编辑: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