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母亲喜欢用乡音唤鸡群归笼》读后记

 





  山东作家、兰考老乡李佩山撰写的对《妈妈,我想对您说》的反响综述《人间母亲情最重》中,选用了我国著名诗人李武兵献给母亲的一首诗。我细细品味,一位慈祥、善良、勤劳的母亲形象,鲜活地呈献在了读者的面前。

  我感到该诗给人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具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譬如“用乡音唤鸡群归笼还巢”“灶塘柴火哔哔剥剥地燃烧”“浅草丛里有蚱蜢、蚯蚓,收了翅膀歇息的小豆娘。”这些自然平凡的生动画面,使人如身临其境,对家乡油然产生亲切、眷恋之情。

  诗人还注重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依风景或环境,间接揭示出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活动,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作者讲究以简洁的笔墨勾勒人物形象,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塑造自己。诗中写道:“母亲唤回鸡群,扎好笼子,晚饭就熟了。她会站在门外,喊我乳名,一声紧,一声缓……。”寥寥数语,令人倍觉温暖。

  精心锤炼词语,力求准确传神,是该首诗的又一显著特点。比如,“很有耐性的声音,带着饭香,带着母爱,至今在我心里走动。”其中“耐性”二字,形象地刻划出母亲,在焦急唤不应儿子回家吃晚饭之后,改为缓慢的呼唤声,那种爱子、怜子的舐犊情愫跃然纸上。“至今在我心里走动”八个字,以拟人的修辞手法准确表达出诗人多年来,对母亲发之肺腑的怀念之情!正是由于作者选用恰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才使诗作耐人寻味,富有特色,引人入胜。

  由此诗,我联想到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诗《游子吟》。两首诗的写作虽然相距千年,时代背景及所处环境绝不相同,表现手法也各有特色,但在敬老爱亲、颂扬母爱方面,则是一脉相承。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附: 母亲喜欢用乡音唤鸡群归笼

 

  李武兵

 

  忘不了,晚炊的时候

  母亲总是站在厨房外张望

  然后,“咕咕、咕咕”

  辛勤地用乡音唤鸡群归笼还巢

  还不时回转身瞅瞅灶塘

  担心柴火停止哔哔剥剥的燃烧
 

  厨房西北角就是村头

  往北再没有人家

  有的是一处放养鸡群的草坡

  浅草丛里有蚱蜢、蚯蚓

  收了翅膀歇息的小豆娘

  还有好多不知名的虫子唧唧啾啾

  早晨奔出笼子的鸡群

  不愁一天的食粮

 

  母亲唤回鸡群,扎好笼子

  晚饭就熟了。她会站在门外

  喊我的乳名,一声紧,一声缓

  很有耐性的声音

  带着饭香,带着母爱

  至今在我心里走动



 

美篇制作:李武兵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