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清晨,东方升起一轮红日,霞光洒满京城长安街,空气中弥漫着庄重而激昂的氛围。45个受阅方队整齐列阵,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早已云集,脸上洋溢着期待与敬意。伴随着震耳欲聋的80响礼炮,全场高唱国歌,胜利纪念日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如一条鲜红的长河,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自信与崛起。广场中央的花坛中,各色鲜花竞相绽放,象征着希望与繁荣。身着民族服饰和笔挺西装的领导人与嘉宾,神色庄重,静待盛大阅兵的开启。
此次盛典尤为盛大,61位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共同出席,见证中国的崛起与强大。激昂的军乐声中,整齐划一的方队如奔腾的洪流,彰显着国家的军事实力与科技飞跃。官兵们身着崭新制服,步伐坚定,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天空中,战斗机、特种机、运输机、轰炸机、加油机、歼击机、舰载机与教练机划出优雅弧线,发出低沉有力的轰鸣,宛如天际的巨龙翱翔。地面上,各类装备整齐列阵:无人炮塔坦克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激光炮发出幽蓝光束,超音速无人机灵巧穿梭,反舰导弹静静伫立,等待“发令”。
在这庄严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国家领导人深情缅怀先烈,强调和平发展的重要意义。每一件装备、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讲述先烈用血肉筑起的长城。现场气氛愈发激动,掌声雷动,国旗在风中飘扬,空气中弥漫着庄严与激昂的情感。即使身在屏幕前,我的心也随之澎湃,仿佛身临其境。九三这个特殊的日子,穿越时空,将我带回峥嵘岁月,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民族的坚韧与不屈。这不仅是对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纪念,更是一场精神洗礼,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回望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无数先烈用生命守护了今日的和平。如今的中国,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军事实力日益增强。这一切,都是对那些浴血奋战英雄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每一份成就,都在诉说他们用生命书写的辉煌篇章。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九三大阅兵首次亮相的先进武器犹如未来的利剑,划破长空,彰显中国科技的飞跃与实力。这些装备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每一次试飞与发射都彰显国家战略意志。阅兵的意义远不止炫耀武力,更是对和平的庄重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开创未来。”和平,是沉甸甸的责任,是最宝贵的礼物。我们举行如此盛大的典礼,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表达守护和平的庄严承诺。
当天,东风浩荡,威震寰宇。核导弹第二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以武止戈,砥定乾坤。当解说员介绍“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时,全场群情激奋,掌声雷动。这一壮观场面,彰显了中国战略核力量的雄厚实力,坚定了国家维护和平的决心。
在这一庄严时刻,向世界庄严宣誓:“我们真诚希望各国都以史为鉴、以和为贵,共同推进世界现代化,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份誓言,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与愿景,也表达了对全球和平与合作的深切期望。
作为一名普通中华儿女,我为祖国的强大与繁荣感到由衷自豪。今天的盛典让我更加坚信:我们伟大的民族,正以坚韧不拔的精神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铭记历史,奋勇前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未来的道路在脚下延伸,科技创新与国防力量的不断增强,必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和平与繁荣。九三的天空格外晴朗,广场上的每一个身影都在用行动诠释“和平、发展、合作”的信念。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让那段辉煌永远铭刻心中,让和平的钟声回荡在世界每一个角落。
在这光辉的日子里,我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责任在肩。每一面升起的国旗、每一次成功的试飞、每一份科技的突破,都是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承诺。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和平发展为目标,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2025年9月4日,草于成都)
孙荣刚简介
孙荣刚,江苏镇江人,大学学历,高级记者,资深媒体人。1976年参军,入伍铁一师二团,曾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95年调入中国三峡集团,专注于新闻宣传工作。
多次承担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及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来访摄影采访工作。在海内外媒体发表逾万篇(幅)作品。
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荣获中国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学术贡献奖、首届上海国际郎静山摄影奖、中国经济报刊“十佳记者”等百余项荣誉。
著有《梦想与现实的交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中英文版)等专著,合著《三峡工程环境报告》、《三峡图志》等,多篇论文刊载于核心期刊。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