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日
《茶轩诗话》
李增山
一种易被人接受的偏见
西方流行一句话,叫“愤怒出诗人”,很多中国人也接受这一观点。在中国也有类似的说法,如“国运衰,诗运兴”,“欢愉之词难工,穷苦之言易好”(韩愈《荆谭唱和集序》)等。能被人们接受,说明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一定的道理。但是,这些说法毕竟不完全符合事实,也不完全符合逻辑,是一种带有偏见的观点。历史上众多优秀诗人并非全是愤怒者,所写优秀作品也并非全是穷苦之言。中国诗歌的长河中,未曾见在国家昌盛时断流。陆游所说:“酒能作病真如此,穷乃工诗却未然。”(《曾原伯屡劝居城中》)易順鼎提出“我诗皆我之歌哭”,反对“歌又恐被谤,哭又恐招尤”。(《读樊山<后数斗血>作后歌》)这说明,只要求真,愤怒能出诗人,欢愉同样能出诗人。只有人正笔正,既敢写讽刺诗,又敢写赞美诗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真正的优秀诗人。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