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鹿鸣军(张国军)~采桑子·重阳节

采桑子·重阳节
鹿鸣军

青春易逝苍山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草地黄花分外芳。

 

岁华轮转枫林赤,霜染霞光。
两鬓银霜,换尽乾坤景色芳。



 

“霜染霞光”解析

      - 字面与意象:“霜”是重阳秋景的标志性元素,既写实深秋的寒凉,也暗喻岁月的痕迹;“霞光”则是温暖明亮的光影,可能是晨辉或晚霞。二者结合,既描绘出秋晨/秋日里,寒霜浸润过的天地间映着霞光的绚烂实景(如红枫、黄花在霞光与霜色中更显鲜活),又形成“冷(霜)”与“暖(霞光)”的巧妙对比,暗喻时光虽有磨砺(霜),却也能沉淀出明亮的光彩(霞光)。
       - 情感表达:没有因“霜”(岁月流逝)流露感伤,反而借“霞光”的明亮,传递出对秋景的喜爱,以及对时光沉淀之美的坦然——如同岁月虽带来痕迹,却也让生命/景色更有韵味。

 

“乾坤景色芳”解析

      - 字面与意象:“乾坤”泛指天地、世间,将视角从“草地黄花”“枫林”的局部秋景,扩展到整个天地间;“景色芳”则打破“秋萧瑟”的传统印象,强调重阳时节天地间的景色全是“芬芳美好”的,涵盖了红枫、霞光、黄花等所有秋景元素。
      - 情感表达:前句“两鬓银霜”点明个人岁月的衰老,此句却以“换尽乾坤景色芳”转折,将个人的“衰老”转化为“天地美景”的代价与见证——仿佛正是自己两鬓的霜华,换来了世间秋景的绚烂。这种“以小我衬大我”的表达,彻底跳出了“伤春悲秋”的格局,传递出豁达、豪迈的人生态度,也是对全词“重阳之美”的最终升华。

 


 

重阳散记

 

      风掠过山脊时,总带着几分时光的轻响。曾以为长青的苍山,也在岁岁轮回里染了浅淡的暮色,恰似指尖溜走的青春,留痕却不回头。又是一年重阳,往年的记忆还在心头打转,脚下的草地却已换了模样——遍野黄花迎着秋阳舒展,比春日的繁花更添几分倔强的芬芳,像是要把整个秋天的明艳都攥在花瓣里。

      日子随着霜风悄悄轮转,山间的枫林早已被染红,层层叠叠的红叶片片燃着,竟与天边的霞光融成一片,分不清是霜染透了林,还是霞铺满了山。抬手拂过鬓角,才惊觉青丝已悄悄缀了银霜,可再望向这满目山河,倒觉得这岁月留下的痕迹也值了——正是这几分沧桑,换来了眼前乾坤万里的盛景,换来了这重阳日里,最动人的秋光。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