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书法史,脱颖而出的不过这几十人!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历朝历代脱颖而出了一批书法名家,将书法推至艺术的高度。在书法圈里也经常会提到一些人和称呼,他们是书法圈内的名家,也是后人学习书法的楷模。喜欢书法,这些书法大家的称谓一定要了如指掌,默然于心。
钟王
指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二人。
钟繇
钟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法列为“上品之上”,唐张怀瓘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代表作《宣示表》《贺捷表》等。
魏 钟繇 《宣示表》
《贺捷表》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快雪时晴帖》 唐摹本,纵23cm;横14.8cm ,行书4行,28字。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何如、奉橘帖》,唐代双钩廓填本。
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姨母帖》
《远宦帖》又称《省别帖》,草书,6行,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因网页版面有限,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