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五师/王新明
半个世纪前的四川德昌,
摸爬滚打的新兵训练刚刚收场,
新兵分配的名单就上了光荣榜:
几十个新兵分到五师机械营一连,
看看新兵分兵榜,
张三、李四、王五进伙房,
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围绕身旁!
炊事新兵眼看着汽车机械开不上,
心里好彷徨。
把背包往床上一放,
老兵炊事班长来到大家身旁。
握手、问好、欢迎,
一席话说得心里好亮堂。
"小小炊事班,责任重大,
是我们发热发光作贡献的地方。"
“刀法能赛枪法准”,
“鸡蛋可比炮弹香”。
“分工不同目标同”,
“都是军旅献青春”。
“好好干,一年之后就轮岗”!
听了班长一席话,
炊事新兵心里有了阳光!
炊事新兵坐在床头抬头一看,
出彩的奖状贴在墙壁上,
炊事班:年度集体三等功!
炊事新兵心里暗暗发誓,
我们也要立功受奖,
献给我们的爹和娘。
星星、月亮还在半空上,
班长床前的闹钟就响当当。
起床!起床!
抹把脸,洗洗手,
炊事兵白围裙穿在身上,
大家一起进了伙房。
忙碌的身影:
切菜、洗菜、熬粥、烧汤,
揉面、制作、上笼、烧火,
日复一日,忙忙碌碌,
这就是炊事班的战场!
米饭,馒头,包子顿顿管饱,
清蒸,红烧,凉拌天天不同。
锅碗瓢盆交响曲,
油盐酱醋饭菜香。
一天,新兵炊事员值班,
早上把馒头做得金黄,
把玉米面粥熬成了疙瘩汤。
晚上,班务会上班长把话讲:
“饭菜做不香,战士们吃不好,
影响战士们身体健康,
影响战斗力,
你们要好好想想”!
说得新兵炊事员眼泪汪汪。
从此,大家心往一处想,
发奋学习厨艺就在心中藏。
看厨艺书,问做菜秘方,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南疆铁路,火热的战场,
战友们夜以继日施工忙。
夏天,高温酷暑,
温度计飙升到最顶上!
炊事班上午,下午,
就象战争年代支前忙,
用绿色保温桶,小推车,
把绿豆汤,凉茶送到施工现场。
司机战友们喝了,
伸出拇指说:好清凉!
天寒地冻的冬天,
为了确保战士们的健康,
滚烫的姜汤送到每个司机身旁,
一片热心肠!
虽说驾驶车辆施工的战友他们在施工前方,
炊事兵是在后方,
军旅青春就这样,
在不同的岗位上发热发光。
一年后,班长升了副排长,
炊事新兵把班长当。
责任大,做榜样!
杀鸡拔毛,破鱼,切肉,
土豆丝切得象头发丝一样!
大勺子炒菜在锅里翻滚,
菜炒得香又香!
记得那年全师厨艺比武,
炊事班长张连常报名进了比赛场。
一只鸡,宰杀,拔毛,开胸膛,
高压清蒸,红烧,小炒做三样,
一共十分钟,
评委们看一看,尝一尝!
动作快,味道香。
评选结果出来了,
张连常:一等奖!
三级厨师证书发在当场。
连队把三等功给张连常请上,
张连常还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连常把三等功证书寄给了爹娘!
张连常实现了小小的梦想。
新兵炊事员的军旅青春,
在炊事班放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