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菊花
经霜愈显骨格清,
不向东风借艳容。
篱落疏枝含冷月,
庭前瘦影立寒星。
香随雁字传秋信,
色共芦花映晚晴。
纵使零落成泥后,
犹留清气满江城。
菊 花 颂
秋意渐浓时,风里便有了清冽的味道。走在巷陌间,忽然就撞见一丛菊,挤在断墙根下,细碎的金黄缀满枝头,像被阳光揉碎了撒下来。
那一刻,便觉整个秋天都活了。
菊花是最懂秋天的。它不要春风的软,不要夏雨的绵,偏拣了这霜风渐紧的时节,把积攒了三季的力气,都化作一身风骨。你看那园子里的名品,墨菊如泼墨山水,紫菊似云霞初染,白菊更像落了满身的月光,沉甸甸压弯了枝桠,却偏挺着腰杆,不肯向寒风低半分。路边的野菊更不必说,无人浇灌,无人修剪,乱石堆里也能钻出来,星星点点连成片,把贫瘠的土地都染出几分诗意。
古人说“采菊东篱下”,菊总与隐逸相关。它不像牡丹那样张张扬扬地占尽春光,也不似荷花要依着碧水才显风姿。一把瘦土,一缕微光,它就能扎下根去。秋阳斜照时,花瓣舒展得从容,像是老者在檐下晒暖,半眯着眼,把世事都看得通透。偶有冷雨敲打着花瓣,打湿了的金黄更显温润,倒像是噙着泪,却始终不肯垂落。
最动人的是菊的香。不似梅香那样清冽刺骨,也不似兰香那样幽微难寻。菊香是淡淡的,混着霜气与泥土的味道,像母亲晾晒的旧衣裳,带着岁月沉淀的安稳。走在菊丛旁,那香气便悄悄沾在衣袖上,回家后脱衣时,还能闻到一缕秋的余韵,让人想起篱笆边的静,想起月光下的暖。
秋意漫过城墙时,菊便炸开了。坡上、檐下,层层叠叠的金黄漫成海,真应了“满城尽带黄金甲”。
细看那花,茎秆笔挺如戟,花瓣舒展似旗,风过处簌簌作响,竟有千军列阵的气势。不似春花娇柔,这英姿里藏着烈,把秋的萧索,都染成了壮阔。
等到北风更紧,百花早已零落成泥,菊却还在枝头坚守。即便最后被严霜打蔫了花瓣,那枯了的花芯里,也藏着来年的希望。就像那些在岁月里默默坚守的人,不求一时的热闹,只把真性情揉进时光里,待到繁花落尽,反而显露出最动人的底色。
秋深了,菊花开得正好。它们站在风里,不说话,却把整个秋天,都酿成了一杯醇厚的酒。
编辑:曾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