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画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

——阅读王于功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王于功

简介:
王于功,77年入伍铁道兵十师,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扇子书画艺术协会会员、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协会会员、安徽愚公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真草篆隶诸体皆精,兼善国画花鸟。作品先后入编《中国书画艺术博览》、《现代书画名家精品观止》、《当代翰墨书画大典》、《当代书画名家大辞典》等。

 

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西南边陲,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张庄寨镇。这里地域平坦辽阔,阡陌纵横一望无际,人民勤劳淳朴古风盎然。它承载着三国纵横的历史烟尘,铭刻着淮海大战的铿锵豪迈,是一片从元、明走来的肥沃热土。资深书画家、篆刻家王于功先生就出生在这个小镇下辖的一个古老村庄-王桥村。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对于王于功先生,按年龄,老耕当尊为兄长;按人品,那是我辈楷模;按学识,是我尊敬的师长;按艺术成就,我辈则常怀高山仰止之心。老耕与先生神交已久,在机缘巧合之下,曾与先生围炉畅谈、烹茶夜话,或畅叙、或碰撞、或唱和、或争鸣,思维纷飞,火花四起。那种意境,老耕常引为人生一快!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自古及今,在中国书画艺术的殿堂上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艺术大家,或长于书,或长于画,或长于诗词歌赋,但诗书画俱佳的不多。宋代东坡居士以诗书画皆佳而享誉古今,李志敏先生称他为“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可见诗书画都有成就的属于凤毛麟角。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及至当代,这样的艺术奇才也不多。但是,在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老耕遇到了王于功先生。就书来说,先生篆隶楷行草皆有涉猎;就画来说,先生主攻大写意。这算是书画皆长了。而先生还有一手绝活:篆刻。先生国学功底深厚,诗词赋楹联皆有可圈可点之作。这样算来,先生可称得上诗书画印俱佳的全才了吧。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既如此,怎样尊称先生就让老耕颇费思量,有点踌躇与忐忑。称兄长或者老哥虽然合于当代,也显得亲和,但总觉得少了点文气和意趣;称老师,有点俗气;称先生,于新时代来说有又有点略显迂腐。从现代百年的称呼沿革来看,清末到民国,在士人阶层,也就是当时所谓上流社会,对德高望重学有所成的人士,一般都取表字中间一个字加上一个“公”字或“老”字来称呼。例如:著名教育家张澜,字表方,人们尊称为表老;李宗仁,字德邻,人们尊称德公;白崇禧,字健生,人们尊称健公。而王于功先生,号愚公,老耕想,就取先生姓名中间的“于”字尊称为于公吧。三“yu”合一,三“gong”合一,音义融合,别有意趣,也能够表达老耕对先生仰之弥高的心曲。

于公的艺术道路始于农家,成于无意,盛于感恩。他那独步我等之上的诗书画印皆可触手的艺术天赋,镶嵌着感恩与施与、忠孝与善良、开拓与奋进、平和与淡然的人格烙印。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于公出身农家,境遇寒微,加上又遇到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时期,挨饿成为当时的常态,于公仅有三岁的小小生命之火随时有熄灭的危险。他倚在门口的土墙边,连撑起小脑袋的力气也没有。恰在此时,家住王老家的一位妇女,按照辈份于公应该称她姑奶奶,从婆家王老家来王桥村回娘家,看到于公那奄奄一息的模样,拿出了篮子里仅有的一块红芋。要知道,在那个一粒米可以当做一面旗帜挥舞的时代,一块红芋足以救命。拿出这块红芋,就等于有可能放弃自己的生命。于公得救了,才有了今天我们尊敬的书画家、篆刻家。所谓锦上添花何如雪中送炭。于公高堂感激姑奶奶的义举,无以为报,每年就做上几双布鞋,让于公送去,直到终年不曾停止。

直至今日,于公每每与诸亲好友奉茶闲谈,常常念及于此,眼眶湿润,慨叹不已。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老耕为什么一定要在此文中提及这五十年前的陈年旧事?那是因为这红芋和布鞋让于公小小年纪便懂得了做人的大道理。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堂课,是他铸造自己健全的人格、高贵的品行、纯粹的人际关系、抱素怀朴的艺术灵魂的精神矿藏和人文基础。没有这块红芋和布鞋便没有如今品德高尚,艺术炉火纯青的于公。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我常说,于公半生五部书,这便是他的第一部书。这也就不难理解我把红芋和布鞋当做这篇拙作标题的深意了,也就能够理解我的副标题为什么叫阅读王于功了。

于公常说,人一辈子除了父母必须感恩之外,有三种人也必须感恩:一是救命恩人,救你出苦海,无论长幼;二是英雄豪杰,救国于水火,无论男女;三是指点迷津,拨雾见日,无论是神还是人。正如古人所言:“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我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这便是于公修身、齐家、做事、交友的道德基础。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于公国学功底深厚,文学造诣甚佳。他自幼受国学熏陶,铸就了自己博大精深的知识范畴。最早接触的是欧阳寻先生那本破旧的康熙字典,石模板、尺牍本、线装,不仅边角翻卷,还有残页、损毁、油渍等。但就是这本残破的康熙字典,让他领略了中华文字的奥妙,并产生了浓厚兴趣。王桥村的老学究葛庆美老先生,老诗塾底子,是隐于荒村的高人,只因生不逢时才明珠暗投。他脾气有些古怪,一生就只用了一双半筷子。他与村人讲三国,那不叫读也不叫说,那叫吟唱,带着音韵,别有韵味。于公早年涉猎古文观止,便是老先生的恩赐,其潜移默化的重大影响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有关于公的文字功底和修养,老耕说一件小事,听友和读者诸君就明白了。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县城有一对夫妻,结婚三十周年,流行的说法叫珍珠婚,想庆祝一下。他们的名字呢,有可能萧县人都熟悉,碍于隐私就不说了,但是网名应该可以透露一下。先生叫潜龙伏渊,女士叫凤舞蓝天。他们撰写了一副对联:“潜龙伏渊滕四海,凤舞蓝天鸣九霄” ,夫妻俩的网名都嵌在对联里,很有意义。意思呢,是用这副对联庆祝一下珍珠婚。于是就拜托山水画家陈体杰先生求于公赐一副墨宝。

于公做事向来严谨而且古道热肠,觉得仅有一副对联似乎有点单薄。于是百忙中抽出时间,煞费苦心为此联撰写了一个题跋。老耕读罢,感觉古意盎然,文采飞扬,不禁生发出快意江湖的浩叹。或曰:

“三十年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三十年悲喜与共,恩赐相守;三十年流金岁月,互勉互利;三十年奋达拼搏,潜龙伏渊;三十年母慈妻贤,凤舞蓝天;三十年鸾凤和鸣,子女娇艳;三十年恪守孝道,高堂欣然;三十年追忆往昔,感慨万千;三十年汗水辛梓,家和月圆。双手捧起三十年,爱情事业,敬老抚子,美满华堂,自慰丰盈。幸哉快哉!”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此跋将双方网名嵌入,美句叠现,意境高远,文字凝练,锦绣华彩。其国学功底、文学造诣由此可见一斑。无需老耕再添足鼓吹,其汹涌的文意,想来诸君便可意会。就用古人的一句话来表达老耕的崇尚之情吧:“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民间词话》)。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于公的书法篆隶楷行草皆不惧,令我辈叹为观止。他的书法属于童子功,少年时代就在李永才老师的熏陶下涉足书法。也是一些残破的字帖,也还是买不起笔墨纸砚。他便以浩土为宣,江汉为池,枯枝草根为笔,临王羲之,临颜真卿,临所有能够找到的碑帖。用泪水擦拭灵魂,以思想荡涤世俗。其生活状态的平民化和精神状态的贵族化,让他的书法艺术造诣与日精进。

所谓天资铸就实,格局铸就势。于公年复一年潜入民间底层,在农家濡染和融入,那些山岗,那些土地,那些小麦、大豆、玉米、红芋,那些布衣草鞋,将艺术美的追求与生活最现实的部分相糅合。

只有低到尘埃里,才能遨游九天上。这便是于公诗书画印艺术造诣的真谛。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于公的篆书随他的性情,不急不缓,有情有意。

篆书分为大篆、小篆。小篆为李斯所创,也是秦始皇书同文的字体。形象性极强,历史背景复杂,风格迥异。篆书难度较大,不易驾驭。以于公为老耕所题斋号“不了”观之,其书笔划灵动,字体端正,笔法简约,书意流畅,其形有意,其书有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于公的隶书,追求汉代文化人浪漫潇洒的艺术审美精神,讲究技法规范化、线条装饰化、雅化和文人化。既有《张迁碑》的质朴奔放,浑厚博大,又有《曹全碑》的典雅华美,俊秀温润;既有隶书的质朴随意,又有人文情怀的流露;既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内涵,又有不拘一格的奔放品质以及阔达的自然气象。他的隶书具有接近生命本真的美和别具一格的美学价值。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行书的运笔讲究纵得出,擒得定,拓得快,留得住,飘逸有势,险中求平,左右挥洒,上下贯通,自然和谐。于公的行书写来行云流水,大小相间,从险势中增强动势,奇正相依,虚实对比,深得上述行书艺术技法之三昧。在此,老耕想用古人的一段话来对于公的行书作评:“谓行者,即真书之少纵略。后简易相间而行。如行云流水,稼纤间出,非真非草,高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字虽不连,气候相通,墨纵有馀,肥瘠相称。徐行缓步,左顾右盼,令有规矩。”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于公的画主攻大写意。其画的发蒙,也要追溯到其少年时代。令尊令堂为他将来生活打算,让他跟随来村子里做生计的民间画师学画床板子,是那种老式的木床,现在已经基本见不到了。都是一些吉祥的画面,如:喜鹊闹门、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等,奠定了他的艺术基础。以后师从薛志云先生学习大写意,三更灯火五更鸡,夏蘸汗水冬立雪,开启他对艺术迷雾般的顿悟。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其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既高度自我,又高度忘我。以我为起点,以我为终点。所谓以无为之法而达无不为之境,异曲同工。以水墨画法表现他的主观世界,以表现主义彰显他的艺术趣味,契合意、力、韵、趣的用笔四要,蕴含着他独特的人格修为和深厚的人文素养。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篆刻兴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有三千七百多年历史。人称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等。

于公的治印之路要从他的伯父说起。伯父那个时候用农村人的说法叫刻章的,没有刻意地什么艺术追求,就是为了生计,为了养家糊口。伯父对他说,艺多不压身,你学学刻章,挣点散碎钱,将来手里活泛点。于公从此走上了治印之路。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初中开始学刻字,只是为了生存,并没有什么艺术概念。刻字就得练字,在这个过程中才有了朦胧的艺术追求。

于公治印讲究豪放飘逸的书法意趣和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追求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实现篆刻艺术书法、章法、刀法三法完美统一。方寸之间融大千世界;方寸之间,看气象万千;方寸之间,讴田园牧歌。小小一方印,映照乾坤日月、人神襟怀。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青年时代的于公毅然走进军营,当了铁道兵,参加修建了成昆铁路等国家大型重点工程,为国家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用他的话说:“逢山筑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以苦为荣。”在入伍离开家乡的前夜,葛庆美老先生为他践行。老学究豆草铜壶煮酒,捋着五缕长髯与他纵论天下,颇有曹孟德刘玄德煮酒论英雄的味道。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纵观于公半生的艺术生涯,大部分时间都置身于火热的生活中,置身于老百姓中。红芋和布鞋,成为他艺术生命的基调和原色,仿佛千古沧桑融合在一起,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于公认为功夫在字外,字外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全靠体悟。艺术家要有使命感,用画笔、浓墨、刻刀抒写对生活、对民族、对生之养之那片热土的崇敬和赞美,那是一种对神明对因果的敬畏,是一种对艺术无法逃避的担当。书画家应该有高尚的人格,不攀附、不流俗、不受世俗的太多羁绊,对社会人生有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对大自然的内涵有独到深切的体察感悟。

他在最艰难的时候,曾经书写借用屈原一句话挂在墙上自勉自励:书道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以老耕以为,在一个深刻的灵魂里,即便是痛苦也不失其美。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老耕说于公半生五部书,是哪五部呢?姑奶奶的红芋和母亲的布鞋,铸就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观,这当然是第一部书;少年时代的艰苦跋涉,练就了他排难而上永不言败的意志和毅力,这是第二部书;遇到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也就是于公称为贵人的那几位,给了他艺术的熏陶和知识的滋养,这是第三部书;铁马冰河的军旅生涯,给了他热血奉献的家国情怀,这是第四部书。这四部书铸就了于公不同流俗的艺术灵魂。它无形而有形,它缥缈而筋骨毕现。它有山可靠,有树可栖;春赏花,夏纳凉,秋登山,冬赞雪。它是时代的产物,并必将因为超越时代而存在、传承和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不是说五部书吗?怎么只说了四部呢?这第五部书就是于公他自己。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前四部书于公融会贯通深究了一辈子,我等已经没有机缘去拜读。

而于公这部书,博大精深,内蕴浩繁,不是区区老耕能够参悟透的。虽然老耕穷尽半生但终是未能得其三昧。其深度、高度、长度、宽度和广度皆非我辈可以达到。正如后人对孔子的评价(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别人如山峰,经过努力可以超越;仲尼是日月,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超越。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大海欲观龙起处,高岗会有凤鸣时。老耕不才,愿送十个数字与于公:十分热情,九分独立,八分智慧,七分灵气,六分浪漫,五部大书,四种技能,三分悠闲,两个愿景,一片天地。

辛丑年夏月于西山不了斋。
 

红芋和布鞋铸造的艺术灵魂-阅读王于功

 

王于功自画

馀自幼酷爱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艺术,从魏晋以师古体,法汉碑以求古韵,临唐楷已知筋骨,追羲之已得飘逸,聆众友以悉其道。馀自知天性愚钝,故谓愚人也。几十年间寒去暑来,孜孜渴求,乐此不疲,期冀“笨鸟先飞”,效椎刺骨,头悬梁而为之。

子曰:幼之小志,夫之大志,非此而不立也。馀数十年如一日惜时如金,临帖练字,习画描线,刀镂金石,承蒙良师益友之点拨,眼界渐宽,识见日进,略知书法、绘画及金石篆刻之道;既须师古,还当与时俱进。遂而立志,恪守承继传统,求变创新,法不离度,书贵自然之理念,用樸茂稚拙之书风,舒吾心之情怀,张自我之精神面貌。

回首往昔,不尽感慨系之,诸师友德才皆高,常有赠益予我;严父慈母倾心滋养之恩,家人常有艰辛梓嘱,无以报之,唯有劣字数行,石刻数方,尚称端正,于是乎勉强试笔涂鸦,诚然顿首,附会古人风雅之以书会友矣!

馀才疏学浅,深知功力不逮,作品小菜得以刊印出炉,非馀勤勉聪明之功,实属众师友关心支持之果。借此自序、聊表谢意,肯请批评指正,是为序。

古萧愚人王于功 于聚贤阁灯下
 



      作者:耕天耘地


      编辑:舒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