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晨心语
无论在书法还是诗歌方面,我是主张不要“师古不化,泥古不移”,而致力于倡导创新的。“五四运动”以来白话诗的出现,对中国的诗歌创作起到了历史性变革的巨大意义。余从不反对别人写格律诗,亦肯定其形式的继承性与内容的时代性。我不写并不反对别人写,尊重别人的生活自由,这是余之选择!说起来,年轻时曾创作过百余首军旅生活抒情短诗,分别见诸于文艺刊物和报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朦胧诗的兴起,自以为跟不上诗歌发展脚步了,便金盆洗了手。甩净了手上水珠儿,个人精力主要转移到影视剧作品创作方面来了。随着年龄增大,过上了好朋友、全国著名电影评论家饶曙光倡导的“悠生活”,偶尔自由自在地写下几句应景寄情压上韵脚的话来,分行摆放,似乎很像格律诗,但桔生江南则为橘,生于江北则为枳,形其相似其实味不同。余之所以从不在小诗前面标上七律、七绝等,即不再想走传统格律诗的平仄路,心里却常哼唱着:“要挣断那井绳,牛铃摇春光……”哈哈,反正也不想在这方面有什么建树,只是寻求老境快乐而已,弄得“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那样学究气就适得其反了。因此认为:随意写,大家能看懂,即可以。人生,不可能哪个方面都是精英,平平凡凡才是真哦。说起来,今人承袭传统格律诗形式者如云似也,真心希望会有新时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有历史影响的人物大批涌现出来,翘首盼望着哦。
【阿晨拙墨: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也!
别让岁月的风霜雨雪濡湿了体现自己生命能量的柴禾,忘记了噼噼啪啪燃烧着才是自己生命的责任!——阿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