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风采

永远为毛主席增光——记湘潭县经委纪委书记杨汉云

  
 

永远为毛主席增光——记湘潭县经委纪委书记杨汉云


 

  (人物简介:杨汉云,男,汉族,1946年2月生,湖南省湘潭县人,1965年5月入党,中专文化。1963年12月入伍,历任铁道兵二团三营十一连通信员、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副指导员、连长,三营副营长、营长等职。1982年12月转业,先后任湖南省湘潭县青山桥区区委委员兼湘潭县青山桥派出所指导员,青山桥区委组织委员、副书记,青山桥镇副书记,湘潭县经济委员会纪委书记。)

  1982年12月。杨汉云转业回到了阔别近20年的家乡——湖南省湘潭县青山桥区。由于转业干部人满为患,没有安排行政职位,只挂了个区委委员的头衔。一个正营职干部,一个援越抗美战争出生入死的排弹英雄,一个受到毛主席多次接见的英模代表,转业回来只作这样的安排,很多亲朋好友都觉得不够妥当,都劝他去找找县里的有关领导。杨汉云对此一笑了之。他说:“组织上分配我当区委委员,是对我的信任,我只有干好的责任,没有挑三拣四的道理。过去的荣誉只代表过去,现在我回老家工作,更要为毛主席增光。”

  就是带着一辈子为毛主席增光的信念,杨汉云开始了他脚踏实地二次创业的历程。

  湘潭县青山桥区下辖9个乡,106个自然村,13万人,地处山区和丘陵地带,这里有湘潭县的“西藏”之称:“青山”不青,交通不便,老百姓生活贫穷。区委把最贫穷的晓南乡分给杨汉云作联系点。杨汉云在那里一住就是四个月。爬山涉水,访贫问苦,宣讲党的政策,寻找致富良策。没有花拳绣腿,没有华而不实。几个回合下来他就在老百姓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不到一年,杨汉云就被任命为湘潭县公安局青山桥区派出所指导员。

  上任伊始,盗窃、抢劫、强奸、流氓地痞等案子接踵而来。上级关于严打的指示也一阵比一阵紧。对于这个崭新的岗位,杨汉云完全是个“新兵”。连基本的办案程序——作笔录,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但是,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曾经被战火锤炼的战士。不懂业务他就以派出所的老骨干为师,虚心请教,不耻下问。青山桥区方园30平方公里,办案没有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走路消耗了不少时间。在部队时,杨汉云曾经从陕西白河买了辆自行车回家,但他不会骑。为了减少走路时间上的耗费,37岁的杨汉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骑自行车。不知摔了多少跤,腿上常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掌握了要领。从此,这辆从外省托运回来的自行车就陪着他走遍青山桥区的村村寨寨。山区全是土路或羊肠小道,路况极差,遇到下雨天特别难走,有时的路,一半人骑自行车,一半自行车骑人。就是这辆自行车为他带领干警办案争取了很多时间。

  大案要案必破,是杨汉云领导的青山桥区派出所基本的工作目标。为此,杨汉云和他的干警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1984年4月,明道乡四路村一位五岁女孩溺亡案,同年5月观山村书记家电视机被盗案以及后来的校场抢劫杀人案,都在很短的时间破案。笔者在采访中询问杨汉云,你领导的派出所连续多年破案率保持百分之百有什么绝招?他说,干公安这一行,其实没有什么绝招。我的体会还是有的,一是要懂点破案的基本知识。任何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总会留下蛛丝马迹,采集和搜寻取证,是破案很重要的环节。二是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案情就是命令。一有案子,就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就是通宵达旦,就是连轴转,分析案情,排查线索,案子不破不下战场。就拿观山村朱书记家电视机被盗案来说,他家依山傍水,单门独户。平时家里来人极少。当天住在不远处的老父亲过生日,一家人过去为老人祝寿,就是吃一顿面条的功夫,回来时家里电视机不见了。接到报案,杨汉云带着干警到他家察看,发现门有撬痕,其他就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根据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惯偷和流动作案的可能性最大。于是他们把侦察的重点放在有作案前科的人身上。很快,明道乡赵某近期的活动进入警方的视线,经过深入的调查走访,掌握了可靠线索。再经过与嫌疑犯的几次正面较量,赵某终于供出了盗窃电视机的事实:原来,这天赶场回来,赵某发现书记家房顶有电视天线,家里无人,就撬门进去用麻袋包走了电视。还有明道乡四路村五岁女童溺水案,开始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小孩不慎落水淹亡,也有人提出强烈的不同意见。杨汉云带领干警走访群众,取得许多线索,又经法医鉴定,确认是被害死,溺水池塘不是第一现场。谁害死了女孩?又是疑点重重。经过七天奋战,案犯——女孩的父亲被捉拿归案。原来,罪犯有两个女儿,为了传宗接代,希望再生一个男孩,就下毒手害死了女儿。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戏剧《七品芝麻官》说出的人生格言,演变到今天共产党执政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内涵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杨汉云牢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扑下身子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他当县经委纪委书记的时候,即将倒闭破产的湘潭县水泥厂是他的联系点。他每天乘20多公里的公共汽车前去上班,中饭就在职工食堂就餐。厂领导安排他到小食堂怎么劝就是不去。他深入到每个车间了解职工的具体要求,倾听他们的意见,然后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使每个职工的去向有了着落,切身利益得到了维护。水泥厂平稳地渡过了非常困难的时期。

  不伸手,不张口,任何困难自己扛着,不给组织上添任何麻烦,这是杨汉云对自已、也是对家人的要求。他的妻子是医院护士,是位助人为乐、任劳任怨的女同志。两个男孩年幼时,杨汉云在晓南乡工作,一出去就是十天八天甚至三四个月回不来,妻子上班,常 常加班,还要买菜做饭照顾年幼的孩子,实在不容易。有人劝杨汉云找找上级,把工作安排离家近点,对家里也能有个照应,但杨汉云总是一笑了之。

  去年春天,笔者在湘潭采访。杨汉云在县经委纪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已经一年。部队时的营长在地方打拼24年退

  休时仍是科级。提起这事,同桌聚餐的湘潭市经委主任深感吃惊。他主动提出帮杨汉云找找领导。杨汉云笑笑说:“算了吧,不张口,不伸手是我自己给全家订的规矩,我这一辈子对毛主席问心无愧也就够了。

  (作者:姚尚明原铁一师二团 原载《他们从军旗下走来》2008年9月长江文艺出版社)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