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刊

成昆铁路大会战【纪实连载】之 三十九

 


 



 

第五章     隧道领先,万马奔腾


第十二节     洞口塌旋,生死与共的大营救

 

  一、十八勇士舍身救战友

  这是发生在1966年12月的一件壮举。

  成昆线渔坝村3号隧道地处地震带,石质松散破碎、F值0.6,出口偏压,对施工不利。12月6日,隧道出口山体坍塌,约6000立方米土石从20余米高的山腰塌下,将洞口拱圈冲垮,下落滑移14米。

 


 

  (洞口塌方·选自铁道兵网网络)

 

  为尽快恢复施工,重砌拱圈,必须清除洞口堆积的塌方体。连续干了一天一夜,塌方清理进度不快。

  12月8日,团长徐成山亲自到现场指挥清方。当天下午15时许,当班的十七连副连长黄元辉带领一、二排清理洞口坍方。

  二排的战士在坍方体排成两行,掀、传较大的石块。

  15时40分,二排脚下的塌方体发出一声闷响,立刻陷出一个直径3米、深1.5米的陷坑,正在传递石块的班长葛发志、战士聂兴成、潘凤林、岳正金、周兴明被陷入坑内。

  一个奇异的现象发生了:陷坑发生了旋转并正在不断扩大旋沉,山上的落石也在不断下滚。

  站在远处的共青团员、副班长王明发边跑边喊:“快!上面塌方石头又下来了!”

  王明发飞奔过来,用肩抵扛住了一块下滑危石;共产党员二排副排长王天祥率众抢救战友,不到20分钟,将葛发志救出(已牺牲)。

  石坑在慢慢旋转下陷时,眼看陷坑中的战友同碎石一起旋转下陷,上面的战友心急如焚,接连跳下去营救。

  一场生死与共的大营救迅速展开。

  团政委魏逢春从四营营部赶到现场,同四连指导员严基合等5人爬到洞口,用钢钎清除头顶的危石,以防止滚落到陷坑中。

  突然,又从山上面滚下一块大石头,接着又塌下五、六立方米土石,砸伤5人,洞口堆积的塌方体出现第二次下陷,正在上面抢救他人的战士一下子陷进23人,当场15人被乱石埋住,多人被砸伤。

  这时,一排副排长陈卫金看到扩大的险情,急忙跑进隧道内喊人。

  石坑在间隙地旋转下陷,指战员们争分夺秒同灾害作殊死搏斗。17连战士雷金方,身上绑上了保险绳,在不断下沉的旋坑中,三进三出,同志们称他是活着的蔡永祥。

  另一位没有当班的17连副连长张弟裕闻讯后,迅速赶到现场参加抢险。张弟裕先是用双手猛力推开滚向坑内的大石块,两手的虎口被撕裂鲜血染红双手,来不及包扎,又返身冲向陷坑救战友。

  后期赶来战友们奋不顾身跳入陷坑,接力式地将埋在碎石的同志一个一个从坑中拉出。但仍有王明发、冯正玉、黄昌贵3人半身埋在下陷的土石中。

  负责在洞口开卷扬机的机械连战士车强武也投入了战斗,他跟副连长张弟裕再次冲进不断下旋的陷坑,用力扒开冯正玉和黄昌贵身边的乱石,他们用生命与下旋的陷坑争速度、抢时间。在上面营救的同志手拉手,组成“人链”,使尽全力,将冯正玉和黄昌贵从死神手中抢救出陷坑。

  正当张弟裕和车强武在抢救王明发的时刻,随着一声沉闷的声响,可怕的第三次下陷又发生了:眼看快要被救出的王明发又被石旋埋了半身,副连长张弟裕、战士车强武半截身子也陷在乱石中。徐团长指挥抢救,立即又有两个战士跳入坑中参加营救。16连战士杨登辉,在坑边看到上面斜坡上的一块足有200多斤的大石块在滑动,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奋不顾身地扑上去,用双手抱住大石块,挡住了石块的下滑,自己的右手被石块压断。

  时间如飞速运转的火轮,战士们与时间赛跑,在陷坑中拼命地用手扒碎石,手指出血了,有的指甲脱落了,全然不顾。

  战士车强武被营救出来了,现场一片欢呼声。但因伤势过重,车强武已停止了呼吸。 塌旋在继续,陷坑不断扩大下沉。

  此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眼看张弟裕、王明发两个人越陷越深,团长徐成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推开身边保护他的战士,要往坑里跳。两边的战友拦腰抱住他喊到,“不行,你不能跳!不能往下跳!”徐团长一边挣脱,一边失声痛哭。

  这时,一个震撼的声音令人无不为之动容:

  “同志们,停止抢救!这里太危险,请你们赶快离开!”张弟裕以命令的口吻向抢救他的战友们疾呼。

  “为成昆线,为国家牺牲,光荣!”张弟裕在坑中大声高呼。

  魏逢春政委冷静地与徐团长说:已经有16个战友被陷坑埋没了,塌陷在继续,险情在扩大,天色已晚,张副连长的精神伟大,判断也是正确的。

  旋陷已无法阻挡,为减少无谓牺牲,团首长果断发出了停止抢救的命令。

  一些激动的战友不听命令,要继续往坑内跳,被团长严厉制止了。

  王明发也在陷坑中使着力气喊道:“我不行了,你们快走!”他竭力用露在外面的手,推开抢救他的战友。

  被埋了大半个身子的张弟裕对身边的战友说:“我床头上有个钱包,作为我最后一次党费。”

  抢救被迫停止了。张弟裕在坑中断断续续地说:“我想看一看毛主席画像。”

  抢救现场一片寂静,黄昏笼罩着大地。

  坑中一个战士从口袋中掏出毛主席语录本,打开屝页中的毛主席画像,递到他的面前。这时,站在陷坑上面的战士打开隧道用的三节手电筒。一道明亮的光束照在毛主席画像上,张弟裕对着毛主席画像,激动地高呼“毛主席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张弟裕烈士·选自《万水千山只等闲画册》)
 

  坑中的战士奉命撤离。无情的旋坑再次下旋,夺走了我们两名伟大的铁道兵战友的生命。

  张弟裕与王明发的壮举令在场的每一个人潸然泪下,许多战友失声痛哭。

  面对艰苦,重担抢着挑;面对危险,冒死抢着上。18勇士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苦在一起,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凝聚力;生死与共,能铸就铁道兵独有的向心力。一首《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就能把互不相识的铁道兵凝聚在一起,这不是当代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吗?

  参加营救的同志发扬了一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分别受到了记功与嘉奖。

  为表彰张弟裕、王明发奋勇当先、英勇献身精神,一师党委给他俩追记二等功。

  二、认真总结,隧道如期贯通

  师党委指出:指战员们在大塌方面前,为抢救战友所表现出来的前仆后继大无畏革命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但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作为领导,应该认真地检讨、总结经验教训。

  挫折无疑是个很好的老师。

  师作训科与四团军务股、作训股等单位,组成了调查总结小组,展开认真的总结工作。

  一是,在施工组织方面,我们是有严重缺陷的。在施工设计中,明确F值为0.6。这表明隧道处于松散坡积层,松散体常常沿基岩面发生滑动。洞口斜坡上的岩面,经风化后崩落堆积在斜坡脚下而成岩堆。岩堆的特征是:大小块不一,易透水,边坡不稳定,易发生移动。隧道开挖前,地层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开挖后,导坑周围的地层失去了部分支撑,原来的稳定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即发生变形、开裂、坍塌等显著变动。因此,我们在施工组织上,对地质情况并没有认真研究、吃透,防范措施不到位。

  自8月起连续发生塌方。5日坍塌土石400多立方米,将四团16连25人堵塞洞内。经营救,所有被困人员从洞内通风管爬出。9月12日坍塌800多立方米,幸好没有造成大的伤亡,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团工程师丁祥顺指出,接下来的隧道施工,在松散坡积层,应高标准,严要求地执行以下施工要求:开挖进洞后,要尽快支撑及衬砌,暴露时间过长会使地层压力得到发展。爆破作业应注意控制装药量及起爆顺序以减低震动。

  F值较低时应特别注意三点:一是,加强支撑。横梁、立柱要密贴,结构要牢固,纵、横撑位置要得当并互相顶紧。特别是背顶工作,一定做到填塞有顺序、填满及楔紧。必要时应在支撑底部加底梁,顶面及侧面均以背柴木楔紧。

  二是,洞口偏压要采取相应措施。洞口岩层的倾斜状态对施工影响很大。隧道出口的岩层倾向洞外,非常容易引起仰坡坍方。12月6日,隧道出口6000立方米土石从20余米高的山腰塌下,将洞口12米拱圈冲垮,就是岩层的倾斜洞外造成的。

  我们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洞内施工采用小导坑引进,由里向外扩大、衬砌作业,以尽量避免和减少对地层的扰动。

  第三,处置大量塌体形成的下旋式塌陷没有经验,没有任何准备。大量塌体形成的下陷时措手不及,造成参加营救的人员不断地陷入旋坑,形成越救伤亡越多的相反结果。今后发生类似重大抢救事件,应该建立二级指挥机制,一个现场指挥,一个宏观控制,实施积极抢救与科学抢救相结合,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四团向师呈报了《关于渔坝村3号隧道出口抢塌方施工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检讨报告》。

  与此同时,隧道开始恢复施工。特别强调在松散坡积层地质开挖的具体要求。

  16连战士杨登辉右手被滚落石块砸断,在医院刚打上石膏,就要求出院。他说:“右手断了可以用左手干!”一时间,班、排和个人的求战书飞向各连党支部。

  17连战士雷金才,腰间别着副连长张裕第留下的、柄把上刻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斧子,支排架,打钯钉,在工地上白天黑夜的猛干。指战员们严格执行“导坑尺寸缩小、控制装药量及起爆顺序、及时支撑、背顶填满楔紧、衬砌跟上”的特别要求进行施工,隧道如期贯通。

  列车从渔坝村隧道飞驰而过,车轮与钢轨奏出时代的旋律。这是一部用生命铸成的旋律,渔坝村隧道才显得格外庄严雄伟。

  三、18勇士英灵永存

  埋在旋坑里的烈士遗体是否找到?是什么原因产生奇怪的塌旋现象呢?

  笔者一直想弄清这两个问题。

  2017年7月去成都参加了一个战友聚会,正好有几位四团的战友参加。原四团汽车连战友赵克忠告诉了我。

  当时16连、17连担任出口主攻。一次,赵克忠曾与战友何建华前往营部材料库领施工器材,并利用领器材的机会,去探望他们原来一连的老领导、时任十七连副指导员陈荣学。

  营部在距隧道300米顶部的陡坡台地上,材料库距隧道出口工地约250米的弯道小平地依山搭建。17连出口那头的施工现场山势陡峭,场地十分狭窄,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平台搭在隧道顶部陡坡上。施工平台的立柱和梁使用圆木搭建,上面铺设木板,以钯钉连接加固。混凝土搅拌机架设在施工平台上。在施工便道右侧路边有个料场,水泥、河沙、碎石等大宗材料,一半堆在便道路边,一半堆在搭建的平台上。浆砌的施工水池就在便道旁,环境十分险峻。

  在重力和搅拌渗水的多种原因叠加下,催生和加剧了边坡垮塌的发生。

  木制栈道与平台用钯钉连接。栈道与平台与数千方塌方的泥土石块一起垮塌,圆木、木板连体交错,泥土和碎石不能迅速下塌,形成漏斗效应,产生三次大的旋塌。
 



 

  (洞口材料堆场与施工机具布置十分困难·选自截屏)
 

  遗体全部找到了,为18名英雄开了隆重的追悼会。

  他们是:

  张弟裕,铁一师4团17连副连长。

  王天祥,铁一师4团17连副排长。

  王明发,铁一师4团17连副班长。

  罗怀明,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刘昌炳,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王茂文,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周宗礼,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邓成银,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赵家友,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潘凤林,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周兴明,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李益清,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黄德全,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李 聪,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岳正金,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车强武,铁一师4团5连战士。

  葛发志,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聂兴成,铁一师4团17连战士。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千里成昆线,千名血肉躯。

  2004年7月,重庆籍1963年入伍的铁一师四团政治处干事刘光阳、老兵杨江海等8名同志,一起重走战斗过的地方。他们第一次回成昆线。

  到了禄丰县金山铁道兵一师陵园,他们首先在陵园的纪念碑举行了集体拜祭仪式,然后一一悼念在塌陷中牺牲的战友。杨江海看到同一个排的新战士周忠礼的墓碑,猛地一下扑了上去,双手抱住石碑失声痛哭,喃喃地说:“小周啊,杨老兵来看你了!要不是我先调到营部通讯班,可能就是我躺在这里了!”

  他们在每个烈士的墓碑前撒上小白花,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行行热泪从8位老兵刚毅的脸颊淌下。

  告别了,亲爱的战友。

  铁道兵战士修筑成昆线渔坝村3号隧道的悲壮与辉煌,被历史匆匆地雕塑在这里。18勇士,18座沉默的坟茔。

  岁月的冲刷可使碑文斑驳,然而它却抹不去同帝国主义争速度抢时间而奉献生命伟大壮举嵌在心中的烙印。

  1966年匆匆过去,这一年,是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这一年是惨烈悲壮的一年,这一年也是可歌可泣的一年!

  1966年这一年,铁道兵部队为成昆铁路牺牲了350名指战员。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洪承惠,1944年7月出生。1962年入伍。铁道兵一师历任战士、班长、干事,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1978年转业。历任科员、镇长、街道办主任等职。2004年8月退休后,立志全力写好《成昆铁路大会战》。
 


 


 



 

首发:铁道兵文化网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