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铁建

长津湖战役背后的隐形部队: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铁一师

  


 

党史回眸

  1949年10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1954年,最高人民检察署改名为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近,电影《长津湖》热映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对手
展现了强大的红色信仰和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在这场“立国之战”中
中铁十一局的前身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
作为铁道部队中入朝最早的队伍

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有力保障了志愿军后勤物资供应
彻底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
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5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其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成立,铁道兵团第一师入编志愿军序列,参加抗美援朝。

 



铁道兵奔赴朝鲜战场
 

      铁一师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相继担负京义线、满浦线平元线铁路保障任务,并一度前进抢修至东线议政府和西线临津江畔。指战员在极端危险、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与狂轰滥炸的敌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同兄弟部队一道,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三一七”公里地段——西线的咽喉
 



在艰苦环境中抢修铁路
 



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抢架钢梁

 

       据不完全统计,全师共抢修、新建、复旧加固桥梁280座次,延长11.08公里(其中37座无长度记载),线路107公里,通信线路4931条公里,给水63站次,隧道、涵洞10座,完成土石方82.72立方米。1953年11月11日,部队奉命从朝鲜回国。

 

 

英雄辈出

 

“登高英雄”杨连第



“登高英雄”杨连第
 

  1950年,杨连第随部队入朝作战,任志愿军铁道兵1师1团1连副连长,多次出色完成前线抢修任务。在朝鲜平安南道清川江大桥抢修任务中,他带领一个排搭设浮桥11次,提前修通清川江大桥,有利地支援了前线作战。1952年5月15日,“登高英雄”杨连第在指挥连队抢修清川江大桥时,不幸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而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


 

  “人体螺丝钉”史阜民



史阜民冒着生命危险用扳手代替螺丝钉,坚持一个半小时,使18辆列车安全通过
 

  1951年12月,一师二团五连连夜执行抢修大桥任务,在连接最后一根钢轨时,发现两根钢轨无法对接。在18列满载军用物资的火车进入车站急等过江的紧急情况下,史阜民用螺丝扳手的尖端代替螺丝钉插进钢轨接头处的孔眼,使出全身力气抵住螺丝扳子,直到火车顺利通过,保证了军用物资按时运到前线,被誉为“人体螺丝钉”,荣立一等功,荣获志愿军二级英雄称号,并被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拆卸定时弹大王”李云龙



李云龙冒着生命危险拆卸定时炸弹
 

  1951年11月至1952年3月,李云龙一人就拆卸了34枚定时炸弹,并教会了13名同志,分散到各连成立拆卸定时炸弹小组,先后共拆卸47枚定时炸弹,大家都称他为“拆卸定时炸弹大王”,荣立一等功,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战士二级荣誉勋章”,志愿军铁道兵团授予他“二级英雄”称号。


 

一等功臣

 

刘长岭  杨风余  韩福堂  王清源  霍永福
尹广珊  赵文彩  姜发玉  李万华  赵洪钧


 

杨连第连




杨连第连
 

  铁一师一团一连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出色完成了鸭绿江便桥、沸流江大桥、龙津江正桥和清川江大桥的抢修任务,1952年5月15日,该连副连长的杨连第在清川江大桥指挥抢修时不幸牺牲。志愿军总部追认他为“一级战斗英雄”,记特等功,命名连队为“杨连第连”。


 

  英勇善战先锋连
 

  铁道工程第六师十七团六连于1953年1月随全师入朝,担负电殷线龟价段新线路抢建,提前6天完成清川江桥施工任务,为全师任务完成创造了条件。志愿军新建铁路指挥局授予该连“英勇善战先锋连”称号。


 

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
 




 

前进抢修



抢修大同江桥
 

  大同江便桥是一师入朝后抢建的第一座便桥。1951年1月1日,一团投入施工,朝鲜铁道联队两个连配合。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地面冻层深达50厘米,江面冻层50~60厘米。便线土方1.6万立方米,便桥结构采用木笼草袋填石基础,夜间施工。指战员克服冬季夜间施工困难,每次坚持在冰水中安放木笼1个半小时以上。开展革命英雄主义竞赛和工地立功活动,先后创造了“掏心挖土法”和“吊杆弃土法”,加快了施工进度,于26日顺利通车。竣工当天下午2时,敌B-52轰炸机12架突然袭击大同江附近部队,各连均有伤亡,其中一连战士牺牲5名,轻、重伤20余名。

 



抢修沸流江大桥

 

      同月,沸流江桥被敌机炸毁,12孔梁7孔落江,5孔移位,1月19日二十一团以大部分兵力投入抢修。期间,师派杨连第现场指导拼组及架起钢梁工作,巧妙利用敌机轰炸间隙,白天出工,工效不断提高,提前三天于28日修复沸流江桥。2月4日该桥再次被炸,师令一团同时抢修正桥和新建便桥。于14日开工,3月5日便桥竣工,期间敌机不断轰炸,部队中挖、拉定时炸弹的英雄事迹层出不穷。抢修中,五连9小时扣轨19孔220根,4小时铺桥面125.8米,创造黑夜抢修记录,荣立集体三等功。

 



杨连第“二次登高”

 

      在抢修龙津江桥中,“登高英雄”杨连第冒着敌机骚扰,勇敢地沿着一根下垂钢轨攀登上18米高的孤立桥墩,取下墩顶40余根方木解决施工急需,杨连第第二次登高消息迅速传开,给全团指战员以莫大鼓舞。后因连降大雨,停修正桥,改修便桥,二十一团转移至汉浦,与一团合力抢修龙津江便桥。

 

 

防洪保桥
 



抗美援朝时期抢修铁路示意图
 

  由于战役形势的变化,我军由运动战转为持久战,1951年6月10日,师根据兵团命令,停修龙津江便线便桥,转满浦线执行防洪任务。管区自妙香山至满铺,全长207.082公里。

       一团担任价古至妙香山段,重点为清川江、熙川江正桥加固。

       十一团担任满浦至梧毛老段,重点是秃鲁江第五桥加固和修建便桥。

       二十一团担任价古至梧毛老段,重点是秃鲁江第二、四桥、化京川加固和建两座便桥。

 



修复后的清川江大桥通过第一列军用列车
 

      在抢修东清川江桥过程中,兵团司令员李寿轩亲临现场督察,师长刘克冒雨指挥,团长王万祥直接组织抢修。当时,一团一连被隔于两岸,与团指挥所联系中断。党员马德友,只身渡洪,往返数次打通联系,并于朱玉法等同志连续20余天运送抢修材料。经杨连第提议并于领工员李振远共同研究,用150个汽油桶组架水上浮桥。二等臣杨风余创组工字梁双臂架桥机,解决架梁无架桥机困难。经过全体指战员的不懈努力,东清川江桥顺利通车。



粉碎“绞杀战”
 

 

电影中敌机轰炸“三角地区”

 

      反“绞杀战”期间,三角地区(京义线新安州至渔波及满浦线顺川至价川)是敌封锁重点,根据兵团指示,铁一师二十一团开进三角地区。部队提出“上午炸,上午修,下午炸,下午修,不欠帐,当晚通车”口号,充分利用白天轰炸间隙,冒着敌机扫射抢修,涌现出李云龙等一批卸定时弹能手。该团在抢修中开展的合理化建议运动和创造的“复轨器”、“翼式跳锤”、“活动螺丝板子,在全师进行推广。

 



坚守百岭川大桥

 

       在满浦线百岭川大桥,铁一师一团九连自1952年2月9日起起坚持抢修76昼夜,遭到轰炸26次,美军投下炸弹7000多枚,累计炸断桥梁34孔680延米,先后伤亡99人,撤出时全连仅剩40余人,4月底,十一团三营接替九连坚守阵地。经部队英勇抢修,虽全通车夜较前减少,但抢过列车数量并未下降。


 

英雄的足迹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来源:中铁十一局集团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