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铁建

中铁十二局迎来陕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平安百年品质工程集中观摩

中铁十二局迎来陕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平安百年品质工程集中观摩

         要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传承、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设全媒体,更加注重网络内容建设,让网络空间正气充盈。

——习近平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的讲话

        11月28日,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现场会在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承建的眉县至太白高速公路项目举行。来自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陕西交控集团、省公路局、省交通工程质监站、宝鸡市交通运输局,以及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的相关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100多位代表,来到眉太高速公路马耳山石头河特大桥,集中观摩了50米公路箱梁制运架一体化施工技术创新和桥梁高墩爬模工装等特色亮点。

建设掠影

        巍巍秦岭,醉美太白。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无数壮美诗篇。作为陕西首个“交通+旅游”融合试点项目,眉太高速公路全长74.6公里,镶嵌在秦岭茫茫群山之中,犹如一条玉带蜿蜒盘旋青山绿水间,成为连接关中和陕南的交通大动脉。中铁十二局集团四公司承担眉太高速公路10.36公里建设任务,主要工程包括隧道5座、桥梁7座、路基2段和互通区1处,桥隧比高达91.38%,建设环境复杂,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观摩现场

        聚焦打造陕西公路市场品牌标杆项目,项目团队先后在公路长大隧道、桥梁墩身和箱梁制运架施工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他们依托太白山隧道等重难点工程,开展秦岭地区长大隧道专项施工,创新应用了隧道衬砌拱顶带模注浆、隧道自行式液压栈桥及仰拱整体式模板等新型施工工艺,显著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依托全线重难点工程——马耳山石头河特大桥,开展公路桥梁薄壁空心墩关键施工技术课题研究,全线率先使用空心墩爬模施工技术,创造了墩柱月进度400米的全线施工记录在陕西公路建设中首次创新应用5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制运架技术,围绕50米公路箱梁制运架一体化施工,创新应用了不锈钢液压模板等装备,工程施工效率和实体质量始终走在全线前列。

        观摩人员了解新型桥梁工装设备

 
“一桥全新”引领全线
 
        受秦岭山区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影响,项目桥梁工程数量多、规模大,其中马耳山石头河特大桥全长1521米,桥墩最高达83米,薄壁空心墩53个总计3241米,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马耳山石头河特大桥

        在大桥建设过程中,他们创新应用重型爬模工装开展薄壁空心墩施工。该重型爬模工装集液压操作系统、定型钢模板、一体化全封闭施工平台和喷淋养护系统于一体,一键即可实现模板爬升、喷淋养护和安全防护。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平均日施工速度可达1.5米,操作简单方便,爬升平稳快速,施工效率高。

重型爬模工装

        在持续推进桥梁标准化施工的同时,项目建设者应用钢筋加工数控一体机、钢筋笼自动焊接、桩头七步环切、箱梁防上浮装置、桥面超声波激光摊铺机、盖梁一体化作业平台和防撞护栏台车等二十余种新型施工设备、技术和工艺,有力打通施工关键环节,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保障了施工质量。

        如果说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考验的是技巧和耐心,那么50米公路箱梁制运架就是毅力和意志力的考验。 “与同跨径公路T梁比较,50米公路箱梁外形美观、结构整体刚度大、安装便捷,施工效率较高。”项目经理杨守培介绍说。在箱梁预制生产过程中,建设者采用不锈钢液压模板、智能化养护系统等装备,使用高性能混凝土,严控混凝土浇筑施工,有效提升箱梁外观质量,增强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预制梁场

        50米公路箱梁梁高2.6米,最大单片梁重267吨,这个重量在公路架梁领域屈指可数,加之马耳山石头河特大桥桥隧相接,架桥机需穿越小曲线半径的马耳山隧道开展架桥施工,现有的设备已无法满足施工需要。

架桥机穿隧施工

        他们结合现场实际,完成架桥机的选型优化和定制工作,采取优化支腿与主梁角度、减小双导梁间距等措施,顺利穿越小曲线半径的马耳山隧道,成功完成马耳山石头河特大桥首孔架梁作业。率先编制形成了50米箱梁设计、施工技术规程,为同类型桥梁50米箱梁制运架、大吨位架桥机穿越隧道、桥隧相接首孔箱梁架设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一隧十线”打造标杆
 

        眉太高速公路全线设计隧道共8座,四公司项目团队共承担5座隧道施工任务,其中太白山隧道全长5259米,是全线控制性节点工程,属于高风险特长隧道,其洞身穿越段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围岩稳定性差、涌水量大、地质构造复杂,整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依托太白山隧道、马耳山隧道等重难点工程,形成了“一隧十线”的公路工程长大隧道全过程标准化施工体系。

太白山隧道

        “通过推行超前地质预报作业线、开挖作业线、支护作业线、喷锚作业线、仰拱施工作业线、防水板钢筋作业线、二衬作业线、检测作业线、养护作业线和沟槽施工作业线,实现隧道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创新形成‘一隧十线’施工模式。”项目总工程师刘可欣介绍说,应用“一隧十线”标准化隧道施工体系,显著提升了隧道施工工序衔接,降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提升隧道施工质量。

“一隧十线”施工亮点

        为有效防止隧道质量通病,针对钢拱架加工合格率低、初支平整度差、锁脚及超前小导管打入角度难控制等一系列质量管理难题,他们创新使用防水板红外线激光定位仪、防水板电磁焊机、隧道电缆沟槽边墙一次成型液压台车和喷射混凝土刮平装置等工装,提升隧道施工质量。

新型工装

     “结合现场实际优化了二衬防水板设计,将纵向排水管在施作仰拱填充时提前预埋在填充面下10公分位置,将横向排水检查井改进为敞口施作。”杨守培介绍说,该举措提高了隧道防水效果,节省了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工程外观质量。

        行百里者半九十。眉太公路项目建设者将聚焦攻克工程重难点,全力把实战攻坚技术转化为创新“制高点”,加快成果转化,实现科技赋能、科技提质,将眉太公路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质量优良、运行平稳、人文和谐的精品工程,推动实现“一路通秦川,建功新时代”的百年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