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们架设的桥梁:边疆地区的铁路



 

  我们架设的桥梁:边疆地区的铁路


       包兰铁路东段公庙子至银川437公里由铁道兵修建,沿线河渠纵横,两次跨越黄河,桥梁93座,4260延米。其中三盛公、三道坎黄河大桥,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
 

图片
       三盛公大桥桥墩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管桩承台,采用蒸汽打桩机射水沉桩法施工。
 

       三盛公黄河桥,位于内蒙古磴口县三盛公镇西北,全长682.5米,由12孔55米下承式钢桁梁组成,桥梁基础施工采用蒸汽打桩机射水沉桩法,入土深度30至50米。全桥需要36米左右的钢筋混凝土管桩408根,总长近15公里。独立桥梁团于1957年3月1日开工,1958年6月15日建成。三道坎黄河大桥,全长340.6米,由3孔55米下承钢桁梁和6孔28米钢板梁组成,桥墩为混凝土沉井基础。由铁道兵二师承建,1957年7月1日开工,1958年9月9日建成。
 

图片

独立桥梁团正在拼装起重龙门架。

 

图片
夜间紧张施工的大桥工地。

 

图片
       为铺轨队跨过黄河顺利南进,独立桥梁团奋战16个昼夜,架起三盛公黄河便桥,图为三盛公黄河便桥通车的情景。
 

       这两座大桥建设过程中,曾遭受黄河冰汛。 1958年春,铁道兵进行了一场37个昼夜的破冰防凌战斗。当时,黄河大小冰块排山倒海汹涌而至,满河奔流,涌向大桥施工现场。炮兵用炮弹轰击,铁道兵拉响导火绳,无数炸药包飞向河心。当一块面积上百平方米的冰排插入河岸形成冰坝时,战士们身背炸药包跳入冰河,攀上冰排,安置巨量炸药爆破,冰坝崩裂,化险为夷。这次史无前例的“破冰战”,炸碎冰凌30多万立方米,保住了大桥的安全。
 

图片

担负全长349米的三道坎黄河大桥施工的铁道兵二师展开劳动竞赛,加快了施工速度。
 

图片

春融开始, 黄河冰凌危及大桥。部队组织突击队在上游扒冰堆、炸冰凌,奋战37昼夜,保证了桥基安全。
 

图片
       与洪水搏斗,战士们排除障碍,保护桩基。
 

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哈格段经过沙漠、戈壁、草原、沼泽等不良地质地段,桥梁292座,延长8.128公里。
 


 

       盐湖表层是又厚又硬的盐壳,下面是20多米深的卤水结晶盐。担负施工的铁道兵七师三十四团指战员和科研工作者共同试验,采取以沙治盐,打挤密砂桩的方法,打进砂桩5.7万根,总延长13.5万米,灌砂5万立方米,在盐湖上筑起一条牢固的晶体路堤,被称为不见桥墩的万丈“盐桥”。图为挖盐壳,建路基。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91公里穿越盐湖,部分地段基地承载能力不足。经过科研单位和铁道兵的共同努力,采用“饱和粉细砂挤密桩加固地基”技术,共完成砂桩56628根,延长134973米,灌砂49652立方米,保证了路基质量与行车安全。此项技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铁道兵作家记录当年盐湖上筑路的作品,一般都称之为“盐桥”——因为桥梁最重要的“元素”是桥墩,盐湖路基下的砂桩类似桥墩无异也。

 

藏族同胞来到大桥工地,参观部队架梁。
 

  南疆铁路476.5公里,沿线高山洼地,戈壁沼泽,地形变化多端 ,桥梁461座,延长17.719公里。 全长438米的开都河大桥是全线重点工程。开都河古称“流沙河”,《西游记》中“猪八戒大战流沙河”就是这里。大桥采用钻孔桩基础施工,每个桥墩要钻6个直径1.1米、深30多米的桩孔,全桥12个桥墩,需打桩孔72个,任务艰巨。担任施工的铁道兵第六师第二十七团一营,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开工初期,将“一”字形钻头改用三叶钻头,避免了粘土卡钻和砾石打钻,提高了施工效率。水下承台施工,一时无钢钣桩,他们改用钢筋混凝土薄壳沉井。
 


       开都河大桥,铁道兵六师战胜狂风恶浪,向水下打进直径1.1米、深30多米的桩孔72个,灌注混凝土,建起桥墩。
 

      这里,摘编席华亭回忆南疆铁路《丝绸古道铺新路》中“打捞钻头”的故事:5名战士先后十几次潜入孔径1.1米、深2米的泥浆,连续奋战6个小时,完成任务。设身处地想象,怎能不感动而对英雄的铁道兵深怀崇敬与热爱! 一天下午,5连1排的战士正在钻4号墩的5号钻孔,突然钻头在离水面5.7米的地方脱落了。凑巧,钻头打捞器又在几天前损坏未修好。如果不及时打捞,沉淀的泥浆和流沙就会把钻头卡死,使钻孔报废。要保住钻孔,唯一的办法,只有派人潜入钻孔的泥浆里,用钢绳套住钻杆,然后再用卷扬机吊出钻头。 钻孔内是高浓度的2米多深的泥浆,孔壁又随时可能坍塌,钻孔直径只有1.1米,人潜下去套钢绳,有多么大的危险啊!但困难和危险吓不倒战士们! 下午6点,1班战士牛福德抢先下到钻孔内。因为泥浆浮力太大,他的潜水能力又差,拚死拚活刚摸到钻杆,气就憋不住了,只好爬上来。 牛福德下钻孔失败后,早已做好准备的2班班长陈金波又一个猛子扎下去。由于用力过猛,冷不防一头撞在孔jiu壁上。他咬紧牙关,忍住疼痛,好不容易才抓住钻杆,当他用钢绳去套钻杆时,只觉脑子“嗡”地一响,再也憋不住气,抓住钻杆的手不由自主松脱,又一下从泥浆里上来。 陈金波就这样连续5次潜入泥浆中,都没能把钻杆套住。 晚上9点,1班班长黄胜祖又潜入泥浆,奋战了20多分钟,不仅没有套住,人还憋得昏了过去,被抬回连里急救。 9点半,新战士吕传起接着战斗了40多分钟,仍然没套住。 10点半,战士张社忍也下到了钻孔,还是没有套住。 5个人,连续下潜泥浆中30多次,都失败了。难道就此收兵吗? 困难时刻,副指导员苏化一提着烧酒来到工地,让大家喝点酒暖暖身子,鼓励战士们发扬黄继光英勇堵枪眼、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革命精神,捞出钻头,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苏副指导员简短的动员,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 深夜12点,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不屈不挠的陈金波又赤腿光膀,再次下到钻孔内,顽强地在冰冷的泥浆中寻找钻杆。 抓住了,钻杆抓住了!陈金波冒着窒息的危险,一只手抓住钻杆,一只手取钢绳套。不料,钻杆紧贴孔壁,钢绳怎么也套不进。陈金波急中生智,迅速腾出拿钢绳的右手,用力扣孔壁的泥沙,一把又一把,手指疼得钻心也不顾,直到把钻杆套牢实。当同志们把陈金波救出钻孔时,他已不省人事。战友们迅速用温水清除他鼻孔里、耳朵里的泥沙,进行急救,陈金波才渐渐清醒。当看到掉落钻孔内6个多小时的钻头,被卷扬机高高吊起时,他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铁道兵五师修建的冬德萨拉大桥高62米,是南疆铁路最高的大桥。
 


铁道兵五师修建的哈尔戈哈特大桥,是南疆铁路线上最长、半径最小的曲线桥。






 

  图片说明:

  1、第一张图片来自网络

  2、其余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