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母校搬迁后我心中的失落

 

 


      我的母校“渭南市下吉中学”,2016年因生源减少,教育资源整合,遂与吝店高中合并,整体迁徙至渭南市朝阳大街,更名为“渭南市三贤中学”,这在我心里掀起阵阵涟漪,思绪万千。
      母校原位于渭南市正北30华里的下邽镇,东依慧照寺古塔,西邻渭阳公路,距我老家仅五、六华里地。校园绿树相映、楼舍鳞次。

 

1976年毕业留影
       
       学校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原渭南县举人唐顺祖于宋寇莱公祠创建,因取景仰“三贤”(唐诗人白居易、武将张仁愿、宋相寇准)之意,名曰“景贤书院”,至今已有180年历史。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学校亦经历了与时俱进,改革发展,求实创新,整合迁转的发展路径。1895年至1904年,为景贤书院;1904年至1941年, 更名为景贤高等小学;1941年至1950年,由小学升格为初级中学,校名改为景贤私立初级中学;1950年至1962年,更名为 渭南第二初级中学;1962年至1970年,再次更名为 渭南下邽初级中学;1970年至2016年,由初中升格为高中,更名为 渭南下吉(邽)高级中学;2016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渭南市,不久又迁至原杜桥中学旧址(西三路)。建校百年来,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俊杰贤才。屈武等名流皆由此走出,文化底蕴深厚。
       当时学校设两个年级,约有15、16个班,在校学生近千人;搬迁后,现有40个班,学生2800余人,教职工146人。近年来,高考一、二本上线人数连年位居临渭区普 通中学前茅。学校连年被教育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党支部”、 “高考优胜学校”、“高中教学一等奖”和“综合评定一等奖”等。

 
 
2012年重回母校留影

       
       1975年初至1976年底我曾就读于此。虽然毕业时达45年之久,岁月更迭,往事如烟。但永远难以释怀母校里那些往日轶事。
       一是不计得失,任劳任怨,勤于履职。时任宣传委员的我,在班里负责组织学习宣传时事政治理论,作为当时重政治理论,轻文化课学习的特殊现象,室内、室外两块黑板报每周更换一次雷打不动,虽然板报组执笔还有关建英、郭新发两位同学;画图还有王振江、张华民同学(已故),但大部分板书还是依赖自己亲力亲为。除此之外,更为繁重地工作还在于组稿,稿件的内容来自哪里,或摘抄报纸,或布置给同学撰写,都是非常伤脑筋的事情,源于有的同学愿意自愿付出,有的则明确拒绝。凡此种种,每每须及时报告班主任乔述善老师(已故)予以支持协调。另外,因校团支部委员系本班刘宽民同学,他常常邀请我为学校板报效力,我也积极应约,毫不推诿。
       除板报之外,还有当年频繁更换的壁报。然而无论何种内容,责任则不容推卸敷衍。“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虽然常常牺牲了文化课学习时间,但却收获了文笔基本功的淬炼。如今之所以成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渭南市诗词学会会员”,并且先后出版了《流金岁月》、《绿茸吟》两本图书,许多诗文还被《今日头条》和《新华网》刊用,高中阶段奠定的基础和积淀,功不可没。

 
 
重建后的教学楼

       二是刻苦学习,修炼德行,追求进步。那时,同学们皆来自学校周边四个乡镇的多个初级中学。初来乍到,加入团组织是每位同学期待已久的夙愿和追求的目标,也是同学们政治上进步的重要标志。共青团的章程就加入团组织的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具体不外乎包括文化课学习、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大小活动、作风纪律、团结同学等方面,由于自己身为班干部,严以律己,各方面的出色表现,班里支部经过慎重研究、考察、外调、学校审查、批准等环节,于1975年5月初第一批加入共青团组织,同批的还有王锡文、肖东院等几名同学,这是我人生征程中的新起点和加油站。
       三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付出不图回报。(一)坚守教室,无怨无悔。两年间,我和吴宏太、王锡文等三人始终因看守教室而未能入住宿舍,克服了休息不便、外在干扰等因素的影响,每天惟有等到同学晚自习散去后,才能如愿为就寝作准备,搬书桌、挪椅子、铺被褥,洗漱就寝。数九寒天,为抱团取暖,我们三人经常共盖一床被子,多余被子叠加在身上以抵御风寒,由此结下了深厚地兄弟情。有诗为证:《赠高中两位同学》/守护空堂始共当/书桌拼凑寝为床/安居总望喧声小/蜷体还忧寒夜长/不便午休谁抱怨/丢失灯管自赔偿/蹉跎岁月今回溯/一代芳华尽染霜。
      (二)自愿组团,帮助同学家中耕地。依稀记得,第一次我们七、八人趁傍晚时光,骑着单车到城角寨一同学家,手操铁锨,脚踏土地,深翻秋收后的农田,深受叔叔、阿姨的赞赏;第二次,又来到我家,披星戴月,重复着同样的活计,匆匆用完夜餐后复归学校。这种不辞辛苦,替家长分忧的善举,令人十分感动。

 

求学岁月(1975.1—1976.12)

       四是心无旁骛,楚河汉界,无缘“秋波”。七八年前,改革开放之前夜,同学们的思想观念还十分封闭,行为受到极大地约束,男女同学之间少有话讲,更别说那些“校园恋”式的“传纸条”的小心思。据说,班里有极个别男同学,倘若对那位女同学有好感,就挖空心思“塞纸条”到人家课桌抽屉里;有的男女同学临毕业前偷偷相约去外面合影留念;有的还山盟海誓,送笔或其他定情物。“风花雪月”诸事成为同学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亦成为我日后诗文的素材。可能由于自恃清高或别的原因,“秋波”皆与己无缘。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毕业六、七年后,我和爱人经人介绍相约、相悦、相恋,却最终步入婚姻殿堂,由同学演变成情侣关系,是同学们怎么也没有料到的。我与爱人彼此的好感皆来自于头脑中固有的印象。

 
 
毕业24年后首次同学聚会留影(2000年)

       为联络感情,毕业后24年后的2000年初春,由我和爱人以及渭南工作的吴宏太、刘全州、黄秋侠,河南洛阳的吕双喜等同学发起倡议,于正月初六在古镇下吉组织第一次同学聚会,我代表全体同学还在会上作了《凝心聚力,携手同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的发言,会议特邀了班主任乔述善老师(已故)、白秉义老师亲临指导,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我即兴赋诗道:《寄同窗》/ 鹤鬓重回母校中/高楼遮目觅曾经/飞花落舍心犹暖/倚案燃藜情总浓/小路婆娑杨柳绿/青春靓丽党团红/十年乱象黉门横/理想茫然枉自荣。

 
 
2007年10月第二次聚会留影

       第二次同学聚会,在王亚丽等同学的倡导支持下,于2017年10月,再一次欢聚在下邽镇三贤酒店,我借此机会还赠与每人自编图书两本,同学们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仰。会后,我吟诗记之,《同学聚会抒怀》/别梦黉门四秩春/雪泥鸿爪总留痕/言谈世事开心乐/目睹秋颜握手亲/浅忆青衿游故地/满斟绿酒把金樽/梅开二度相思寄/且慰悠悠不老心。
       自毕业至2016年的40年间,我和爱人曾先后几次漫步在母校的林荫小路上,重拾往日的旧梦,寻芳觅踪:教室、图书馆、大礼堂、宿舍、水灶、操场等地方,每到一处,都是那么亲切、留恋,仿佛昨天刚刚离去似的,回味无穷。
       此后无意间得知学校整体搬迁至渭南市城区,虽然学校与我居住的小区仅一条马路相隔,我每天上班步行还要经过它的门前,然而,却总是找不到以前对母校的那种感觉,也丝毫没有进去观瞻的欲望和冲动。同时,古镇旧址亦早已改制为下吉初级中学。新生代学生一茬一茬入校,又一批一批的毕业离去。可是,当我每回到故里,原来心中的“圣地”渐行渐远,从此非但没有踏进重游、追溯过往的激情和愿望,反而滋生一种永远挥之不去的失落!
       母校迁徙后我吟诗聊以自慰:《有感母校更名易址》/史有唐公涉杏坛/依祠建校始执鞭/忘食废寝芸窗倚/刺股悬梁龙凤牵/琅琅书声扬古镇/莘莘学子涌名贤/如今迁转城区至/历久弥新逾百年。
(参考渭南市下吉中学简介,特此鸣谢!)

 
 
毗邻学校的慧照寺




 
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