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 我们开掘的隧道:贵昆铁路

 



        铁路建设常常以隧道数量多少作为衡量工程艰巨程度的主要指标。1948年成立的铁道兵,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屡建奇功,投身铁路建设,抢建黎湛、鹰厦铁路是首战,也是练兵,随后的大仗、硬仗、恶仗接踵而至。

 

        祖国西南621公里的贵昆铁路,东起贵阳,止于昆明,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加快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与巩固国防而修建的一条钢铁大动脉。铁道兵第1、5、6、7师和铁道部二局及滇黔两地民工共同承建。1958年展开施工,因国家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工程停停建建,1964年8月西南铁路大会战,工程建设突飞猛进,1966年3月实现全线通车。

        贵昆铁路隧道187座,总延长约80公里。梅花山隧道3968米,岩脚寨隧道2715米,是全线重点工程。

        铁路蜿蜒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地势险峻,高山深谷,陡壁悬崖;地质复杂,暗河、溶洞,煤层、瓦斯,星罗棋布。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供应困难,部队开荒种地保障生活。广大军民为为完成铁路建设任务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

        这里摘录一篇寒风撰写、载于《情漫山河》一书题为《从武夷山到乌蒙山》的文章。作品记述了在鹰厦铁路担任大禾山隧道施工的铁道兵五师二十三团一连转战贵昆铁路,承建扒挪块隧道。节选的这一段是:

        部队在一连开现场会,代表们参观隧道。遇到旧煤井,造成30米大塌方,导坑被拦腰截成两段,十几名官兵堵在导坑内侧。就在大伙儿不知所措的时刻,被堵的一侧风枪咆哮起来……

 


 

        由于地质复杂,开挖导坑经常塌方,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抢立排架,战胜塌方。

        隧道里一排排的木架支撑,整齐得像排队的列兵,好看极了。老木工陈仲明在一边立正,等待着首长和代表们的批评。可是谁看了这种支撑都不住地夸奖。假如在大禾山石质坚硬的情况下,人们就体会到炮手的重要,那么在今天这样的松土和煤层的乌蒙山扒挪块隧道,人们会感到支撑的头等重要。这老木工常常是二十多个小时不离开工地。

        人们又往里走。里面电灯都显得弱了,黑而阴森。代表们往上看,到底什么样石质,为什么会这么坏,这样的恶劣情况怎么好施工,又怎么能不影响战士情绪?这里随时有被砸死的危险。

        “前边还有多深?”

        郝同然说:“七十多米。”

        轰的一声,像天崩地裂,弄得山摇地动。霎时间什么也看不见了,电灯熄了,黑气像大浪一样向人们扑来,一下子把人裹住。好像不是在隧道里,如同陷进地心,掉入无底深渊里去了。只有郝同然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故,真如一棒子从他头上打下来,立刻一身冷汗湿透了全身。还有一个工班被堵到里边,他们生死如何,里边塌方的情况怎样?他连考虑也来不及了,急忙扒土,想尽一切办法救出人。忽然一阵响声,把人们都惊愕了。从里面传出“突突”的风枪声,强有力地震动着隧道里的浓重烟雾。那声音响得那么带劲儿,沉着而有节奏,依然顾强地向着“泥丸”的腹地钻进。红五月大战的音乐,冲击着乌蒙山的腹心。六班长刘六文双手抱住风枪,紧紧地搂在自己怀里,风枪的震荡,使他全身抖动。这时能给他照一张照片,寄给他心爱的姑娘,她会看到他那有力的双臂、双手,紧紧抱住风枪,钻头深深地插入岩石里,她心里也会感到颤动。

        郝同然沉默着,一言不发。此刻什么语言都失去了力量。只是感到他的心也在颤动。感动得他眼里湿润了。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赴贵昆铁路推广优选法,多次实地考察梅花山隧道,赋诗赞铁道兵。

 

西江月
赞铁道兵
 (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今日梅花怒放,
明朝杜鹃满山。
铁道兵巧手绘蓝图,
彩虹铺上云天。
不畏艰难险阻,
何惧水深石顽。
十万大山已凿穿,
凯歌直冲霄汉。
        【说明】在云南碧鸡关闻碧鸡关隧道、梅花山隧道凿通消息,有感而作。
 
 


 

        全长3968米的梅花山隧道,地质极为复杂,担任施工的铁道兵五师 群策群力,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创单口月成洞高达400米的纪录。

 


 

        在桥隧相连的大山坪子隧道工地, 展开劳动竞赛,工效不断提高。

 


        且乌隧道双向开挖,贯通时刻指战员们兴高采烈。

 


        且乌隧道祝捷大会。

 


        铺架队抵达观音岩隧道。

 


        火车来了,各族人民欢欣鼓舞。

 


        《云南日报》宣传铁道兵。

 


        贵州画家歌颂铁道兵。

 


        梅花山烈士陵园长眠了25名铁道兵烈士

 

 


 

        因为实施复线改造,2012年12月,贵昆铁路原线云南省境内段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被新线取代。图为梅花山隧道。







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