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文武双全两巨星

 

        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两位云南腾冲籍文武双全的精英,一位是哲学巨匠——毛泽东的哲学秘书艾思奇,一位是朱德的恩师——李根源。古语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身边有一个与自己灵魂相似的人。他能够看清你的内心所想,读懂你的欲言又止,也明白你的若无其事。很多时候,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对方就能心领神会。灵魂相似的人,总会相逢。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与你掏心掏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你真情实意。只有灵魂相似的人,才会跨越山河与大海,走近你、靠近你。正如《吸引力法则》中说的:“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和能量。”所谓“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只要做好你自己,自然就会吸引与你灵魂相似的人,总有一天会在路上相逢。董卿说:“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中国共产党哲学力量的产生正是这样——共产主义之“花”在延安的盛开,吸引了大众哲学家从上海的到来——产生了哲学的力量,共产党人拿起这一锐利器,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蒋家王朝;推翻了三坐大山;解放了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020年1月19日,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腾冲考察时,走进和顺古镇深处的艾思奇纪念馆,看展品,听介绍,详细了解艾思奇为党的理论宣传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国化作出的积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艾思奇纪念馆指出:"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

  这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点赞"艾思奇。五年前,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时,总书记提到了一串光辉的名字:"在长期实践探索中,产生了郭沫若、李达、艾思奇、翦伯赞、范文澜、吕振羽、马寅初、费孝通、钱钟书等一大批名家大师,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艾思奇名列其中。



 

  毛泽东主席非常赏识艾思奇,他与艾思奇从"神交"已久到延安相逢,经常在一起探讨哲学问题,成为相见恨晚的战友。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是蒙古族,"艾思奇"是他发表文章时用的笔名。据李氏家谱记载,其先祖名叫里黑斯波,是忽必烈帐下将领,奉命驻守腾冲,到艾思奇这辈已是第18代后裔。

  艾思奇的家庭不仅家学深厚,而且具备革命基因。他的父亲李曰垓是辛亥革命及护国运动元勋,《讨袁檄文》就是出自他的笔下,被国学大师章太炎称为"天南一支笔"。艾思奇幼年时,父亲带他去见从北京潜回云南发动讨袁起义的蔡锷,被蔡锷收为义子,取名冀武。李曰垓曾在京师大学堂研修过中国古代哲学,经常向艾思奇和他的哥哥李生庄传授学问。革命精神和中国哲学的双重熏陶,是艾思奇青少年时期在腾冲和昆明成长的重要思想源泉。

  值得一提的是,艾思奇的哥哥李生庄也非常杰出,他是"五四"时期云南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创建了云南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为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27年和1930年,艾思奇两次到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东京支部组织的"社会主义学习小组"活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刻苦研读了许多哲学经典著作,逐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道理。"九·一八"事变后,艾思奇出于对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义愤,弃学回国。1932年到上海,参加了中国民主力量领导下的革命工作,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活动。

  一位思想家、哲学家的成长与时代环境息息相关,因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家是时代精神的凝练者、传播者。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产生过两位云南籍的文化精英,一位是音乐天才聂耳,一位是哲学巨匠艾思奇。两人是好友,曾经在昆明、上海密切交往,相互启发、共同进步,音乐为哲学插上了翅膀,哲学为音乐增添智慧,一首《义勇军进行曲》,一本《大众哲学》,成为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时代号角。

  艾思奇生于1910年,逝于1966年,只活了56岁。但是,他留下了《大众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与生活》等300多万字的著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大众哲学》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书",用鲜活贴切的生活实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和别开生面的形式,一扫以往哲学艰深玄奥的色彩,仿佛革命的火炬,为马克思主义更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照亮了前路,让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上认识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历史走向,从而投身革命洪流。这本书也因此获誉"一卷书雄百万兵"。中共元老宋平曾说,他走上革命道路,最早就是受了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影响,"这本书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之中,通俗易懂,使我从中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毛泽东主席称赞《大众哲学》是"通俗而有价值的著作",并亲自做了读书笔记。在艾思奇刚到延安时,毛主席对他说:"噢!搞《大众哲学》的艾思奇来了,你好呀!思奇同志,你的《大众哲学》我读过好几遍了。"毛主席和小他16岁的艾思奇成了忘年之交,经常在一起探讨马克思主义原理,他们曾在延河边深入交流,也曾在窑洞内通宵长谈,毛主席还数次致信向艾思奇请教哲学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离京考察时多次都带着《大众哲学》,以供途中阅读。

  艾思奇才二十来岁,风华正茂的他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他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先后担任抗大主任教员,中央文委秘书长,陕甘宁边区文协主任,《解放日报》副刊部主任、总编辑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他把毕生的心血和智慧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哲学理论事业,是党在思想理论战线的忠诚战士,是人民的哲学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的第一人。

  艾思奇英年早逝,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作为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始终以捍卫、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己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向,被毛泽东同志评价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斯人已去,英名永存。艾思奇所开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向,在当代中国广大哲学工作者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艾思奇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归纳起来就是要力求做到:全面完整科学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一定要转变晦涩僵硬的文风;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大众文化的特征和规律;掌握大众话语符号主导权,使马克思主义话语符号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话语符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为基础,但要避免走进"学科化""工程化"的误区,还要避免马克思主义被"小众化";必须考虑时代因素的影响。总结艾思奇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2013年12月3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强调,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要推动全党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指出,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我们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为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同时,只有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才能更好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自然结果。

  朱德恩师李根源:文武双全,人称“山中宰相”。1965年7月5日,李根源病逝于北京,朱德闻讯后,甚为悲痛,亲自为恩师操办后事,主持追悼会,并遵循恩师生前意愿,将他的骨灰安葬于苏州吴中县小王山。

  李根源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1879年6月6日,李根源出生于云南腾冲的忠烈世家。明朝初年,祖先李德随军平定云南时,立下军功,后定居云南腾越。其祖父李殿琼曾任龙陵千总,在一次战役中,为国捐躯。其祖母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非常重视他的教育,亲自教授《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国学,儿时的李根源深受启蒙。

  学习勤奋,涉猎甚广,留学日本时,拜访孙中山,开始革命生涯。祖母培养了他勤奋好学的求学精神,1898年,在参加永昌府的考试时,李根源中秀才。1898年,正处于晚清的动荡时代,内忧外患,国家风雨飘摇,19岁的他,常以天下事为己任,刻苦学习,熟读经史子集,研究诗文歌赋,涉猎甚广。1903年考入昆明高等学堂,从师陈荣昌,在昆明高等学堂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书籍,萌生了资产阶级思想。1904年8月,考取公费留日,同年11月入读日本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目睹了日本的发展,感叹泱泱中华的落后和清廷的无能,深知只有推翻清政府才能使中国发展进步。1905年,怀揣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心,他只身前往横滨拜访孙中山,他慷慨激昂的言辞让孙中山非常赏识,国内要革命,正缺乏这样的青年才俊,随后,他随孙中山参加了在东京召开的同盟会的筹备大会,次年1月,李根源任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和《云南》杂志社经理,团结在日的云南同乡,为国内革命造势、宣传。




 

       创办云南陆军军官讲武堂,为推翻清廷积蓄革命力量。满清政府积贫积弱,落后无能,军事上远远无法超越西方国家,培养国内先进的军事人才需要留学国外的留学生。1909年4月,云贵总督沈秉堃致电李根源,邀请他回国办学。同年9月底,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李根源任讲武堂监督,次年任总办。

  为了掌握新军,培养革命人才,李根源深入士兵基层,进行革命宣传,启发士兵革命思想。推荐具有强烈革命倾向的蔡锷任新军统领,把大部分营以上的干部都换成具有推翻满清思想的革命人物,在云南积蓄了革命力量。

  参与领导“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李根源迅速反应,决定在昆明发动推翻清廷的起义,遂与李鸿祥、唐继尧等商议,推举蔡锷领导起义,起义时间定在10月30日深夜。当日傍晚,云贵总督李经曦命其率部出师滇西讨伐叛军,趁此机会,李根源率部赶往北校场与李鸿祥汇合,着手起义工作。部队行至半途,北校场传来激烈枪声,起义提前爆发。情况突变,李根源与李鸿祥立即改变策略,指挥起义军兵分两路进攻制高点五华山和圆通山,迅速攻克昆明北门,占领军械局、造币厂等要地。

  起义军革命热情高涨,准备充分。起义胜利后成立“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李根源担任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院长,不久后,改任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1913年,北上参加民国国会,当选众议员。2月,一心想复辟帝制的袁世凯密令抓捕李根源,得到密报后李根源急忙逃出北京,一路南下至广州。11月,袁世凯下令抓捕国民党员,李根源在国内的处境凶险,便奔赴日本避难,赴日后进入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研究政法。1915年,袁世凯野心勃勃,妄图恢复帝制,为保住国体,李根源从日本返回上海,随后在香港组织反袁机关,积极参与护国反袁运动,接应护送蔡锷返滇。



 

       隐居吴中,守孝兴学,著书立说,被誉为“山中宰相”。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建立新的国家体制,但当时国内鱼龙混杂,各地军阀各怀鬼胎,民国政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革命党人的理想。1923年,曹锟通过行贿手段当选总统,李根源对这种行为大失所望,他辞去国会代表一职,退隐江苏吴中。1927年,母亲阙太夫人去世,李根源葬母于藏书小王山,并在此建房守孝。苏州历来就是文人骚客的天堂,这里有许许多多的文物古迹,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隐居期间,他收藏了许多史籍和金石,遍访拙政园、狮子园等名胜,著有《吴郡西山访古记》、《迭翁行踪录》、《曲石诗录》等著作。他还非常重视农村的建设,为改变农村生活,他联合黄炎培等发起建设善人桥新村,成立实验农村办公室,建议设立农村合作社,实行乡村产业化生产;苏绣是苏州的文化遗产,为提高和丰富苏绣,他提倡从欧美引进新型图案,开办苏绣传习孙,培训学员;为丰富农村生活,提升农村风气,开办民众教育馆、民众茶园;1927年,建立私立阙茔小学,1932年,创办实验农村,建立平民夜校。隐居吴中期间,他心怀天下,着手眼前工作,为苏州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做出了颇多贡献,被誉为“山中宰相。”为抗战奔走呼号,欲组织“老子军”上前线,为英雄建冢立碑。1937年8月,日寇进犯上海,李根源联合苏州一带的爱国人士,组织成立各界抗敌后援会,全力支援前线抗战,并深入部队慰劳军队。亲自拜访冯玉祥、张治中等战区长官,激励官兵奋勇杀敌。日寇铁蹄践踏在神州大地如同践踏李根源的心,他倡议组织老年人参军,即为老子军,自任参谋长,要以老弱之躯参战卫国。抗战前线时刻在流血牺牲,李根源组织红十字会赴前线抢救伤员,将殉国将士的遗体运回安葬。1938年夏,李根源返回家乡云南,被聘为省政府顾问,他宣传“云南人的真精神”,主张为抗战拼死,为云南抗战奔走呼号,加油打气。1942年,日寇进犯滇西,腾冲、龙陵、芒市等地相继沦陷,李根源主动请缨,奔赴前线,迅速赶往保山镇,组织人员清理废墟,积极防御,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慰问难民、侨民,并发表《告滇西父老书》。

  抗战胜利后,李根源辞去云贵监察使之职,回到家乡腾冲,倡导修建腾冲国殇墓园,在他的倡议下,1945年7月7日,占地80余亩的国殇墓园建成。这里埋葬着滇西抗日将士的英雄躯体,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丰碑。



 

       历经沧桑,终迎来新中国。自1842年以来,古老的东方古国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无数的爱国者为救亡图存呕心沥血。李根源经历了晚清、民国,参与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从推翻清廷到抗击外辱,他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1949年,李根源70岁,这一年,是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一年,新中国在历经苦难后迎来了新生。这是一个民族的梦想,更是像李根源这样千千万万的革命者一生都在为之奋斗的理想。

  1949年,他应邀参与新中国的第一届政协会议,为新生的政权建言献策,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副主任。1959年,他将他在隐居期间收藏的古籍、书画、文物等全部捐给当地文物管理局。

  文武双全,忧国忧民,心系天下。纵观李根源的一生,文化方面:著书立说,兴教办学;武治方面:领导起义,参加护国运动,参与抗战。他是真正的文武双全,他所创办的昆明讲武堂,培养了朱德、叶剑英等著名的开国领袖,他在苏州开办的小学,推行的乡村建设,搜集和整理的地方文史风情,推动了苏州的文教发展。他倡导建立的腾冲国殇墓园是国内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

  李根源先生86年的人生中,经历了积贫积弱的满清政府,经历了军阀混战和贪污腐化的民国政府,在70岁高龄迎来了新中国,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他始终胸怀天下,忧国忧民。

  百年回眸,彩云长在有新天——复兴伟业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现代化建设开启新征程,我们应当凝心聚力,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开拓前进。尤其在当前战"疫"情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共产党人文武双全的“看家本领”!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