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所知道的玉山铺 烈士陵园的故事

 




 

 

引子:一代文豪郁达夫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我所知道的玉山铺  

              烈士陵园的故事

                    曾 祥  文

                   

                      (一)

       

       近日阅读了林建军战友制作的美篇《纪念铁道兵67团修建京原线牺牲的官兵和两个一等功荣立者》,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铁道兵基层医院的女兵,在告别部队离开军营几十年后竟萌发要编纂一部《铁道兵英烈名录》,让为国捐躯的铁道兵烈士彪炳史册。这种情怀让人感动!更让人敬佩!在长达六年间的收集、校对、整理工作中她翻山越岭,涉水过桥,忍饥挨饿,奔走在荒无人烟的小道上无怨无悔。如果没有对铁道兵部队无限深情的眷恋,没有对战友们的深厚感情,怎么会有这种精神!又怎么会有这种情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难困苦的付出,愿望最终变成了现实。在有关部门、单位和各方人士的支持下,巜铁道兵英烈名录》终于面世和读者见面了。她不仅给铁道兵史料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筆,更为重要的是她给铁道兵英烈们在将来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确凿的佐证!她像一根火柴一样,又一次点燃了千万个铁道兵老战士的激情!
 

 



行驶在京原线上的列车

 

         目睹美篇庄严肃穆的易县玉山铺铁道兵67团烈士陵园大门,倾刻间又让我打开了封存多年的记忆闸门,对玉山铺烈士陵园的记忆如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

         1971年 初,部队即将结束京原线施工任务,根据师政治部关于妥善处理好在京原线施工中牺牲的烈士墓的要求,67团决定在一等功臣烈士张贤荣坟墓处,修建一座烈士陵园。当時,马树深政委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政治处副主任王祖德和我,以及司令部作训股的刘工程师。(名字记不起了,只记得他是湖南人)

 

 

 

         我们经过实地斟察,根据地形地貌提出了在张贤荣的墓地前面,平整出三级阶梯式土地作为安葬其他烈士的墓地。整个陵园座西朝东,大门面向拒马河,既背风又向阳,不失为风水灵地。                  

        我们将刘 工绘制的陵园草图送马政委审查時,他要求我们用毛主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诗句作为陵园大门对联,并明确提出字体要采用毛主席的手写体。石材要用汉白玉。陵园造价不超出四万元。 

        原来墓碑都是用东北松木板做成,用毛筆写上的碑文。在建陵园時,我们全部改用混泥土预制板做墓碑。碑高一米,碑厚48公分。碑文先用毛筆写上,再用刻刀雕刻。我记得碑文是65年入伍的广西兵、团机械连文书麦穗青书写的。(他当時在我们组织股驻勤,后提干到四营部任书记员)

        虽说建陵园是我和刘工具体负责,其实,从绘制图纸,到雇请民工整地,选料、砌围墙等等都是刘工一人完成。我只是最后负责带领10连的8个战士到涞水县境内挖松树苗,在每个烈士墓前栽下一棵小松树。陵园内都是沙砾土质,为保证小树成活率,我们采取了一层冰块盖一层土的方法。44年后的2018年,我和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战友们再次踏进陵园,发现当年我们亲手栽下的小树挺拔青翠都已长成大树,感到十分的欣慰!

          陵园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我记得未办理土地征用手续,是玉山铺大队赠送给部队用)四周都砌上两米高的围墙,安葬了54座烈士墓。其中有两座是北京军区工程兵,在京原线塔崖驿车站附近修建战备油库牺牲的烈士墓。这两位烈士藉贯都是河北省人。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团52位烈士中,只有彭成凯副连长、一营技术员陈峰、四营的一位副排长,在他们牺牲和病故時有家属,亲人来过部队。其余的烈士亲人都没有来部队向他们的遗体告别,所以烈士的亲人至今可能都不知道烈士的墓地在何方,墓向是朝东还是朝西。不是烈士的亲人绝情,只因为在那个年烈士的亲人实在是太穷了,连从家里到部队的路费都拿不出来!

          在这些烈士中,只有10连副连长彭成凯和一营技术员陈峰是已婚并育有后代,其余的都是未婚,都是入伍离家后还未探过一次家,年龄在20岁左右的年轻战士。我记得有一位广东东莞县樟木头公社入伍的战士,(姓王,名字中有一个跃字)牺牲時入伍还不满一年,年龄还不满18岁,正是花季年华。
 

                    (二)
 

         玉山铺,这个太行山中普普通通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山坡,由于铁道兵67团有52位烈士长眠在此,让67团65年、66年、68年、69年、70年、71年、72年、73年入伍的近万名官兵记住了她,并牵挂终身!
 

 

 

玉山铺烈士陵园
 

          時光进入到21世纪,尽管烈士所有的战友都已是花甲老人,风霜染白两鬓,但他们情怀依旧,兵心不改。退休后或三五结伴,或独自带着自己的老伴儿孙,或以连为单位,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不远千里来到玉山铺烈士陵园,追思几十年前那段用血用汗和生命书写的历史和激情燃烧的岁月,祭奠当年同住一顶帐篷,同在一个操场训练,同在一个隧道施工而牺牲的战友。

            1997年2月,周荣富、李宏义、裴存志、王立尊、陈奎玉战友从东北黑土地来了;

          2004年5月,覃洪宽、覃秀转、廖汉坤、熊继岩、韦平战友从八桂大地来了;

           2008年7月,徐永沛、胡希泉、江朝兴、何顺华、陈永生、陈万炳、简祯海战友从山城来了

          2018年5月团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 的参谋、干事、助理员及营、连干部战士53人,军嫂11人,从15个省市自治区来了;

             2018年5月,1营4连71位战友,26位军嫂在排长那成庄、王仕才,指导员管正荣、连长何顺华的带领下,从18个省市自治区来了;

             2018年7月,汽车连的52位战友,28位军嫂在汽车连微信群主徐华贵,热心战友周成坤,连首长陈光強、谢克芝、刘景旺的带领下从19个省市自治区来了;

               2019年8月,15连63位战友,16名军嫂在连长田良才,副连长徐孝平的带领下,从15个省市自治区也来了。  

        还有更多筆者不知道的战友,也纷纷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玉山铺烈士陵园。

          据筆者所知,有不少战友不止是一次而是多次来到陵园追思、悼念烈士,如徐永沛、胡希泉、何顺华、陈万炳、周荣富、徐华贵、秦国林、邱付和等。

            在林建军战友制作的美篇中,我们看到的玉山铺烈士陵园,是易县人民政府对陵园第二次修建后的模样。

         2013年前,陵园历经几十年的风吹雨淋,日晒雪蚀,又得不到维修,四周围墙倒塌了不少,水泥制板做的墓碑大多数字迹不清,歪七坚八,有的还断折成碎片。陵园内随处都可看到牛羊粪便,长满了一米多高的蒿草、荆棘淹没了整个陵园。给人一种衰败、荒凉、凄惨的感觉。

      许多战友来这里扫墓祭奠烈士,看到眼前凄惨的情景无不在内心自问: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灯红酒绿之下,人们是否已把历史遗忘?英雄们所流的血,所流的汗,是否还有人记在心上?心里涌起丝丝寒意,夹杂着无比的痛心!面对此情此景,他们扼腕长叹!老泪长流!甚至有个别老战士跪在烈士墓前竞失声痛哭!他们回到家后不甘心烈士就这样被人遗忘,上书解放军总政治部。或许是这些上访信件起了作用;也或许是因为有大量的铁道兵老战士,经常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祭奠烈士,感动了当地的党政领导;更或许是因为贯彻习总书记的强军思想深入人心,易县政府对玉山铺烈士陵园开展了大规模的维护修建工作。

 

 

 

京原线野山坡大桥

 

         2018年,当我们再次来到玉山铺陵园時,发现陵园四周的围墙已经重新砌好;,原来的水泥预制板墓碑已被黑色的大理石墓碑所替代;陵园中的杂草、荆棘也已被铲除;陵园大门前还铺上了100多平米的水泥地板,供来瞻仰、扫墓者休息。整个陵园焕然一新,大家都有了一种慰藉感。

         美中不足的是有四个墓地的墓碑没有藉贯,没有姓名,只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行碑文。也就是说这四位烈士变成了无名烈士。另有三个烈士的藉贯,入伍時间都写错了。这些出错,可能是因为原来的墓碑残缺不全,字迹不清在换碑時搞错的。为了还烈士一个尊严,为了给烈士留下一个姓名,政治处微信群,汽车连微信群,四连微信群的战友们联名分别给易县人民政府、中铁建22局4处领导去信反映。(中铁建22局4处前身即是铁道兵67团)我们原想4处是烈士的娘家,效益也不错,他们会重视我们的去信。谁知我们寄出的挂号信如泥牛入海无踪无影,让我们失望至极。事后细细回想,这种结局似乎也不奇怪。如今4处的领导班子里已经没有一人是原来67团的老人了。

        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易县人民政府,在收到我们的信件后极为重视,及時电话回复我们说县政府专门开会研究了我们反映的问题,并责成民政局落实解决。对玉山铺烈士陵园进行了第二次维修。对烈士藉贯,入伍時间搞错的给予更正,在烈士陵园大门两边的围墙上画了反映铁道兵修建京原线们的浮雕图,在陵园大门前还修建了陵园简介墙。并将玉山铺烈士陵园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我们深受感动!易县,不愧是革命老区,不愧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家乡!

       林建军战友制作的美篇中说到不见邬其亮烈士墓。邬其亮,广西柳江县人,1965年10月入伍。团机械连副排长,在12.5大爆炸中牺牲。他牺牲后,柳江县人民政府对其家庭给予了特殊的照顧,其大哥安排在县教育局工作,其二哥安排在成团公社工作,其弟安排在八一水泥厂工作。其父经常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沾了老三的光啊!(邬其亮排行第三)想办法把老三接回来"。2013年7月,其二哥和大弟向县民政局提出将邬其亮遗骸迁回县烈士陵园的念头。县民政局即开具介绍信,并派员和他哥一起到易县民政局联系,遂将邬其亮遗骸迁回了柳江县烈士陵园。

        忘记过去则意味背叛!

        让我们永远铭记为共和国的诞生和富强而英雄牺牲的烈士们!

          永远铭记在京原线建设中牺牲的战友们!

 

        写于2020年双佳节。尽管玉山铺烈士陵园早已铭刻在我的记忆里,但相距半个世纪,记忆中的细枝末节难免不会出错,如有知情者给予指正,不甚感谢!

                     一一作者
 

 

 

照片来自网络,感谢原摄影作者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