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历史

成昆铁路:生命铸就的人类三大奇迹之一


转自:“山峡人”微信公众号

 


 

深圳特区报近日发文:

中国力量 | 成昆铁路:生命铸就的二十世纪人类三大奇迹之一




 

       从成都踏上火车,成昆铁路的历史与现实,便随着交替的山洞和桥梁,沿着长长的轨道延伸。

       “几乎每一个站点,都有一座烈士纪念碑或烈士陵园。每修500米路,就有一个人献出生命。”曾在成昆线海拔最高的车站沙马拉达当过站长的薛东旭告诉记者,“成昆线是用生命铺就的,其中在沙马拉达牺牲的人恐怕最多。为开凿这条6383米长的隧道,352名烈士长眠于此。”
 

 

         成昆铁路被联合国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成昆铁路始建于1958年。1964年8月毛泽东发出“成昆线要快修”的号令,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30多万筑路大军开进万水千山,在被多国专家断言为“筑路禁区”的深谷峻岭中创造出奇迹。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竣工运营,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也是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纵。

       “成昆线上有桥梁991座,隧道427个。桥梁和隧道加起来共440公里,占全线总长的41.6%。三分之一的车站在桥梁上隧道里。”薛东旭说,“那时候修桥开隧道,基本上是靠人力,缺乏大型的机械,你可以想象有多难,有多苦!”

        再难再苦,都没能阻止中国力量。成昆铁路一经全线通车,就震惊世界,创造了18项中国铁路之最,13项世界铁路之最。1974年,中国将大型雕刻作品“成昆铁路”赠与联合国,是新中国成立后给联合国送上的第一份礼物。1984年12月,中国成昆铁路、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最伟大最悲壮的一条铁路
 

      列车在前行,薛东旭在讲述铁路故事。他是“铁四代”,他的出生与生活道路选择,都与成昆线密切关联。

      “我外曾祖父是跟随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外祖父继承父业,在济南车辆段当乘务员,后来在抗日战争中受伤。解放后外祖父响应国家号召,举家南迁到重庆电务段做技术员。1969年为支援成昆线建设,他又申请来到西昌,参与组建西昌电务段。”薛东旭说,“在西昌,外祖父和我祖父因为成昆铁路而交汇了。他是火车司机,是从包头机务段调来参加成昆线建设的。我爸我妈是西昌铁路中学的同学,后来一个开火车,一个修火车,一辈子在铁路上。我从军队复员后,还是觉得当个铁路人最合适,就在成昆线这条最伟大也最悲壮的铁路上安身立命了。”
 

成昆线西昌机务段
 

       成昆线是最伟大的铁路之一。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有“地质博物馆”之称,有三分之二路程经过高山、深涧、沟壑、大河。除地形复杂外,沿途还是滑坡、泥石流、崩塌、山体错落等几十种地质灾害的高频发生地。1964年大规模建设时,不少外国专家嘲讽“中国人疯了”。有的甚至断言,即使建成,狂暴的大自然也必使它变成一堆废铁。

       然而,这条铁路不仅建成了,而且运营到现在。最重要的是,这条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1985年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两弹”技术突破与武器化、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葛洲坝工程一道,载入史册。“为了克服巨大的地形高差和绕开重大不良地质地段,成昆线上有7处盘山展线,13次跨牛日河,8次跨安宁河,49次跨过龙川江。” 从小在成昆线上长大的薛东旭如数家珍,他从业10多年来先后在西昌南站、新凉站、铁口站、沙马拉达站工作,当过列车员、值班员,一步步升职到副站长、站长,现在供职于峨眉车务段。“我曾工作过的铁口、新凉、沙马拉达,就是最典型的盘山展路。铁口和新凉的直线距离1公里左右,就在同一个村子里,能够相互看得见,但两站之间的铁路线有10多公里,火车得绕着山逐渐攀爬。”
 

 

      成昆铁路是一个壮烈的大工程,它是一条用血汗铸就的英雄路,30多万铁道兵战士和筑路工人历时12年建成。那时国内技术落后,先进装备欠缺,筑路大军只好肩挑人抬,水运马驮。大型机械搬不动,就把它们“化整为零”,拆成小部件,一件件抬上人迹罕至的高山。据统计,修路过程中,铁道兵牺牲2100多人,铁路工人牺牲数百人,沿线留下大量烈士陵园和烈士纪念碑。

       “我曾守护的沙马拉达,可能是成昆线上牺牲人数最多的地方。那里每年有120多天气温在零度以下,150天以上刮5级以上大风,当地人有个顺口溜,‘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飘雪花,七月穿棉袄’。你能想象当年的建设者是多么艰苦。”薛东旭说,“而沙马拉达隧道又是成昆线上最长的一条隧道,花了7年零8个月建成。1968年8月发生一起特大泥石流,87名中铁筑路工人壮烈牺牲。这里牺牲的中铁职工就有136名,加上牺牲的铁道兵,人数就更多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记者注意到,在成昆线沿线的烈士纪念碑上,这一诗句在不同的地方反复出现。“这正是成昆精神的真实写照,延续至今。”薛东旭说,“每每看到铁道边的烈士纪念碑,想到那么多人在二三十岁就献出了生命,就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蹉跎岁月。”已获得“铁路火车头奖章”的他,决心把5岁的儿子培养成第五代铁路人。

 

铁道上延展的成昆精神
 

      在近半个世纪的运营中,成昆铁路从最初的全线内燃机牵引发展到全线电气化,并且在科学防洪、装备更新、服务地方上取得重大进展,成为对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巩固国防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生命线”。

 

成昆线上的隧道是一绝

 

      从峨眉站乘坐K113次绿皮列车,记者明显感到车速放慢。列车员唐红军解释说,“从这里到西昌、攀枝花、昆明等地,是穿越横断山脉,火车时速平均每小时80公里。成都到峨眉段是已建成的快速铁路,火车时速可达到每小时160公里。”

      唐红军是烈士之子。1981年成昆线上发生中国铁路史上旅客伤亡最为惨重的事故,他父亲在生命的最后6秒钟扳下紧急刹掣的大闸,拯救了800多名旅客的生命。

      这是成昆线上的铁路人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典型案例。1981年7月9日凌晨,暴雨引发特大泥石流,冲毁了利子伊达大桥。驾驶442次客运列车的司机王明儒和副司机唐昌华,刚出奶奶包隧道就发现险情,马上紧急刹掣。6秒钟后,两台内燃机车和四节车厢跌落桥下,被滚滚泥石流无情卷走,身后8节车厢的旅客得救,数百万元的国家财产免受损失。4位正副司机、1位列车长、2位列车员、2位行李员和2位邮政员与130多名旅客死亡或失踪,成昆铁路中断15天。

      “父亲是转业的铁道兵,对铁路有感情,就当了火车司机。”唐红军说,“事故发生后的3小时紧急救援,也是感天动地。10多位女列车员,在滑坡地搬出成堆的尸体,背出呻吟的伤员,拼命地救人。随后进行的抢修会战,更是昼夜不停,居然在15天内建起了一座钢结构铁路便桥,保证了成昆线的畅通无阻。”

       那年唐红军7岁,靠着铁路部门给予的每月15元资助金和母亲的辛勤养育,他长大成人,最后报考了西昌铁路技校。他在成昆线上已跑了10多年了,同事都说他工作兢兢业业,很勤快,肯吃苦。

       与薛东旭、唐红军一样,成昆线上很多人都是“铁二代”“铁三代”。杨瑞一家,祖孙三代都在成昆线上。记者在西昌车务段见到他父子俩,言谈间都对铁路充满深情。

      “我爷爷曾是一名志愿军战士,转业后成了宝成线上的火车司机。成昆线建成后,他被调到西昌机务段开火车,直到退休。”杨瑞自豪地说,“我爸叫杨庆华,因为眼睛近视,没能开上火车,当了机修工人。我上大学填报志愿时,是他选的专业,显然要我将来在铁路上找工作。2015年大学本科毕业,我考到机务段,现在已当上副司机了,部分实现了老爸的理想。”

 

一条路开出一片新天地
 

       成昆铁路是作为国防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而修建的,但实际上,这条路开出一片新天地,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的命运,使那片“不毛之地”陡然进步了50年。
 

 

       西昌市马道镇的“成昆精神教育基地”,集中展示着成昆铁路的建设壮举、运营奇迹和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讲解员充满激情地说,旋转的车轮两侧,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形成工业走廊;轰鸣的各类列车,唤醒与世隔绝的村村寨寨,大凉山的彝族同胞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跨入社会主义时代,快速奔走在小康路上。

       成昆铁路开通之时,也是攀枝花的钢铁“出炉”之日。攀枝花的钢铁源源不断运往全国各地,使得该城快速崛起,2018年之前GDP增长一直居四川省之首,是中国最大的铁路用钢、钒制品、钛原料和钛白粉生产基地。

       成昆线开通后半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成,目前航天发射活动已经突破百余次,成为世界知名的航天城。每次发射所需要的原料、装备和高精航天器,都是通过成昆线运送的。

       如今,以成都、乐山、西昌、攀枝花为关键节点,川西“工业走廊”已蔚为大观,集军工、重工业、文化、旅游为一体,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成昆线不仅是西南地区工业化的引擎,也是沿线各民族同胞脱贫致富的发动机。凉山州的彝族同胞发挥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优质的洋葱、马铃薯、卷心菜、烟叶通过成昆线走出深山,销往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并出口到印度和俄罗斯等国。2000年成昆铁路电气化开通后,运输能力提高1倍,凉山州彝族同胞开始大规模外出务工,2018年达到129.56万人,劳务收入218.27亿元,19.94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成昆精神教育基地”,记者看到铁路职工为守护“生命线”而默默奉献的诸多感人故事。全国劳模戴启宽主动要求到乱石飞滚的大渡河“孤石危岩”工区工作,25年间爬遍工区内所有山崖,给1000多个危石逐一编号,并加以整治。他的3位队友在排险时献出生命。

      共产党员章显容30年守望一座山,30年看住一块石。她每天要背着米、背着水,徒步走过4个隧道,每隔1小时巡视一次线路。一旦发现危石、山洪、泥石流等险情,立即通过对讲机向列车调度报告。成昆线上的看守工是24小时值班,每天要举黄旗迎送70多趟过往列车。

当年建设成昆线的情景

 

      铁路也在进步。2010年1月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开工,标志着成昆线复线建设启动;2018年1月成都至峨眉段开通运营,列车速度提高到每小时160公里。目前,成昆铁路复线在分段加紧施工,预计到2022年全面通车。届时,从成都到昆明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9个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以内,一个个新的奇迹还将在这里延续。

 

铁路故事"扶贫小慢车"

 

       从西昌南站登上攀枝花开往普雄的5634次列车,时光刹那间倒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背着背篓的彝族妇女匆忙奔走在站台上,提着大包小裹的年轻人挤上挤下;车窗敞开着,小贩和旅客为矿泉水讨价还价;车厢里没有空调,大声喧哗的声音和打扑克的热闹,升腾着炎夏的温度。

成昆线是造福彝族百姓的脱贫铁路
 

      这趟“小慢车”途经四川彝族群众主要聚居地,穿越大凉山特困地区。在这趟车上工作了20年的列车长谢兴洪告诉记者,“坐车的90%都是彝族同胞,票价几十年没涨,最便宜的票才2元,最高价的票25.5元。大家都叫它是‘公交火车’‘便民车’,现在也有人亲切地称它是‘扶贫小慢车’‘幸福小慢车’,把自家种养的土豆、花椒和牛羊鸡卖到西昌、攀枝花,或者外出打工,回家过‘火把节’,必乘这趟车。‘扶贫小慢车’每一个小站都要经停,每天都按时开出,风雨无阻。”

     这趟“小慢车”的站牌用彝汉双语标示,车站和车内广播也是彝汉双语。今年4月全国铁路调图,这趟公益性慢车仍然保留下来。“能为彝族同胞脱贫致富服务,也是我们铁路人的责任。” 谢兴洪说。

     到达铁路上最低级别的小站月华站,副站长陈华告诉记者,“这趟车也是‘校车’,平时坐车最多的就是学生。周五从学校回家,周日从家返校,都坐这趟车。现在彝族同胞外出打工的多,回来后就重视子女教育,山上的孩子们都到山下的寄宿学校上学,教育质量也挺好。这是一个新气象。”

     车站为了更好地服务,投入2648万元,延长了站台、改造了厕所、补强了照明、添置了行李车作业梯,全面提升旅客乘降条件。为提升文明习惯,“小慢车”专门开辟出一节车厢,供彝族同胞运送家禽牲畜。

      1995年开通的这趟“小慢车”,不问盈亏,只问民生,成为成昆线上一道靓丽的扶贫攻坚风景线。
 

记者手记   铁路人的“八难”令人动容

 

     开路的峥嵘岁月让人感奋,运营的累累硕果使人欣慰,但当看到铁路人的“八难”,就让人动容。一代又一代的人坚守在一条线上,他们亮出来的是安全运行的交通,藏在背后的是生活的负重。

 


中国力量·成昆线报道组在西昌机务段现场采访
 

      在西昌马道镇的“成昆精神教育基地”,有一张示意图讲述着铁道人的“八难”:吃水难、吃菜难、用电难、住房难、出行难、就医难、入学难、恋爱难,可谓无事不难、无处不难、无时不难。成昆铁路通车开始运营,铁路管理者和职工全住在车皮里、棚子里,珍贵的木板夜间当床,白天就成了办公桌。

      成昆铁路运营40多年后,很多方面都有了改善,但铁路人的“八难”依然或多或少存在。看看那些偏远小站的值班员,想想那些险要地段的“看石人”,就知道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多么艰难,恋爱生子、家庭团聚、子女教育都成不易解决的问题。

       但他们仍然一年四季与风霜雨雪、山洪泥石流进行战斗,再多的困难都没让他们停过一天工。是的,铁路人就是一群大公无私、负重前行的人。当你坐火车遇到他们,请对他们的工作报以敬意。如果他们有求于你,请一定助一臂之力。

[深圳特区报]
 

 

 

上一篇:合影照片
下一篇:英雄铁道兵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