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刊

成昆铁路大会战【纪实连载】之 三十五

  


 


 

第五章    隧道领先,万马奔腾
 


第八节    一线天石拱桥——世界铁路石拱桥之最

 

  说起赵州桥,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桥长50.82米,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建于隋朝年间,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赵州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最早、最大的敞肩石拱桥,被誉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而在成昆铁路线上,有一个比赵州桥还大的石拱桥,它的名字叫“一线天石拱桥”。从赵州桥到一线天石拱桥,既是千年历史的跨越,更是功能的质变。铁路建设者们赋予古老石拱桥承载钢铁巨龙的新使命,一线天石拱桥建成时,成为世界铁路大跨空腹石拱桥之最。

  成昆铁路穿越高山峡谷,有桥梁900多座,还有众多的桥梁与隧道相连的特殊形态。如果都用架桥机架设,则铺轨进度无法满足工期要求。

  李井泉、吕正操曾对设计人员说:国际形势紧张,铺架时间长,钢材又缺乏,能否大量使用拱桥?

  随即,成立了拱桥战斗组,由第二设计院、第二工程局组成,长沙铁道学院实习队参加,负责人是杨定九、严庆宣、王承礼。

  当时,有过一个庞大的拱桥设想。但终因取材、施工场地等因素,拱桥在成昆线修建了24座。

  一线天位于大渡河的支流老昌沟,两侧悬崖峭壁,沟深200余米,宽约50米,人在沟底只见一线蓝天,故有“一线天”之称。桥跨深沟狭谷,与隧道紧连,为地形控制,架梁困难。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用具有民族传统形式的石拱桥,大跨空腹,单孔54米跨过。由第二工程局七处施工。

 


 

  (一线天石拱桥·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大跨度石拱桥的架设工序繁多,工程艰巨。工程师们安排的主要备用机具有:钢丝绳直径15~32mm,重 11.8吨、电动卷扬机3吨双筒38KW 3台、滑轮单轮70个、双轮58个、滑轮三轮17个、滑轮四轮12个、手摇绞车10吨7台、手摇绞车5吨5台、起道机15吨4台、附着式振动器频率2860次/分有6台、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5台、电动混凝土搅拌机1台、电动砂浆搅拌机1台、电动传送带2台、钢丝卡头374只、油压千斤顶50吨与30吨各2台、链条滑车5~10吨共6台。

  缆索吊机是拱架的安装和拱石的吊运设备。

  工人们凿栈道,登绝壁,埋地垄、架索道。巨大的缆索吊机矗立起来了,6股直径32毫米钢丝绳索道,将宽约50米深山峡谷连成一体。昆明端高出桥面26.6米,成都端高出桥面20.8米。每股索道最大起重量2.9吨。在深200余米的沟底朝上看,好像蜘蛛吐丝那么细巧。

  工人们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地开凿近一万块拱石,计611立方米;片石及镶面块石3626立方米。

  施工分三大步,第一步是拱架安装,第二步是砌筑石拱圈,最后一步是拱架拆卸。

  第一步是拱架安装。本桥拱架利用丰沙二线七号大桥所用常备桁式钢拱架及其配件,节省钢材,争取时间。常备桁式钢拱架基本节呈W形,上弦长5.8米,分四个节间。下弦长2.9米,另根据拱圈内弧形状配适当长度的联杆,在工地用钢销联接,按本桥内弧形状配成拱架图式,只需增加少量新配制。

  接着,工程技术人员先用1:100比例尺绘出拱圈内弧线,将拱架的拱脚节、三角节、基本节、拱顶节等按比例图形剪成纸片,再用大头针代替上弧联结销子,沿内弧线调配,并与内弧线保持一定间隙,以便配置木结构。然后在大样台上放样试拼、校核,为拱上木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每榀拱架共14节重34吨。全桥6榀共重204吨。最重的拱顶节为1.7吨,基本节重1.3吨。

 


 

  (拼立钢拱架·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如何吊装成为难题。设计与施工人员设想了四个方案:通过反复讨论、比选,一致认为:第一、二两方案要有一次能起重35吨的设备,但条件不具备。第三方案稳定性较好,但拱架在空中悬臂时间较长,不安全,起重设备难于解决。第四方案则每次两榀合拢快,需用起重设备少,绞车和卷扬机均可倒用,但是中间两榀拼装时,宽跨比小,很不稳定。

  经过比选,在第四方案基础上,提出采取加强背索、增加缆风绳的安全措施。解决了吊装榀拱架的难题。

  拱架拼接吊装,两边半跨同时进行。

  严格按照设计的操作程序,逐步进行,安支座、拼装拱脚节、三角节、基本节、吊装就位、并安装两榀之间的联结系、设第一道背索、将拱架旋转就位、设第一道缆风绳……往复进行拼接吊装。

  1965年11月12日,邓小平在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西南三线建委主任李井泉、西南三线建委常务副主任程子华、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城等人陪同下,来到老昌沟石拱桥工地。

  工人们在空中作业,悬臂拼装的钢拱架与他们矫健的身影叠印在一线天的蔚蓝色天空,奇特而壮观。

  在哨声和翻飞的指挥旗下,两个巨大的半弧型钢拱架正在合拢,缆索在急速地摆动,吊机在钢索上滑移,系着保险索的拼装工人在空中将最后的一榀钢梁吊起,又灵巧地将其两半拱跨合拢,连成整体。

  顿时,一道“长虹”在两山之间升起。

  老昌沟腾起了雷鸣般的欢呼声!

  邓小平对站在身边的李井泉、程子华、郭维城等人感叹道:“呵!人民创造了历史!”


 



 

  (邓小平视察一线天拱桥工地 · 截屏)
 

  全部拱架合拢后,进行测量校核,用背索及缆风绳调整拱架位置,然后补齐所有联结系杆件,使拱架定型。

  接着,在钢拱架上安装梳形木及胎模,为安装石块做准备。工程师检查了必须预加的拱度后,宣告第一步“拱架拼架完成”。

  第二步是砌筑石拱圈。一线天桥拱架刚度大,能承受拱圈的全部重量,采用一次砌筑。为保持拱度平衡,分两个工作面自两拱脚起对称砌筑,再砌拱顶,最后拱腰。砌筑砂浆为半干硬性,水灰比0.64,试件强度大于设计强度。

  在主拱拱圈砌筑完成,砂浆达设计强度70﹪时填筑空缝。空缝填筑自拱脚开始逐条对称回填。

  施工期间正值夏季为了避免拱架受热膨胀,拱架杆件均用草包包裹,喷水降温。据观测气温高达35℃时拱架温度仍保持在21~24℃。为了防止砂浆速凝,在中午12~16点不安排砌筑。

  接着进行拱上结构砌筑。待主拱拱圈的砂浆达到设计强度70﹪时,开始拱上圬工砌筑。小拱砌筑按照大拱两端和上下游两侧对称进行。钢筋混凝土圆弧铰石用干硬性混凝土制作,水灰比为0.372,试件强度为设计强度的1.2倍。铰石表面用手持电动砂轮打磨光滑。小拱圈砂浆达到设计强度70%时,开始拱上砌筑,从小拱两侧对称进行。

 


 

  (分段砌筑拱石·选自《成昆铁路·6·画册》)
 

  第三步是拱架拆卸。在拱上圬工基本完成以后,砂浆强度达到70%时,仅使用扁担架及手摇绞车等简单工具,进行拱架的拆卸。

  全桥总共使用4.5615万工天:施工准备2996工天;直接生产拱石、片石共用3.2337万工天;挖基石方1882米立方米,2296工天;基础混凝土2568米立方米,510工天;装拆钢拱架包括小拱木拱架6榀,1936工天;主拱安装512.6米立方米,1853工天;拱上建筑包括防水层及栏杆7722.9立方米,2244工天;附属辅助1.0282万工天(整理拱架487工天,模板制作1044工天,修配工作890工天,桥址其他附属辅助4061工天,石场附属辅助3800工天)。

  一线天石拱桥于1966年10月竣工。

  铁二局老局长、西南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熊宇忠动情地说:

  “同志们,这里地势险要,上有一线青天,下临万丈深渊。老昌沟群众中流传一首民谣,‘老昌沟,十人提起十人愁,终日难见太阳面,只见猴子扔石头。’你们发扬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打通了隧道。苦干、巧干,在两侧险峰绝壁之间,架起了石拱天桥,这是天上彩虹,长征路上的新奇迹。你们苦干、巧干,一桥飞架一线天,为成昆铁路建设攻克了一个难关,我代表西南铁路指挥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感谢!”

  中国铁路建设者继承了传统建桥工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一举建成了54米的一线天石拱桥,创造了大跨度铁路石拱桥的世界新纪录。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洪承惠,1944年7月出生。1962年入伍。铁道兵一师历任战士、班长、干事,参加成昆铁路大会战。1978年转业。历任科员、镇长、街道办主任等职。2004年8月退休后,立志全力写好《成昆铁路大会战》。

 


 


 


 

首发:铁道兵文化网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