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

铁兵学兵一家亲 一一陕西省铁道兵志愿者慰问病重学兵战友



铁兵学兵一家亲
 

  一一陕西省铁道兵志愿者慰问病重学兵战友
 

 


 

  铁道兵在修建祖国铁路建设的历史长河中,唯有襄渝线的建设中有一支特殊的力量配属铁道兵施工,他们这群25800多名十六、七岁的初中毕业生,用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和青春年华,在大三线的战备铁路建设中,谱写了庄丽的诗篇。他们的连队被称作“学生连”,他们后来被人们称为“学兵”。
 


 

  “学生连”,由铁道兵部队代管,和铁道兵共同施工。这在铁道兵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从1970年8月到1973年7月的两年多时间里,学兵和铁道兵在这不是战争却又炮声隆隆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有118名学兵学兵在襄渝线建设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施工中伤残和患上疾病的学兵就更多。
 


 

  2021年1月30日,陕西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凌永明带王抗林、康福顺、温玉慧等志愿者,带着铁道兵联谊会和慈善协会的浓浓深情,看望病困的学兵战友。
 


 

  铁道兵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首先来到文艺北路的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家属院,看望住在那里的牟林鹏战友。
 


 

  牟林鹏战友是1970年8月到参加襄渝铁路建设,当时他们的连队是铁道兵二师学生八连。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在施工中不怕苦不怕死,努力实践着自己“为三线建设中做贡献”的誓言。那刻骨铭心的两年零八个月,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为他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牟林鹏退场后不久,入伍到了空军某部。在唐山大地震、黄河抢险中,凭着对人民的满腔热情,凭着在铁路建设中锻炼的不怕苦不怕死精神,扑向第一线,为灾区立下了人民子弟兵的功勋。

  回到地方工作后,他为舞台艺术奉献着自己的才华,也有了一个幸福的家。然而,不幸伴随而来,十多年前,妻子的不幸去世,给他带来的伤痛,压的他许多年无法释怀。突然的脑中风,让他失语、半身不遂,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经过医院多方治疗和他坚强的康复锻炼,虽然已经大有好转,生活逐步半自理,依然有腿脚和手活动受阻,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发音。
 


 

  志愿者送上战友们问候和关怀,及捐款购买的油、奶粉、玉米稀营养餐、枣沫糊、铁道兵酒、藕粉等慰问品。鼓励他要有信心与疾病作斗争,继续努力康复锻炼,祝愿他早日康复。
 


 

  牟林鹏战友为我们一字一句的介绍他的工艺创作的作品,志愿者被他精湛的艺术才华而折服。
 


 

  参观牟林鹏战友的艺术品中,看到他虽然鳏居多年,孑然一身,在重病中依然对生活信心满满,家里养了大锦鲤、桌面放着大茶海,手边有制作工艺品的工具,还有自己做的船型蝈蝈笼。我们为他的乐观精神所感染。
 


 

  吊桥对面的山上,就是牟林鹏当年的连队。
 


 

  告别了牟林鹏,铁道兵志愿者们驱车赶往东郊的幸福北路809库家属院,看望刚刚出院的郑可杰战友。
 


 

  郑可杰战友参加襄渝铁路建设两年零八个月,在学生连的施工中,不怕苦不怕累,重活累活抢着干。整个连队的学生们,在潮湿的隧道掘进中,光着膀子,穿着短裤拼命抢进度。隧道口的掘进进度表上的红箭头,他们连一直在是在最前边。
 


 

  这里就是郑可杰他们连队当年参与修建的芭蕉隧道。
 


 

  郑可杰战友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久治不愈,长期卧床,稍微说话多一点或者走动就会气喘吁吁,多次心脏搭桥术后,依然生活不能自理。
 


 

  郑可杰的生活,多亏了他的好妻子的照顾。患病十余年来,一次一次陪着他看病、住院,守着他输液,一次一次呼叫120。他妻子说,我在提心吊胆中为他陪护,半夜也要到床前看看,生怕他有一点什么。家里住在五楼,没有电梯。我为他买菜做饭,想尽办法改善生活,洗衣、料理家务,不管轻活重活所有的事情我都愿意做,只要他能好好活着。当年他们为国家受了苦,做了贡献,现在身体不行了,我这十几年全力以赴照顾他,少年的夫妻老来伴儿。
 


 

  郑可杰战友看到铁道兵志愿者们来看望自己,向战友们述说着他的感激之情。现在因病,医生不让激动,不让多说话,不能多活动,只能静养。志愿者鼓励他,好好遵守医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为了不打扰郑可杰战友的休息,铁道兵志愿者们感谢郑可杰妻子对郑可杰战友多年以来的照顾,预祝他们全家新春快乐。告别时,郑可杰的妻子含着热泪感谢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和慈善协会的关爱,执意把志愿者服务队的战友们一直送出了家属院大门。
 


 

  铁兵学兵一家亲,打断骨头连着筋。春节就要到了,看望病重的学兵战友,战友们捐款购买的慰问品,东西不多,表达战友的爱心与关怀,和他们谈心聊天给他们信心和鼓励,志愿者也获得心灵慰籍。
 


 

  祝愿铁道兵战友和学兵战友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多多保重,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好好活着。活着就是幸福。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